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毒蕈中毒PPT课件

毒蕈中毒PPT课件

12
临床表现
类植物日光性皮炎症状: 在身体暴露部位,如颜面等出现明显肿胀、
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形如猪唇。另外还 可有指尖疼痛、指甲根部出血等表现。
13
新近国外研究者提出 1.早发型中毒(<6小时) 主要包括神经毒性、过敏性、胃肠道毒性和混 杂毒性。 2.迟发型中毒(6~24小时) 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肾毒性和红斑性肢痛病 。 3.缓发型中毒(>24小时) 主要表现为肾毒性、横纹肌溶解症以及神经毒 性。
❖ 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催吐、洗胃:食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催吐并用
1:5000高锰酸钾必洗胃,可 给大量活性炭1~2g/kg吸附毒素。
17
治疗
❖ 有毒蕈碱样症状者,应立即给予阿托品肌注或静 注0.5~1mg/次,15分钟1次,直至瞳孔扩大 、心率增快,出现轻度阿托品中毒症状时方可停 药。
14
分型
❖ 一般而言,吞服致死剂量毒蕈后6h后出现症状, 多表现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 总体而言,出现症状越早,毒素越低,这对于预 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15
❖ 诊断: ❖ 根据食用野蕈史,临床表现及对食余的毒蕈、呕
吐物、血、尿、便毒检可诊断。但因症状不典型 ,易误诊为胃肠炎或一般性食物中毒。
16
治疗
❖ 假愈期:此时病人多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上肝脏损 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 内脏损害期:此期内肝、脑、心、肾等器官可有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 严重。可有黄疽、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血倾向等表现。
❖ 精神症状期:部分病人呈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可因呼 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 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的病例一般在2~3星期后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 征渐次消失而痊愈。
❖ 此外,有少数病例呈暴发型经过,出现多功能脏器衰竭竭,l~5日内死亡。
11
毒鹅膏菌: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 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毒性更大。该菌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 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此后1、2天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实际上毒素 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接着病情很快恶 化,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谵语、面肌抽搐、小腿肌肉痉挛。病情 进一步加重,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胆,急性肝炎,肝肿大及肝萎缩,最后 昏迷。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
5
毒粉褶菌
有毒,不可食。
误食中毒后,潜伏 期短的约半小时, 有时长达6小时,发 病后出现强烈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 心跳减慢、呼吸困 难、尿中带血,中 毒症状往往近似含 有毒伞肽的毒伞。
6
❖ 神经精神型
❖ 多由毒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
❖ 潜伏期:食后10余分钟至2小时,
❖ 临床表现: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 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兴奋、幻觉、步态 蹒跚、心率缓慢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 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 。
19
治疗
❖ 溶血性毒蕈中毒及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炎 、严重肝损害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例,可应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
❖ 有溶血表现者除可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外并应碱化 尿液,注意保护肾脏功能,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输血
20
治疗
❖ 有类植物日光性皮炎者,可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 嗪等。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毒蕈中毒
1
蘑菇是一类真菌,又称为蕈,毒蕈乃指有毒 的野生蘑菇。毒蕈种类繁多,世界上约有毒蕈 200余种,我国已发现有190多种,食用后能致死 的达30多种,其中引起人严重中毒的约有10种。
烟威地区鹅膏属的毒蘑菇最多,常见的毒蘑 菇有簇生沿丝伞、毒粉褶菌、格纹鹅膏菌、灰鹅 膏菌、小毒蝇鹅膏菌、赭盖鹅膏菌和锥鳞白鹅膏 菌等。
腰部疼痛、无力、黄疸、血红蛋白尿、贫血、肝 脾肿大等。严重者发生急性肾衰竭。 ❖预后 如出现肾衰竭,则预后不良。
9
大鹿花菌 10
❖ 多脏器损伤型 ❖ 在各种毒蕈中毒最严重,病程长且重,病死率50%-90%,占全部毒蕈中
毒死亡人数90%以上,多为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 ❖ 潜伏期:在食后数小时至30小时,—般无任何症状。 ❖ 胃肠炎期:可有吐泻,但多不严重,常在1天内自愈。
❖ 阿托品也可用于缓解腹痛、吐泻等胃肠道症状
18
治疗
❖ 对于具有肝脏损害症状的毒蕈中毒患者,可用含 巯基的解毒药。常用的有5%二巯基丙磺酸钠 5ml肌内注射或静注,每6小时一次,症状缓解 后改为每日注射2次,5~7天为一疗程。
❖ 此类药可与某些蕈毒结合,打断毒素分子中的硫 醚键,使其活力减弱,保护体内含巯基酶的活力 ,亦可恢复部分已与毒素结合的酶的活力。
4
❖ 胃肠炎型
❖ 引起此型中毒的毒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 肝菌、毒粉褶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等。
❖ 潜伏期:一般为10分钟至2小时,少数可达6小 时。
❖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呈水样 泻等,严重者可因失水过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和循环衰竭。
❖ 预后:如及时抢救治疗,多数恢复迅速,预后较 好。
❖ 此型多预后良好。
7
❖毒蝇鹅膏菌:
又称哈蟆菌、捕蝇菌、 毒蝇菌、毒蝇伞 。
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 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 、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 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 ,神志不清等症状。使用阿托 品疗效良好。
8
❖ 溶血型 ❖ 见于误食鹿花蕈引起。 ❖ 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 ❖ 临床表现:除胃肠炎症状外,还有溶血表现,如
21
其他治疗
❖ 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 有肝损害者:给予保肝治疗 ❖ 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给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
2
❖ 蘑菇的毒性主要是由其含毒素所至,毒肽(主要为 肝脏毒性,毒性强,作用缓慢)、毒伞肽(肝肾毒 性,作用强)、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 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导 致红细胞破坏)等毒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引起复杂 的临床表现
3
分型
❖ 根据临床表现分: 1.胃肠炎型 2.神经精神型 3.溶血型 4.多脏器损伤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