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毒蕈中毒

急性毒蕈中毒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救治还以洗 胃、催吐、导泻、对症支持疗法为主, 血液净化及解毒拮抗剂的应用。
中毒治疗的基本原则
1.立即中止毒物接触 2.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 4.特异性解毒治疗 5.对症支持疗法
治疗
1、一般治疗
早期催吐及洗胃,减少毒物吸收,防止肝肠循 环的毒物重吸收,洗胃时间延长,洗胃彻底, 对昏迷病人应注意气道保护。
继发性肝脏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
诊断
1. 进食毒蕈的病史,同食者相继发病。(现场寻 得鲜蕈加以鉴定,剩余食物或胃内容物检出毒 蕈)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监测血常规、凝血象、尿常规、电解质、肝功 能、肾功能、血氨、心肌标志物 4、鉴别诊断: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菌痢、霍 乱等相鉴别。
5%碳酸氢钠 有溶血表现的应该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250ml, bid。
治疗
4、血液净化 适应证:有肝肾功能损害的,应早期应用血液透析
和血液灌流来消除毒物。 血液灌流:清除毒素、炎性因子,是早期治疗毒蕈
中毒的有效手段。 血液透析:对清除毒素、排毒无效,对急性肾衰竭
所致的小分子物质可以快速、有效弥散清楚,纠 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所以: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应联合。
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
胃肠炎型 几乎所有毒蕈中毒首先表现为胃肠炎。
种类:较重胃肠炎型有小毒蝇菇、黄粘盖牛肝等。 毒性物质:类似于树脂毒性物质、或含石炭酸、
甲酚的化合物。
临床症状:进食后30分钟到6小时发病,胃肠炎症
状。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 重呈腹绞痛、频繁水样稀便,有时带血。患者可 因水、电解质紊乱、谵妄、昏迷、休克致死。
治疗
4、血浆置换 适应证:毒蕈中毒引起的中毒性肝炎,病死率达
50%~90%。血浆置换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血液 中的毒物,最大限度地减轻毒物对器官和组织的 损害。
预后
预后取决于毒蕈的种类、毒素的性质及进食量等。 一般来说,肠胃炎型、神经精神型及溶血型中毒
如能积极治疗病死率不高。 中毒性肝炎型病死率高达50-90%。
阿托品
适用证:含毒蕈碱的毒蕈中毒,解除副交感神经过 度兴奋症状;中毒性心肌炎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 中毒性脑炎所致的呼吸中枢衰竭
用法:阿托品皮下或静脉注射,每次0.5~1.0 mg, 儿童每次0.03~0.05mg/kg,1次/15min,直 至轻度阿托品化。然后0.5~6小时一次维持。
治疗
3、特殊药物治疗
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
宣传教育 加强监管 知识普及 正确食用
谢谢!
