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营养考试题1、一种会引起动物心跳、呼吸次数及血压增加,血糖值出现明显不同,白细胞数、免疫机能变化,大鼠出现高血压,心脏肥大的环境因素是A。
A 噪音B 温度C 湿度D 光照2、一种会引起动物的姿式、摄食量、饮水量、母性行为、心跳。
呼吸、新陈代谢等出现相应改变的环境因素是B。
A 噪音B 温度C 湿度D 光照3、一种对动物的散热率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是C。
A 噪音B 温度C 湿度D 光照4、能控制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的环境因素是D。
A 噪音B 温度C 湿度D 光照5、与体热的发散有关的环境因素是A。
A 风速B 氨浓度C 饲养密度D 粉尘6、一种引起呼吸器官粘膜异常,发生流泪、咳嗽、粘膜发炎,肺水肿和肺炎且是动物室中臭气物质主要来源的环境因素是B。
A 风速B 氨浓度C 饲养密度D 粉尘7、一种引起动物群体增重慢、饲料报酬低,肠内异常菌丛增加,并导致传染病的发生率增加、动物寿命缩短的环境因素是C。
A 风速B 氨浓度C 饲养密度D 粉尘8、能形成气溶胶,不仅刺激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载体,人类变态反应的变应元的环境因素是D。
A 风速B 氨浓度C 饲养密度D 粉尘9、光照对动物的生殖影响很大,其关键在于每日光照的D。
A 光通量B 波长C 强度D 明暗周期10、动物饲养室中的空气含有大量的粉尘,它们悬浮在空气中,这种浮游的粉尘微粒与空气的组合称之为B。
它能引起人的变态反应和导致疾病的传播。
A 气流B 气溶胶C 乱流D 层流11、光照对动物的生殖影响很大,其关键在于每日光照的D。
A 光通量B 波长C 强度D 明暗周期12、动物实验可用R=(A+B+C)*D+E公式表示,其中R表示在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总反应而D表示C。
A 动物种间的共同反应B 动物的品种品系特有反应C 环境因素D 实验误差13、屏障环境饲育室应安装低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的位置分别是B。
A 低效在机房,中、高效位于饲养室B 低、中效在机房,高效位于饲养室C 中、高效在机房,低效位于饲养室D 高效在机房,低、中效位于饲养室14、根据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监测标准,屏障环境空气洁净度指标是C。
A 100级B 1000级C 1万级D 10万级15、一种可置于开放式实验动物饲育室,配有空气过滤装置和送风设备,空气净化等级达到10000级,适合于清洁级大、小鼠作实验的饲养设备,称之为C。
A 平板式鼠架B 悬挂式鼠架C 独立通风换气笼具IVCD 隔离器16、一种可置于开放式实验动物饲育室,配有空气过滤装置和送风设备,空气净化等级达到100级,器内外完全隔断,适合于无菌级动物繁殖的设备,称之为D。
A 平板式鼠架B 悬挂式鼠架C 洁净层流架D 隔离器17、为了防止SPF级动物饲料营养成份遭受破坏损失,最理想有效的消毒方式是D。
A紫外灯照射B烤箱烘烤C高压锅高温高压 D 60Co辐照18、需要以某种方式特别补充维生素C的实验动物是A。
A豚鼠 B 大鼠 C 犬D猴2、1959年Russell和Bruch提出动物的基因型受影响而决定其表现性A发育环境(胚胎期和哺乳期) B 周围环境 C 邻近环境 D 实验场所环境3、实验动物的外环境主要是指。
A 实验动物饲育场所外的周围环境。
B 实验动物活动空间以外的环境。
C 与实验动物有关的环境以外的周围环境。
D实验动物饲育和实验场所外的周围环境4、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包括。
A气候因素、理化因素、居住因素、生物因素B气候因素、理化因素、居住因素、营养因素C气候因素、理化因素、居住因素、营养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D气候因素、理化因素、居住因素、营养因素、生物因素5、动物的临界温度是指。
