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

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一、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古罗马历史
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末)由氏族社会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的阶段
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政治:平民地位上升,社会基础扩大,政权稳固
经济: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军事: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外交: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
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1、帝国的建立:恺撒、屋大维
2、帝国的繁荣:东抵两河流域,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帝国的衰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希腊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1、地理: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和城邦的特色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观念,较高公民素质
5、客观:靠近古埃及西域流域文明,便于亚洲文明中汲取营养(二)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实行专政;
(三)主要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常识,直接民主;
三、古希腊民主政治历程
1、从君主制到贵族制
贵族制特点: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变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作用: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2、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
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
措施:①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③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打击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分离了政治权力;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四百从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特点:“公平”、“中庸”。

影响:使雅典走了了民主化轨道。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封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发主制
措施: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②成立上将军委员会;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影响:使雅典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

意义: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4、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措施:①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取消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②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③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职务;④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⑤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检察机关;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四、雅典民主制的内容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的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

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
弊现象的发生。

五、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世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的先
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实行轮番而治,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处于群众监督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

④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⑤雅典民主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点奠定了最初
的基础;⑥保障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文化的繁荣,开民主政治之先河;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

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
1
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采用的轮流坐庄形式导致的结果并非总是公正的,限制、窒息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才能。

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③雅典民主是小民寡国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④广大的努力和外邦人毫无公民权;
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①创立民主制度;②创造民主运作方式→集体领导、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六、罗马法
1、形成条件
①阶级:平民与贵族斗争与妥协,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
②政治:罗马帝国的不断发展与对外扩张;
③经济: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④思想:古罗马人崇尚的“自然法则”思想以发展;
⑤主观:统治者的重视;
2、实质:为了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的地位和统治;
3、形成过程: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钱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体系完成;
4、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②《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制定的,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成文法。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积极)。

根本上还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消极)。

是罗马法的渊源,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篡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5、罗马法的影响:当时——维系帝国,影响后世
6、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法国的《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起草的;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

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

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七、万民法:
背景:①版图的扩展,不同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②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③对外战争获得大量奴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内容:①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②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①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
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③制约削弱了家长权、夫权等;
意义: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评价
积极:①它为国家权利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定了帝国统治;③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局限:宣扬君权神授,保护奴隶制度,妇女地位低下
八、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处于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期)
(一)智者学派(5BC)
1、背景①自然哲学的兴起为其提供了条件;②奴隶制民主政治
发展到顶峰;③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
2、内容: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自己;
3、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4、评价
①积极:起到了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
的最初体现奴隶制不符合人性的观点难②消极:忽视人的道德;
(二)苏格拉底
1、背景:①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②为了重新建立人们
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落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
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④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3、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
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理念论”、“理想国”,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四)亚里士多德
1、贡献:①“法治优于人治”,提出“中庸之道”,创立逻辑性
(三段论),创办吕克昂学园;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评价:百科全书是的学者俄,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古希腊文
化的集大成者;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