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本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

2020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本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

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2小题)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如图示意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1965—197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C.城市化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

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A.环境质量较差B.金融机构较多C.流通人口较多D.商品流通量较大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六大洲城市化水平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3.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依次对应的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乙、丙、甲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4.对②功能区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 地租水平 B . 交通运输C . 人口数量D . 生态环境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城是城市建设中的奇迹,下图为“巴塞罗那新城街区局部俯视图”和“街区建筑平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5.巴塞罗那新城的街道没有与经纬线保持平行,而是与其保持约45°的夹角,主要目的是( ) A . 方便居民出行 B . 减轻城市内涝C . 减轻大气污染D . 改善建筑通风采光上海佘山世茂酒店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废石坑里的五星级酒店“深坑酒店”,其本身是废弃的采石场(下左图),现将它改造成酒店(下右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两题。

6.建造深坑酒店需要重点考虑的技术难题有( )②上海多降水,地质条件不稳定,是否影响房屋安全 ②酒店地势过低,排水不畅,是否影响建造 ②发生意外,消防设施能否及时到位,人群能否及时疏散 ②酒店建设成本过高,是否导致房价过高,游客减少 A . ②②② B . ②②②C . ②②②D . ②②②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注: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7.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A . 商务办公、工业生产 B . 生活居住、工业生产C . 商务办公、生活居住D . 文化教育、工业生产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注: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8.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A . 商务办公、工业生产 B . 生活居住、工业生产C . 商务办公、生活居住D . 文化教育、工业生产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坐拥“华北明珠”白洋淀,距北京120千米,距天津110千米。

雄安新区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形成北京发展的新两翼。

读图,完成下列三题。

9.雄安新区的建成,将( ) A . 根本上解决“大城市病” B . 提升保定市城市等级C . 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D . 减少北京市服务种类读“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两题。

10.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水源 B . 交通C . 地形D . 能源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完成下列两题。

11.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 A . 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 . 界线分明,彼此相离C . 界线分明,偶有交错D . 重叠交错,同级嵌套城市楼房超过90 m 部分高度之和被称为“城市个头”。

下图为四地“城市个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2.“城市个头”的增长体现了( ) A . 逆城市化现象蔓延B . 城市空间结构变化C . 城市环境问题改善D . 城市服务范围缩小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3.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 A . M 点 B . E 点C . F 点D . P 点下图为北京市居民甲、乙、丙三类商品的购物出行距离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4.图中( )A . 甲类商品的购物地之间距离最远B . 乙类商品的购物频率最高C . 丙类商品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最大D . 三类购物地宜集中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如图是我国1~11年城镇人口增长率折线与城镇住宅投资增长率柱状图。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5.图示期间我国( ) A . 城镇住宅投资持续增加 B . 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下降C . 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D . 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注: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16.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A . 商务办公、工业生产 B . 生活居住、工业生产C . 商务办公、生活居住D . 文化教育、工业生产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注: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17.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A . 商务办公、工业生产 B . 生活居住、工业生产C . 商务办公、生活居住D . 文化教育、工业生产NU 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

非农化人口是指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

读1992年以来我国NU 值的变化图,回答下列两题。

18.据材料可知( )A . NU 值越低,则城市化水平越高B . NU 值越大,则就业结构越合理C . 农村中会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D . 非农化率一般会低于城市化水平城市地标建筑(下图)多由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构成,一般具备五大要素:外形、地段、技术、规模以及公众性。

第一,建筑本身的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本土文化特点和内涵,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第二,其所在位置必须是城市中的显赫地段、稀缺地段;第三,要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技术和水平;第四,城市地标建筑应该是具有完备的城市功能的群落,因此要具有一定的规模;第五,这样的建筑群落应有极强的包容性、公众性,市民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参与其中。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9.地标建筑一般具有的功能是( ) A . 商务、行政、休闲B . 商务、文化、旅游C . 住宅、教育、行政D . 旅游、商务、住宅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20.目前,我国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②城市面积扩大,减轻热岛效应 ②水循环过程受到干扰 ②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A . ②② B . ②②C . ②②D . ②②图示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两题。

21.近年来,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缓解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B . 限制汽车产业发展C .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D . 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下图为吉林市某年9月26日17时左右的热力地图(利用手机定位获取人流量制作成的地图,数值越大,人口越密集)。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22.热力地图数据可应用于( ) A . 火车站选址 B . 医院选址C . 住宅区规划D . 肯德基选址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族先民在苍山脚下、洱海湖畔修建的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三座古城曾先后作为我 国古“南诏国”的王都(图7),持续长达515年。

其中,太和城40年,大厘城25年,羊苴咩城则长达450年。

羊苴哮城自八世纪中叶已被称为“大理城”,古城西侧有村曰“水碓村”(水碓即水磨),曾是加工米的地方。

三座古城附近溪流流量数据见表1。

(1)分析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便于防卫的条件。

(2)分析与羊苴咩城相比,溪流对太和城、大厘城的不利影响。

(3)指出“水碓村”选址在大理古城西侧的有利条件。

24.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

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

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

据图1,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2)据图2、图3,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

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4)图中卫星城②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

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25.阅读有关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部分城市用地比重状况(%)(1)由表可知,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美国,城市用地中住宅和________用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城市化往往都会产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城市环境问题。

请将下列选项中的部分合理选项与图1中对应空格的字母匹配。

(只填序号)②雨水自然入渗减少②雨水自然入渗增多②城市长波辐射减小②城市长波辐射增大②下垫面增温慢②下垫面增温快②汇流速度减慢②汇流速度加快②下垫面蒸发减少②下垫面蒸发增大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3)图2是某城市地表性质变化与洪水流量的关系图,当不透水地表面积占60%、排水工程控制面积比例为80%时,该城市洪峰流量约为原来的________倍。

当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例变化不大时,排水工程控制面积比例越大,洪峰流量与城市化前的比值也越大。

这说明该城市()A.不透水地表面积未增加B.透水地表面积增速大于不透水地表面积增速C.建成区面积扩大D.建成区面积缩小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

下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

简述该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传统方正规矩、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

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地形、气候要素对宫城选址的影响。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