A体温失去恒常性而开始下降或上升时的环境温度。
B 开始导致动物死亡的环境温度。
C 动物基础代谢最少时的环境温度。
D 导致动物产生应急反应的环境温度。
6、温度应激引起生物体反应的时间与生物体反应量之间的关系是。
A首先出现器质性变化,接着产生内分泌调节,最后出现神经性调节。
B首先出现内分泌调节,接着产生神经性调节,最后出现器质性变化。
C首先出现神经性调节,接着产生内分泌调节,最后出现器质性变化。
D首先出现神经性调节,接着产生器质性变化,最后出现内分泌调节。
7、环境温度对动物生殖机能影响的错误表述是。
A 环境温度过高,常导致哺乳类实验动物性周期推迟。
B 温度过高,雄性动物睾丸萎缩,产生精子能力下降。
C 温度过高,雌性动物性周期紊乱,泌乳能力下降,妊娠率降低。
D高温可使胎儿的初生重下降,离乳率和成活率降低。
8、环境温度对动物实验反应性的影响表现在。
A 在10℃-30℃气温环境下,小鼠的呼吸数、发热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呈直线上升。
B 卵白蛋白引起变态反应所致小鼠的过敏性休克的死亡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C药物的LD50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D观察麻醉期间的心跳数和呼吸数,均在低温环境下不变。
9、湿度过高对动物的影响,下述叙述错误的是。
A大、小鼠过敏性休克的死亡率随湿度增加而明显下降。
B 在温度为21℃,发现鼻腔内的细菌数,湿度在25~30%时数量最小,85-90%时最多。
C 动物室空气中的细菌数与氨气浓度在湿度高的情况下增高。
D 小鼠的仙台病毒在高湿环境下发病率高10、风速的大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表现在。
A 湿度40%的环境下,固定小鼠的体温,在高温环境下随风速的增加而明显地下降。
B 在22±1℃的温度条件下,无毛小鼠在有铺垫物的塑料笼饲养组的摄食量在风速为67cm/s的条件下,比无风状态要增加26%,而金属网笼饲养组在风速为67cm/s的条件下增加了36%。
C 实验动物其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一般均与人相近,气流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也较大。
D风速增大对食量没有太大影响。
11、在双走廊SPF设施中空气流动方向是,确保病原微生物不至于侵入动物室内。
A从饲育观察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淋浴室设施外,室内处于正压B 从清洁走廊、污物走廊、饲育观察室、淋浴室设施外,室内处于负压C 从清洁走廊、饲育观察室、污物走廊、淋浴室设施外,室内处于正压D 从清洁走廊、饲育观察室、污物走廊、淋浴室设施外,室内处于负压12、负压环境标准换气次数的测定与无关。
A送风口平均风速 B 有效横截面积 C 环境温度 D 室内容积13、光照对动物的影响除之外,与下列次级因素均有关系。
A 光照强度B 明暗交替时间C 动物视网膜的近表层细胞D 光线的波长14、下述表述有错误的是。
A 杆状体细胞感觉光线的明暗,锥状体细胞感觉颜色。
B 鸟类的锥状体细胞占优势,啮齿类是杆状体细胞占优势。
C 啮齿类容易受强光的损害,对色彩的辨别能力差。
D绵羊、猪、狗、猫也与啮齿类一样对颜色无辨别能力。
16、用于饲养清洁级和SPF级动物的“传统的屏障系统”中的无菌概念大致A 空气经高中低效过滤;饲料、饮水、垫料灭菌;动物笼具灭菌;人更衣或洗澡后穿无菌衣帽和带无菌手套操作B 空气经高中效过滤;饲料、饮水、垫料灭菌;动物笼具灭菌;人更衣或洗澡后穿无菌衣帽和带无菌手套操作C 空气经高中低效过滤;饲料、饮水灭菌;动物笼具灭菌;人更衣或洗澡后穿无菌衣帽和带无菌手套操作。
D 空气经高中低效过滤;饲料、垫料灭菌;动物笼具灭菌;人更衣或洗澡后穿无菌衣帽和带无菌手套操作。
