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头孢克肟中间体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

头孢克肟中间体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

第40卷第2期2010年4月精细化工中间体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Vol.40No.2APRIL 2010作者简介:李爱军(1968-),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从事药物及精细化学品研究。

(E-mail :liaj@ )收稿日期:2010-03-15!!!!!!!!!!!!!!!!!!!!!!!!!!医药及中间体头孢克肟中间体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李爱军,冯宝,刘倩春(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3050068)摘要:对头孢克肟中间体2-(2-氨基-4-噻唑基)-2-[[(Z )-(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2-苯并噻唑硫酯(1)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即以廉价的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经溴化、亚硝化、环合、醚化、水解、硫酯化6步反应制备1,总收率17.9%。

其中2-(2-氨基-4-噻唑基)-2-(Z )-羟亚胺基乙酸甲酯采用了一锅合成法,简化了操作。

关键词:头孢克肟;乙酰乙酸甲酯;中间体;合成中图分类号:R97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212(2010)02-0048-03Improvement on the Synthesis of an Intermediate for Cefixime LI Ai-jun ,FENG Bao ,LIU Qian-chun(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Abstract :2-(2-Amino-4-thiazolyl )-2-[[(Z )-(t-butoxycarbonyl )methoxy ]imino ]-acetic acid 2-benzothiazolyl thioester (1),an intermediate for cefixime ,was synthesized from methyl acetoacetate via 2-(2-amino-4-thiazolyl )-2-(Z )-hydroxy imino methyl acetate (4)in 17.9%overall yield.4was prepared in one-pot synthesis.Key words :cefixime ;methyl acetoacetate ;intermediate ;synthesis1前言头孢克肟为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1987年开发的第二代口服广谱头孢类抗生素[1],是临床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抗生素类药物,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研究开发已是中国医药发展的重点,2-(2-氨基-4-噻唑基)-2-(Z )-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活性硫酯(1)是合成头孢克肟的重要侧链,因此对1的合成研究具有较重大的意义。

1的合成方法有多种[2-6],主要是以乙酰乙酸丙烯酯为原料,或以2-(2-氨基噻唑-4-基)-2-(Z )-羟亚胺基乙酸为原料,与对硝基苄溴,溴乙酸叔丁酯反应水解,这些方法,有的原料难以制备,有的需用到钯盐,价格昂贵,因此不适合工业生产。

笔者综合考虑文献方法的优缺点,以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经溴化、亚硝化、环合、醚化、水解、硫酯化6步反应制备1,方法无特殊反应,易操作,所得产品质量较好。

2实验部分2.1反应方程式(a)Br2,CH2Cl2,0~5℃,3h;(b)AcOH,NaNO2,0~5℃,4h;(c)CH2Cl2-CH3OH,TEA,NH2CSNH2,rt.,3h;(d)tert-butyl chloroacetate,K2CO3,CH3CN,NaI,45℃,12h;(e)CH3OH-H2O,2mol/L NaOH,45℃,3h;(f)DM,TEA,P(OEt)3,CH3CN,rt.,3h2.2仪器与试剂仪器: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惠普公司)、X-6显微熔点测试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试剂:氯乙酸叔丁酯(工业品),其余所有试剂均为AR,使用前没有进一步提纯。

2.3实验步骤2.3.14-溴乙酰乙酸甲酯(6)的合成500mL四口瓶中加入53.4g(0.46mol)乙酰乙酸甲酯,250mL二氯甲烷,剧烈搅拌下0~5℃,1h内慢慢滴加73.6g(0.46mol)溴,加毕继续反应2h至TLC(展开剂:石油醚)显示无原料点。

反应液依次用水(100mL×3)、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0mL×3)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出二氯甲烷,得浅黄色油状物6,无需精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2.3.24-溴-2-羟亚胺基乙酰乙酸甲酯(5)的合成50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上步所得油状物5,60mL冰醋酸,剧烈搅拌下,将混合物用冰盐浴冷却至0~5℃,1h内滴加34.2g(0.50mol)亚硝酸钠与200mL蒸馏水的溶液,加毕,继续搅拌反应3h至TLC(展开剂:石油醚)显示无原料点,二氯甲烷(100mL×3)萃取反应液,食盐水洗涤(100mL×3),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

滤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2.3.32-(2-氨基-4-噻唑基)-2-(Z)-羟亚胺基乙酸甲酯(4)的合成50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31g(0.41mol)硫脲,41.4g(0.41mol)三乙胺,300mL甲醇,室温搅拌下1h内滴加5的二氯甲烷溶液。

加毕,室温反应2h至TLC(展开剂:石油醚)显示无原料点。

冷却至0℃左右,过滤,滤饼用甲醇-水(v∶v=1∶1)溶液(100mL×3)洗,真空干燥,得46.4g(50.2%)白色结晶4,m.p.196~198℃。

2.3.42-(2-氨基-4-噻唑基)-2-(Z)-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甲酯(3)的合成50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300mL乙腈,20.1g (0.1mol)4,13.8g(0.1mol)无水碳酸钾, 2.0g (0.01mol)碘化钠,搅拌均匀后加入16.2g(0.11mol)氯乙酸叔丁酯,回流反应10h,冷却至室温,倾入400mL水中,乙酸乙酯萃取(100mL×3),水洗(100mL×3),无水硫酸镁干燥,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约1/4,析出23g(70%)白色结晶3。