毒肽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内质网,大量摄入1~2小 时致死。
毒伞肽作用于细胞核,致肝细胞坏死,兼有肾脏、 心脏和神经毒作用。是毒肽10~20倍,摄入 0.1mg/kg以下即可致死。
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
中毒性肝炎型
主要症状:
中毒性胃肠炎后,呈1-2天的“假愈期”,或感轻 微乏力、食欲减退。
典型表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纳差、肝区 疼痛、肝大和压痛,伴黄疸、出血倾向和凝血酶 原时间延长。
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 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 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 易变色
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无变色
大蒜或大米变色 纸变成红色或蓝色
概述
• 蕈(xùn),即大型菌类,尤指蘑菇类。 • 蕈菌可分为食用、药用、毒蕈等几类。 • 食用的:木耳、银耳、香菇、平菇、草菇、金针
共济失调。
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型
临床症状:
胃肠炎症状 1-6小时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出汗、流涎、流泪、
心动过缓、瞳孔缩小等。 少数病人出现:头昏、谵妄、幻觉,甚至被害妄
想,自杀或杀人,或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 Nhomakorabea中毒性肝炎型
种类:白毒伞(致命小天使)、毒伞、鳞柄白毒伞 毒素:毒肽类和毒伞肽。
菇和竹荪等; • 供药用:例如灵芝、云芝和猴头等; • 有毒的大型菌类称毒蕈,即俗语“毒蘑菇” • (世界上毒蕈200 余种,我国190余种,能致死的
达30多种,已知毒素150余种)
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为4型
与食用蘑菇相似,易误食。一种毒蕈可含 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存在多种毒蕈中。 胃肠炎型 神经精神型 中毒性肝炎型 溶血型
无毒
有毒
生长环境 颜色
形状
分泌物 气味 测试(用葱) 煮试(与米蒜) 化学法纸+白醋
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 上
白色或者黄色
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 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 面撕断不变色 特殊香味
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 果葱变成青褐色
大蒜或大米不变色 不变色
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 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 采摘后易变色。
阿托品
阿托品化: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面色潮红、 心率增加至90次/min以上。
注意:牛肝蕈中毒等表现为类阿托品作用的,不宜 用阿托品。
治疗
3、特殊药物治疗
巯基类解毒药
适应证:白毒伞、毒伞、鳞柄白毒伞、褐鳞小伞等 肝损害型毒蕈中毒。
注意:应早期应用。机制为含巯基药物与毒素相结 合,打断巯醚键,减弱毒力,恢复酶活性。
积极治疗,2-3周后渐趋恢复。
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
中毒性肝炎型
主要症状:
少数病例呈爆发型经过,因肝昏迷、呼吸、循环 衰竭死亡。病检为:肝脏显著缩小,肝细胞大片 坏死。
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
溶血型
毒蕈种类:鹿花蕈、纹缘毒伞。 毒素:马鞍酸、鹿花毒素、毒伞溶血素。 临床症状:
中毒后1~2天进行性贫血,黄疸加重,伴血红蛋 白尿。
急性毒蕈中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 赵林
毒蕈
大鹿花菌
赭红拟口磨
毒蕈
白毒鹅膏菌
毒鹅膏菌
毒蕈
毒蝇鹅膏菌
细环柄菇
毒蕈
大青褶伞
细褶鳞蘑菇
毒蕈
毛头鬼伞
半卵形斑褶菇
毒蕈
毒粉褶菌
介味滑锈伞
毒蕈
粪锈伞
美丽粘草菇
毒蕈
毛头乳菇
臭黄菇
毒蕈
白粘盖牛肝菌
有毒与无毒的蕈鉴别(仅供参考)
吐泻剧烈者,可不必洗胃。 大剂量活性炭(1~2g/kg)有助于打破肠肝循环 导泻,口服硫酸镁。 高位灌肠
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昏迷患者——保护气道 胃肠炎型——维持水盐电解质内环境稳定 神症状或惊厥者——镇静或抗惊厥治疗,脱水剂 出血严重者——及时输新鲜血浆
治疗
3、特殊药物治疗
治疗
3、特殊药物治疗
巯基类解毒药
二巯基丙磺酸钠:5%溶液5ml肌肉注射,q6h,症状 缓解后改为bid,5-7d为1个疗程;
二巯基丁二酸钠:0.5-1g稀释后静脉注射,q6h,首 剂加倍,症状缓解后改为bid,5-7d为1个疗程。
治疗
3、特殊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应证:主要用于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症中毒 病例,特别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炎、严 重的肝损害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例。 注意:早期、短程、大剂量使用。
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型
毒蕈种类:毒蝇伞、红网牛肝、毒红菇、豹斑毒伞、
光盖伞属、假黑伞属、桔黄裸伞、细网牛肝等。
毒性物质:
毒蝇碱——致精神兴奋主要毒素,有类似阿托品的 毒作用。
蟾蜍素——有明显对色的幻觉。 光盖伞素——致视觉、听觉和味觉紊乱,人格变态 桔黄裸伞和细网牛肝分离出幻觉诱发剂,致幻觉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