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HS(安全健康环保)基础知识要点

EHS(安全健康环保)基础知识要点

基础安全1. 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 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和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和安全隐患的比例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是一门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和接触三种。

5.LD50和LC50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6.OEL(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7.OEL的三种表示方法:※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或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或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接触浓度(MAC或Ceiling):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8.OEL值的查询:我国卫生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9.不能使用气味来判定现场是否有危害,场职业危害只能通过评估来确定:现场监测,职业体检等。

10. 职业暴露的控制优先级:排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最后一道屏障。

11.噪声的OEL-TWA是85分贝,工作现场8小时平均接触限值不得超过85分贝。

12.三氯甲烷的TWA值为20mg/m3,这意味着在8小时工作日内在8小时工作日内平均允许接触的浓度为20 mg/m3。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污水处理、废气排放、噪声处理、固废处理、雨水,地下水和土壤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2.车间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之后排放到污水处理站3.新工艺必须考虑到污水处理站的能力4.厂界噪声白天65分贝,晚上55分贝5.废弃物分类存放、危险废弃物必须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6.防止泄漏,避免地下水和土壤受污染7.化学品储存场所必须有围堰8.实验室化学品需要用二次容器9.防止雨水携带污染物染污自然水体,地下水和土壤"危害识别1.认识8种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国家标准的标志;2.认识欧盟化学品危害标志;3.认识GHS系统化学品分类标志;4.认识化学品标签。

5.安全钻石的四要素。

6.解读化学品现场安全标签(危害告知)。

7.低闪点、中闪点、高闪点物质的闪点范围。

8.急性毒性和OEL的理解。

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16部分。

10.警示标志。

11.管道标签,标明介质和流向。

12.化学品兼容性列表。

13.化学品清单。

个人防护用品1.个人防护用品术语:GB/T 12903※PPE: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RPE:呼吸防护用品(Rispirator Protective Equipment)※面具:面罩+过滤元件(滤罐,滤盒)※SCBA: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elf-Contained Beathing Apparatus)※SAR:(供气式)长管呼吸器(Supplied Air Respirator)2.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隔绝式和过滤式3.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条件:氧气含量大于18%4.过滤无件的类别:防尘、防气体和蒸汽、组合式5.不同的过滤元件针对不对的危害场合6.防护因数:呼吸防护用品的最小防护倍数7.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7.1判断是否缺氧※7.2判断危害物质※7.3计算超标倍数:现场浓度÷职业接触限值(OEL)=超标倍数※7.4选择合适的呼吸防护用品,同时考虑个体差别等其他因素8.过滤元件有使用寿命,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9.过滤元件必须密封保存,敞开保存会很快失效10.眼部防护用具有:安全眼镜、眼罩、面屏等11.没有一种防护手套可以抵御所有的溶剂12.乳胶手套用于防酸碱,腈类手套用于防部分溶剂,氟手套用于防苯系物等溶剂13.任何手套都有渗透时间,一旦超过渗透时间,溶剂就会渗透入手套(无论手套是否破损)14.安全鞋:防静电安全鞋、耐油、耐酸碱、绝缘等15.滤盒、手套等使用过的PPE应按照危险废弃物处置应急响应1.应急物资※应急通讯设备※消防系统※化学品泄漏处理物资※第一急救物资※紧急疏散图※备用电源及照明2.我们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火灾爆炸※人员受伤(机械伤害、中毒、窒息……)※化学品泄漏(气体、液体、固体)"3.对事故发现者的要求第一反应即自救、发出警报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设备和能源(电源、阀门"4.对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小组的要求※接到报警后尽快赶到现场※不要盲目进行救援,首先应弄清事故性质和规模※所有救援的前提是保证自身安全"5.对其他无关人员的要求※听到疏散通知后立即疏散,在疏散集合点集合※各区域负责人清点各自区域人数※访客和承包商由接待人清点"6.尽早扑灭初期火灾7.化学品入眼处理方法8.化学品灼伤处理方法9.化学品吸入处理方法10.化学品食入处理方法11.小量泄漏处理方法12.大量泄漏处理方法化学品储存1.新化学品引入前需要经过EHS批准;2.定义※"隔离贮存(segregated storage):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隔开贮存(cut-off storage):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

※分离贮存(detached storage):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

"3.化学品储存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GB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5603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剧毒品、易制毒品等相关法规※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程和相关EHS制度"4.化学品储存现场必须有化学品兼容性列表5.化学品要有储存期限,如果化学品易形成不稳定化合物(如过氧化剂),限制最大储存时间为一年,开封后储存时间为半年。

如要沿长存放时间,必须加稳定剂(抑制剂)6.化学品储存现场必须整洁※保持储存场所清洁。

※储存场所不得堆放杂物。

※不能用于储存其他物品,如机械设备、工具等。

※保持过道和消防通道畅通。

7.气瓶的存放※氧化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必须分开存放(如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氯气)。

※保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远离热源火源(火花、明火、高温管道、太阳直射等),环境温度不得大于52度。

※所有气瓶必须竖直放置,并用锁链或其他装备固定。

※气瓶不使用时,必须关闭气阀、盖好瓶帽,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

※空瓶必须贴上标签、关闭气阀,并与其他气瓶分开存放。

※定期检查试漏,如有泄漏应立即上报"8.实验室化学品的存放※化学品尽量储存在化学品库。

※每种化学品都张贴好标签(临时装试剂的瓶\罐)。

※不相容的化学品分开储存,若必须储存在相同的区域可用二级容器分开。

※尽量避免将化学品存放高度超过肩高,大容器(大于或等于1L)、液体和腐蚀性物质的存放高度应低于视平线。

※确保橱柜稳定,不要将货架塞得太满。

※易燃液体橱柜需保持良好的通风。

※不要将化学品和食品一起储存。

※冷藏易燃液体时,使用防爆冰箱,在冰箱上张贴标签以指示冰箱的作用。

9.剧毒化学品的存放※制度上墙。

储存场所的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必须上墙。

※专人管理。

入库前须经专人检验,逐项登记后,经两人签收,方可入库。

发放时须两人领用,逐项登记并签字,保管者两人签字核准后方可发放。

※专库/专柜储存。

储存场所必须贴有明显的“剧毒品”标志,采用双人双锁保管。

两锁不能共用一把钥匙。

性质相抵触的剧毒物品须分开存放。

储存点必须干燥、通风,符合防火、防毒、防盗的要求,设置有24小时报警系统(电话、自动报警系统等)。

※专用台账。

※若发现剧毒物品丢失,必须立即向EHS部门报告,EHS部门根据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配合调查。

静电安全1.静电导休:小于106(1M)欧就能够导走静电,一般情况下108可接受。

2.各种放电※带电金属与金属之间会发生火花放电※带电金属与绝缘体之间会发生刷形放电※带电薄片之间会发生扩展形刷形放电※带电尖端会发生电晕放电※带电锥形会发生锥形放电3.各种放电能量的大小※火花放电、扩展形刷形放电、锥形放电>刷形放电>电晕放电※静电放电的能量足够点燃大多数易燃化学品4.静电预防※所有导体必须接地或跨接※绝缘体不能接地※人体接地(穿静电安全鞋或防静电脚腕带)※防静电管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