2.3.52-(2-氨基-4-噻唑基)-2-(Z)-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2)的合成50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37.8g(0.12mol)3,250mL甲醇,搅拌升温至40℃,加入240mL (0.24mo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h,冷却至室温,二氯甲烷萃取(150mL×3),水相脱色(活性炭),过滤,冷却至室温,滤液用1∶1(v/v)盐酸调pH为2.0,继续搅拌结晶2h,过滤,水洗(150mL×3),将滤饼悬浮在乙腈(150mL)中,室温下搅拌12h,过滤,真空干燥,得23g(63.7%)白色结晶2。

m.p.174~176℃。

2.3.62-(2-氨基-4-噻唑基)-2-(Z)-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2-苯并噻唑硫酯(1)的合成500mL四口瓶中加入200mL乙腈,30.1g (0.1mol)2,40g(0.12mol)二硫化二苯骈噻唑,10.1g(0.1mol)三乙胺,室温搅拌下加入20.8mL (0.12mol)亚磷酸三乙酯,同温反应3h,过滤,乙腈(50mL×2)洗涤,真空干燥得31.5g(80.1%)浅黄色结晶粉末1。

m.p.141~143℃,纯度≥99.0%(HPLC),干燥失重≤0.5%。

3结果与讨论3.12-(2-氨基-4-噻唑基)-2-(Z)-羟亚胺基乙酸甲酯文献[2]中2-(2-氨基-4-噻唑基)-2-(Z)-羟亚胺基乙酸甲酯的合成一般采用肟化、氯化、关环的反应路线,每步反应的中间体必须分离提纯才能用于下一步反应,操作比较麻烦,不利于生产上的操作。

笔者采用一锅合成法,将3步反应在一个反应器中连续反应,省去了不必要的分离程序,简化了操作。

3步反应总收率50%。

溴化反应时,在0~49第2期李爱军,等:头孢克肟中间体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5℃时滴加液溴,可减少进一步深度溴化和其它溴化反应的发生,得到的溴化物主要为所需的溴化物。

亚硝化反应在酸性环境下进行,采用醋酸可以避免因采用硫酸而带来的诸如氧化等副反应。

低温有利于5的生成,温度过高产物易于分解,同时可能生成反式异构体。

关环反应为噻唑环的经典合成方法,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采用滴加5的方法来控制反应温度,温度过高时产生大量棕色高聚物,使4的颜色较深,给后续的脱色造成较大困难,反应体系中的三乙胺用来中和生成的氯化氢,否则在酸性环境下,会生成大量的反式产物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3.22-(2-氨基-4-噻唑基)-2-(Z)-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硫酯在醚化反应中,由于肟基的酸性较强,因此只需无水碳酸钾这样的弱碱就可以使肟基形成氧负离子,从而有利于醚化反应的进行。

丙酮、乙腈、二甲基甲酰胺等非质子极性溶剂由于能够与阳离子络合,从而使阴离子暴露出来,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乙腈比较合适。

为了加速反应的进行,文献中加入了大量的无水碘化钠,但是从反应机理分析,催化量的无水碘化钠是可以加速反应进行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水解反应中,甲基和叔丁基都有可能被脱去,由于叔丁基具有较大的位阻效应,相同的水解条件下,甲基优先被脱去。

如果温度超过45℃,则叔丁基被水解的可能性加大,为了促进需要的水解反应的进行,采用了甲醇、氢氧化钠碱性体系,这一体系可以使水解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从而使叔丁基不被最大程度的水解。

硫酯化反应中,一般加入三苯基磷。

采用亚磷酸三乙酯-乙腈-三乙胺体系,收率并不降低,且大幅度降低了活性酯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生成的磷酸三乙酯为液态化合物,极易从反应体系中除去,不像三苯氧磷不易除去而污染产物,亚磷酸三乙酯稍微过量,可使反应尽可能完全;溶剂用非质子极性溶剂乙腈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形成的产物直接从乙腈中结晶出来,起到了结晶精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1]丁金富,张诗海.头孢克肟原料药的生产、应用与市场[J].化工中间体,2003,3(17):13-17.[2]傅雪晶,冯亚青.头孢克肟侧链的合成研究[J].合成化学,2004,12(4):348-350,364.[3]宫平,宫凤仙,王钝.2-(2-氨基-4-噻唑)-(Z)-2-羟亚胺基乙酸乙酯的合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8,15(4):283-284.[4]Debashish D.Novel intermediates for synthesis of cephalo-spori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such intermediates:US,2006 0135761[P].2006-06-22.[5]Martin D.Process for purification of a cephalosporin derivative:US,6825345B2[P].2004-11-30.[6]Walter C.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cefixime via alkyl-or aryl-sulfonates,US:20050032771A1,2005-02-10.50第40卷精细化工中间体《精细化工中间体》征稿启事1、投稿须知:来稿文责自负,涉及单位科研成果的文章请加盖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