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考试速记考点

事业单位考试速记考点

事业单位考试速记考点第二章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单选题。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论)。

2.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多样性与易变性。

3.有人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这种关点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4.联系认识主体与客体的桥梁是:实践。

5.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6.“蝴蝶效应”的说法说明了一种事物,一种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与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7.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8.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属性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性。

9.衡量生产力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10.(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12.“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13.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第二、对错题。

1.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物质。

(对)2.主体对客观的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描述或机械复制。

(错)3.感性认识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觉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对)4.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从实践结果来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

(错)5.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就实现了社会价值。

(错)6.辩证的肯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错)7.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错)第三、多选题。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第一单选题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是:中国革命与中国建设的实践。

3.毛泽东所规定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毛泽东选集》是由血写成的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

第二判断题1.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绝对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错)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反对宗派主义,特别要反对一切从书本出发的经验主义。

(错)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对)4.中国的土地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主体的革命战争。

(错)5.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是解决革命实践中提出的各种课题。

(错)6.毛泽东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认为党员可以在组织上不入党,但必须在思想上入党。

(错)7.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制订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

(对)第三多选题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单选题1.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主要看其是否代表:最先进的社会因素。

2.在国际关系中,国家活动的目的是:主球国家利益。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做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6.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不动摇。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8.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9.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10.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11.18大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深化改革。

12.18大强调,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判断题1.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对)3.党的17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4.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与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对)5.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1956年开始至21世纪末。

(错)6.经济要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

(错)7.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盒和要求的正确看法和科学观点。

(错)第三多选题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单选题1.划分经济形式的标准是:生产与消费的联系方式。

2.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3.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盒经营的所有制形式是:私营经济。

4.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会议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5.宏观调控的主要行政手段的实现形式是:经济法。

第二判断题1.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而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都是实物经济。

(错)2.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政府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错)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主要有:混合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错)4.初次分配要追求效率,再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错)5.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只能进行宏观层次的管理,只能通过经济杆杆进行。

(对)6.税收是市场活动中最直接的反映信号和最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

(对)7.社会救助的原则是:反平困原则、生存权原则、积极救助的原则。

(对)第三多选题第五章法律第一、多选题1.(主动性)不是司法的特征。

2.无因管理之债属于:法定之债。

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4.(亲属权)属于自然人身份权。

5.收购走私货物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6.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管辖)权限,对案件进行的初次审理。

7.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是()假释。

8.尚未完全三只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9.(国家扶贫办公室)是政府非常设机构。

10.初中生XX由于敲诈小额钱财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

后来,仍不改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

这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1.我过的《物权法》实施于:2007年10月1日。

第二、判断题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先于民事行为能力产生。

(错)2.法的价值有两方面的特征,就是主观和客观性。

(错)3.法的规范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

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

(错)4.以法的实现是否需要国家干涉为标准,分为法的遵守与法的司法审判适用。

(错)5.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任何罪都适用本法。

(错)6.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领域外犯罪,则不分法定邢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错)7.我国刑法关于朔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错)8.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一种法制监督。

(错)9.行政行为一般指自成立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

(错)10.司法审查决定适用于案件的程序问题。

(错)11.不适用调解是行政复议与司法审查的一个共同性原则。

(对)12.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对)13.刑法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监狱。

14.死缓是介于无期徒刑与死刑立即执行之间的一种独立刑种。

(对)15.审批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与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对)16.某省人民政府厅、局的设立,应该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对)17.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判决原告的违法行为,并责令其承担责任。

(错)第三多选题第六章管理1第一、多选题1.事业单位公告的主体是:登记管理机关。

2.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的单位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3.公共财政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

第二判断题1.我国的事业单位分为:行政类,事业类,企业类。

(对)2.事业单位是依法设立。

事业单位的设立应有法定审批机关批准,依法登记,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直接进行法人登记。

(对)3.事业单位从事的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涉及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服务活动,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错)4.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就是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权限及其活动进行管理的制度。

他是事业单位内部自身的管理机制与体制。

(错)5.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理论依据是改革开放。

(对)6.通过人事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错)7.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管理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错)8.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一般为中长期合同。

(错)9.特殊专业,特殊岗位经用人单位批准可采取特殊程序进行招聘。

(对)10.事业单位参加竞聘岗位人员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岗位要求的条件与领导的建议,选择申报竞聘岗位。

(错)第三多选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建设第一单选题1.推动社会主流价值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政策规定。

2.服务人民的最好体现是:做出杰出贡献。

3.在家庭美德中,文明健康家庭的重要标志是:勤俭持家。

4.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爱岗是敬业的:核心。

5.从业者对自己的特定职业社会价值的自我确认以及由此产生大的自尊情感和心理是:职业尊严。

第二判断题1.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作岗位只有等级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错)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错)3.职业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

(错)4.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也可以叫做共产主义道德的初级境界。

(对)第三多选题1.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思想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这会主义。

2.培养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场所有:家庭、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

没有军队。

3.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行为、道德、技能),没有职业理想。

4.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按原则办事;不徇私情;不惧权势;不计个人得失。

没有坚持按劳分配。

5.国际性节日有:3.8;5.1;6.1.没有7.7;5.4等。

第八章公务应用文第一、单选题1.收文办理的中心环节是:承办。

2.主要用来公开发布重大决定或重大事件的文种是:公报。

3.决定的主要特点是:规范性与领导指导性。

4.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德工作是:会签。

5.主题词:是公文组成部分中必须具备的项目。

6.一篇学术论文中,回答了“研究出了什么”的部分是:结论。

7.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8.公文立卷的方法好多,但其实质都是:把我文件的特征。

第二判断题1.通报属于普发行平行文,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下通报;事故性旁边与情况通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