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及评议。
4、出示生词卡片,反复让学生读词语,并引导理解词语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师及时纠正。
3、引导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和感受,相互交流。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学生质疑。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
板
书
设
计
1、多梦的季节
哼繁鹰涡
哼着 繁茂 遨游 雏鹰 曾经
哗哗 沉默 旋涡 谜
教
学
反
思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1、多梦的季节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2
总课时
2
电教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们这个多梦的成长季节的心情——对未来充满好奇、充满疑惑、充满幻想……
板
书
设
计
所见 小树 雏鹰
多梦的季节所思 长大意味着什么
所行 沉默 多梦
教
学
反
思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2、琴声叮咚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1
总课时
3
电教课时
3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1、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外工具、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
(2)用横线画出写景象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心理的语句。(3)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5、集体品读第4小节,体会这节诗歌表达的深刻含义。
(1)全班朗读第4小节。
着重理解“沉默”、“多梦”的意思。
(2)引导学生口语交际:你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作者会梦见些什么?
四、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小组内互相交流。
哗哗 沉默 旋涡 谜
5、指名学生认读
6、以不同方式认读词语
三、学习生字。
哼——最后不要加一横
繁——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勾。
鹰——广字头里面是两个单人。
涡——第八笔是一撇,不是撇折。
四、再读课文,学生质疑
1、课文一共分为几节,再读课文,做上标记。
2、通过这次朗读你有什么发现?
3、对文中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的?
哼着 繁茂 遨游 雏鹰 曾经 哗哗 沉默 旋涡 谜
2、齐读课文。
二、自主读书,整体建构
1、了解诗歌的结构。
自由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吟诵开头与结尾的两小节,体会这两小节表达的情感。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很熟很熟的路”是指哪条路?
(2)你怎样理解“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句话?
3、小声朗读第2-4小节。(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想一想,各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合作第2、3小节,提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和读者一同走进童年的梦乡。随着的读,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
(1)自由朗读课文第2、3小节。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歌曲《童年》录音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听歌曲《童年》,谈谈听后的体会。
2、谈话引入:同学们,转眼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看着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多梦的季节(板书)。
3、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一、激情导入。
1、上课前,播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如《秋日的私语》),把学生带入美的音乐氛围。
师问:喜欢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著名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琴声叮咚》。(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懂,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反馈质疑。
4、引导学生去自主读文,先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快速浏览诗歌,说说这首诗共有几小节。点拔:你知道什么叫浏览吗?
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
3、指名谈谈短文主要讲述的内容。
4、出示词语
哼着 繁茂 遨游 雏鹰 曾经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在长大,在嘴里哼着的小曲中渐渐长大。所以有了“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的诗句。
(5)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第一小节。
三、读悟结合,走进文本
1、范读。
2、刚才是谁把你带到梦境里去的?(对,除了的读还有你们自己。是你们用心去想象,才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去的,你们说得对吗?)
2、分小组展示成果。
3、出示课件,伴着音乐和情境图,美美地把整首诗再读一遍。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梦魇般的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向往和快乐成长的眷恋之情。
2、每个人的童年生活是互不相同的。学过这首诗后,你是不是觉得这写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吧!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1、多梦的季节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1
总课时
1
电教课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1、认识、会写“哼、繁、鹰、遨、曾、哗、旋、涡、谜、默”等生字。
2、联系课文理解“繁茂、遨游、旋涡、沉默”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重点难点
2、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尝试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注意渗透方法。指导学生用文中关键句子或自己的话概括,语言尽量简洁。
2、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并给生字组词。
重点指导读音:“叮、凝”的韵母是后鼻音,“钦、羡”的韵母是前鼻音,可比较认读。
重点指导书写:“慕、暴”是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它们下边的写法,可引导学生采用想像记忆或编字谜的方法记忆。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多种形式地读、多层次地读,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
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天真、烂漫、多梦的童年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认读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