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元文化与唐代社会

多元文化与唐代社会

多元文化与唐代社会
----从唐代女子的变化来说
自唐代以来,特别是自唐太宗以来,他征服突厥,平吐谷浑,文治武功杰出,使得四面八方纷纷来朝。

唐朝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经济和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而唐代都城长安更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各国人民所向往。

特别是当时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

唐朝和亚洲各国、欧洲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当时的中国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据史料记载,唐朝日本、朝鲜半岛、印度半岛、西亚的大食、波斯帝国等都有良好关系。

唐朝有记载在案的与各国交流的有: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

鉴真六次
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

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①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

②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③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
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④“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

译本成为研究印度
又因为我们的文化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兼收并蓄是包容性,能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以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后,很快被我们所吸收,这其实是汉化的一个过程。

由此,唐朝文化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与趋势。

胡汉文化相融合的最大表现,就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华文化将一股豪强侠爽之气注入作为农业民族的汉文化系统内,唐人不仅气质上“大有胡气”,而且立法颇富“胡风”。

而唐代妇女在这种“胡风”文化的氛围中,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政治地位等都有了巨大变化。

一.服饰装扮显示开放之风
唐代的美人们,装束可谓百花齐放,但归其种类,基本可以分为褥裙、胡服和男装风尚三大类。

上褥下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朝至初唐时期,女性一般上身着窄袖短褥,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甚至系于腋下,并用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美感。

而襦裙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颜色鲜艳,搭配也较为灵活,为当时妇女所喜爱。

唐朝统治者出身胡族,因而尚武,故此喜着胡服;幞头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装束,至天宝年间,妇女也模仿穿着。

唐朝前期社会开放,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较多,男装较为方便,这竟演变成为一种时尚。

男装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显示女性身体各部分的曲线。

这跟唐代妇女的自我表现欲望较强有很大的联系,同时,这也体现出唐代女性追新逐异
崇尚新奇、爱众不同的心理。

这种变化,明显是文化融合之下的产物。

《旧唐书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

《新唐书五行志》记,“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
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

《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


胡服,也是当时妇女常见的服装。

元稹诗:“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就是这个情况的阐述。

二.文化风俗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女子在风俗习惯以及家庭地位上也有很多改变。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女性被禁锢,以夫为天成为真理。

而在唐代却并非如此。

《唐律》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使唐人对离婚态度较为开通,有的离异书上还有祝福之语:“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士……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而虽然在唐代,男子休妻仍是正常,但女子主动弃夫而另嫁他人的也有发生。

例如唐太宗时刘寂妻夏侯氏因父亲失明,便自请离婚,奉养老父。

秀才杨志坚嗜学而家贫,妻子不耐贫苦,去官府要求离婚改嫁。

据《新唐书·公主传》载,整个唐代,公主再嫁的达二十多人:计有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肃宗女一。

其中三次嫁人的有三人。

这说明当时的朝廷对此是不以为怪的,也不受社会所谴责,开放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唐代女子的贞操观念完全不像宋代以后那么严酷。

例如,大历中才女晁采与邻生文茂时常以诗通情,并乘机欢合,晁母得知,叹曰:“才子佳人,自应有此。

”于是为他们完婚。

女子与情人私奔之事也时有发生,如台州女子肖惟香与进士王玄宴相恋,私奔琅琊,住在旅舍中。

三.政治地位
唐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女子的自主性提高,更多更为重要的,是她们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从朝臣到甚至一朝天子,唐朝的女性们在唐代的政坛上大放异彩。

上官婉儿、中宗的皇后韦氏、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也都意图效法女皇武则天,继女皇遗业。

这在历史上是从没出现过的!或许你会说在唐朝之前也有过类似的人,其中不乏有雄才大略,巾帼不让须眉的,也有野心勃勃,妄图摄取朝政的;但是不管是“南风吹起八王乱的”的贾南风、“雁啄皇孙绝汉宗”的赵飞燕姐妹还是“文治武功振辽邦”的文明
太后萧绰、隋朝的“兴亡集一身”的独孤皇后、北魏“威服兼作促融合”的冯太后,都不能和唐朝的女子相比。

虽然她们都掌权,却仍然只是安分满足于后位,而没想过要君临天下,缺乏这种魄力。

唯有唐朝女子才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说这跟社会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