17、在传统的屏障系统空气压差流向是A 依次是饲养间、清洁储藏室、清洁走道、次清洁走道B 依次是清洁储藏室、饲养间、清洁走道、次清洁走道C依次是清洁储藏室、清洁走道、饲养间、次清洁走道D依次是清洁走道、饲养间、次清洁走道、清洁储藏室18、在传统的屏障系统中,人的流向是A 一更衣室、二更衣室、风淋室、饲养间、清洁储藏室、清洁走道、次清洁走道、缓冲间(气闸)B 一更衣室、二更衣室、风淋室、清洁储藏室、饲养间、清洁走道、次清洁走道、缓冲间(气闸)C 一更衣室、二更衣室、风淋室、饲养间、清洁储藏室、清洁走道、次清洁走道、缓冲间(气闸)D一更衣室、二更衣室、风淋室、清洁储藏室、清洁走道、饲养间、次清洁走道、缓冲间(气闸)24、下列动物中体内缺乏葡萄糖内酯氧化酶,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饲料中补充的动物是A 小鼠B 大鼠C豚鼠 D 地鼠41、大多数实验动物所需的氨基酸为。
A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B 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C 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色氨酸、亮氨酸D 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丙氨酸42、一种维持神经和肌肉组织的正常功能,参与正常血液凝固的微量元素是A 钙B 钠C 铁D 碘43、一种维持实验动物体内环境稳定的必要原素,维持酸碱平衡,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调节心脏肌肉活动的必须物质是。
A 钙B钠 C 铁 D 碘44、一种与体内红血球构成有关,如缺乏时,动物即会出现贫血症的微量元素是A 钙B 钠C 铁D 碘45、一种作为甲状腺素的主要成份,如缺乏时,则会产生甲状腺肥大的微量元素是A 钙B 钠C 铁D碘46、一种细胞增殖生长,维持上皮的正常状态和视网膜功能的重要物质。
缺乏导致实验动物生长不良,对疾病易感,神经系统、上皮退化,眼疾,胃肠活动失常,失掉生殖能力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47、一种参与调节钙,磷代谢,促成骨的生产和骨组织的矿质化。
缺乏时,将降低对钙,磷的吸收利用能力,发生佝楼病,软骨病等症状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 B维生素D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48、一种与生殖、泌乳有关,缺乏后可引起动物不育症。
多含于种子的胚芽中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D C维生素E D 维生素K49、一种血液凝固的必须因子,缺乏时血液凝固缓漫,出血过多的维生素是上。
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 D维生素K50、在氨基酸利用上,一般以氨基酸能被吸收并重新合成蛋白质。
A L型B D型C M型D K型51、必需氨基酸是指的氨基酸A 在某种动物体内不能快速、足量合成以满足该种动物需要B 在某种动物体内能够由其它氨基酸相互转化C在某种动物体内不能快速、足量合成以满足该种动物需要,必须从饲料中获得D 在某种动物体内由于缺乏而限制其它氨基酸利用效率52、氨基酸组成平衡是指。
A与动物机体蛋白质氨基酸构成接近。
B 各种氨基酸能够被充分利用。
C 氨基酸各组分比例相等。
D 必需氨基酸能够被充分利用的比例53、植物性饲料如粮谷、油籽饼粕中容易缺乏。
A赖氨酸 B 精氨酸 C 组氨酸 D 酪氨酸54、脂肪可促进的吸收和利用。
A 维生素B2 B维生素A C 氨基酸 D 微量元素55、缺乏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可引起。
A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 B 大鼠心肌炎 C 生长停滞 D 肠道腹泻56、猫狗对不易利用,可引起肠道过度发发酵和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