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味动物形象在坚果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趣味动物形象在坚果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二)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从消费市场层面来讲,层出不穷的商品种类、花样繁多的包转设计,导致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选择的时间却越来越紧促,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以最直观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自然而然,包装就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看出,商品包装的设计在销售流程中占主导位置。而美国一款橙汁的包装设计中,就采用了真实澳洲袋鼠的肤纹肌理的形式,设计者通过对澳洲袋鼠的肤纹肌理的模仿,有效激发起了观众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准确传递出了商品的信息。所以要求设计者始终秉承一种创新意识。
2、国外的研究现状:Mathoon.L认为,包装设计的风格大致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复,再由复杂到简单,由繁复到单一的过程。”在形形色色的商场、专卖店、或是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各式各样的包装花红柳绿、奢华美观,然而这样的包装设计往往会让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而日本的一些超市中,就推出了“动物”包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家庭妇女,认为包装不单具有趣味性,肌理具有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知特性,并能够获得独特的设计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对小朋友的教学。Stavre认为,从商业市场营销层面来看,包装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过程中最直接与商品进行接触的媒介,大多时候,商品的包装设计会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
2016年9月至2016年10月,拟定开题大纲,撰写开题报告;
2016年10月13日,提交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论文撰写
2016年10月13日至2016年12月,进一步搜集资料,完善章节,调整结构,提交第一稿。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修改初稿,丰富文章内容,补充必要的数据,进一步调整结构与论据。提交论文二稿。
3.网络调查法:通过在设计论坛上与设计师们的交流,了解他们对坚果包装设计、趣味动物形象以及趣味动物形象在坚果包装设中应用的看法。
五、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
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并开始查找资料;
2016年8月至2016年9月,整理收集的资料,丰富论文材料;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院(部)本科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的研究现状:我国坚果炒货食品历史悠久,坚果类食品在这几年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我国包装工业起步较晚,包装技术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包装不足和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存在。而目前市面上的坚果包装都是突出食品的简便包装,利用率低,大多采用塑料包装,甚至有的只是用了简单地自封袋进行包装销售,但过于简单的包装给予消费者一种不安全、不感兴趣的感觉。而网络上出售的各类坚果就很受消费者喜爱。例如:像最近发展非常好的“三只松鼠”品牌坚果包装,他的包装运用了松鼠的形象将包装的装潢做的非常吸引人,非常适应现在消费者的审美。
青岛滨海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趣味动物形象在坚果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英文题目:
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
学号:***********
指导教师:隋倩侠
2015年10月14日
一、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
(一)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社会调查。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趣味动物形象的图形意义
2.传统坚果包装设计中不足和缺陷
3.趣味动物形象对坚果包装设中的影响
4.趣味动物形象在坚果包装设中的应用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案例对比法:通过查找国内有关坚果包装设计的书籍,了解传统坚果包装设计的问题。
2.资料引用法:引用学术论著、文献论文、专业书籍或者报刊杂志上有利于观点表达的资料,并注明出处和作者。
包装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较为常见的的设计类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对于包装的需求已经从以往传统的包装外观、保护等功能向更多的人性化功能、情感交流等方面转变,这样的转变使得包装设计从传统向多元化功能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前我国坚果类食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丰富的营养和功效使得坚果食品广泛的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国内的坚果品牌在包装设计方面来看,大多数坚果包装只停留在传统的包装、保护功能上,缺少了人性化、多元化的设计。所以我将针对这个缺少点对坚果包装进行创新。
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第三次修改稿,最后定稿,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2017年4月10日,确定论文。打印、复印、装订提交正式论文。
第三阶:答辩阶段
2017年4月15日至5月15日
六、指导教师意见:
【填写说明】针对文献综述,评价学生对资料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了解情况;针对报告中的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等提出教师的看法;最后说明是否同意开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