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彩陶和希腊瓶画对比研究部分

中国彩陶和希腊瓶画对比研究部分

1.纹饰特征的比较第一,希腊古典时期人物纹饰重写实,人物形象轮廓完整、讲究比例。

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古希腊瓶画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也是黑绘风格的代表作。

画面描绘的是荷马史诗中的两个英雄在帐篷中下棋的场景。

他们以投骰的木箱为“轴”,相向而坐,皆弯腰屈膝俯首,手握武器,身边各有一侍从。

他们弯曲的身体姿态与器形曲线一致,使画面构图与器物轮廓的优美曲线高度统一融合,强化了陶器弧线的节奏,给人以美感,具有剪影式的装饰效果。

陶土的浅赭色,使形象轮廓鲜明,富有深浅对比的节奏感和装饰情趣。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用纤细灵巧的线条勾画出了完整人物轮廓,捕捉了一个动态生活场景的瞬间,刻画生动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实特征十分明显。

另外,在人物造型上讲究比例关系,讲究形象细部刻画的准确性。

最值得注意的是画家已经敢于只画出阿喀琉斯左手的一小部分,把其余部分隐藏到肩膀的后面。

这意味着古风时期的希腊画家开始信赖自己的眼睛从特定的角度观察到情况,特别是绘画中敢于运用短缩法来表现特定的视觉感受。

第二,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物纹饰重写意,人物形象简练概括、赋有神韵。

中国的彩陶纹饰以几何纹饰为主,纹饰较抽象。

即使是表现写实性质的人物纹饰,中国先民们在刻画的过程中,也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模仿,而是将其中许多自然属性省略淡化,表现出一种带有经验性的程式化倾向,这使最初的模仿象形赋予了“意”的内容。

如人面鱼纹彩陶盆中的人物纹饰。

彩盆中没有出现完整的人物轮廓,而仅出现了人面。

而且这种人面又具有了初步的概括性,主要用圆形细线与直线结合勾勒人的圆形头部和线形眼睛,用近似三角形的形状代替鼻子,然后配上两耳旁的两条小鱼,构成了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以此表达祈求生殖繁衍人丁兴旺的含义。

又如在舞蹈纹彩陶盆(如图中也可以看到浓郁写意特征的描绘,用“逼真”一词描述显然不很恰当。

在形象描绘上,十五个人基本相差无几,流于程式。

虽然形象“神态生动”,却十分简练、粗略,仅“写其大意”。

可见,在这里描绘场面并非真正目的,而是为了表现先民们对这一“舞蹈”仪式的态度、情感意识。

2.纹饰风格、装饰位置的比较古希腊的彩陶带有一种西方特色,装饰一般布满器身,色彩华丽、风格高雅,人物纹饰有秩序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中国的原始彩陶具有一种古朴气质,更加灵活多变,装饰一般集中在器物的上半身或肩部,或视线所及的范围。

3.纹饰内容的比较古希腊彩陶中的人物纹以具象为主,并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出现,多以希腊神话故事(如图4 的圣餐杯,图6 的酒壶)、历史传说、荷马史诗作为装饰主题。

此外,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如图 5 的双耳尖底瓶),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等普通情感,是一种叙述性描绘的装饰艺术。

相对于古希腊装饰主题的叙事性质,中国人物纹饰中虽也有描绘的场景,但这些场景并非来自于故事、史诗等,而多是来源于古代先民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刻象征意味的宗教仪式,更多体现了先民的主体心理意识,诸如巫术观念、崇拜心理等。

二运用自由的技术经验实践理论,剖析两者人物纹饰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艺术类型与材料的适合上讲,最适合陶器器形的纹样是一种抽象图案类的东西。

但为什么古希腊彩陶彩瓶却充斥着人物画?可见,陶器纹样以什么形式出现,向什么方向发展,不是完全由器物的功能和描绘彩陶的过程等自然的和工艺的因素决定的。

”可见,器物形状、绘制工艺等客观因素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形式的表达,但从根本上来说,决定形式的却是与群体密切相关的自由技术经验实践。

所以说,希腊古典时期的人物纹饰虽然写实特征明显,但并非意味着其单纯为了写实,它与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物纹饰一样,都与各自的技术经验实践密切相关。

两者人物纹饰的差异更多的是因为技术经验实践造成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国的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万物有灵,因而古代先民们往往将具有神力的动物当作部落的图腾和保护神,或是通过进行巫术仪式将他者的神力转嫁给自己。

所以人物纹饰自然就较少出现,即使出现也并非仅是为了刻画人物,更多地将人物与某些动物纹饰进行组合,从而将先民诸如巫术观念、崇拜心理、愿望表达出来。

古希腊每个公社都有它自己表示公社团结的保护神。

因此,人们多以古代神话为主体,用朴素的幻想和艺术来表现陶器的纹饰,创作风格反映了以神话为主导的意识形态。

在纹饰创作方面主要通过对人本身的描绘、神本身的描绘及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来表现的。

而这种意识形态的产生是因为在当时艺术和神话的直接联系要比与科学的联系多得多。

当时艺术和人们的美学概念及伦理概念是相联系的,而古希腊人的伦理和美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每一个希腊人所熟悉的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化身与情节而表现出来的。

如智慧、法律、秩序等都在阿波罗、雅典娜、赫里克斯、泰西的形象中体现出来。

三结束语中国新石器时代与希腊古典时期彩陶中的人物纹饰起源于各自的技术经验实践。

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彩陶上绘制纹饰更加美观,而究竟选择哪一种纹饰又是自由的。

而先民们在历史选择的过程中要受到各自技术经验实践的深刻影响,技术经验的不同造成了两者人物纹饰的诸多差异。

中国先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认为万物有灵,因而多是将人物形象与动物形象相结合的奇特组合,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将动物的神力转嫁给自己。

希腊先民受以神话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绘制内容多是神话中“神”的形象。

由于人物纹饰既满足了先民们宗教信仰、审美的目的,同时也符合陶瓶自身的规律,是合规律、合目的的,因而才能在漫长、自由的技术经验实践过程中,被群体约定俗成、定型化。

所以说,形式化是在自由经验实践的过程中被逐渐约定俗成、经验转移的产物,且物化形式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与主体内形式密切相关的价值意义。

三、甘肃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希腊古典时期彩陶不同纹饰之缘由甘肃这一时期的大地湾早期彩陶纹饰以宽带纹、鱼纹、直边三角纹为主。

到中期则演变成了变体鱼纹、鸟纹、钩带纹,而其中又以人头型彩陶器最为典型,器口为一圆雕人头像,前额覆垂,着整齐的短发、眼睛与鼻子雕空,显得目光深邃。

据文献记载,商王朝统治的最强盛时期,其势力范围西达西海湖,即甘肃西部地区。

商王朝存在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100到公元前1046年。

甘肃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所处年代正好和这一范围有所重合。

可见,当时的彩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商文化的影响。

商人在祭祀时,要供奉给祖先大量的牺牲,对于畜牲,则通过燔烧、煮熟等方式敬献给神灵。

古人认为,只要神灵闻到祭品的香味,就算品尝到祭品了。

当时人们煮蒸食物的工具主要是陶鬲、陶甑、陶甗,后两种器具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之间用箅子隔开,下面有三空足,可以盛水。

青铜器虽然在商代已经产生,但是铜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在一般情况下,仍以陶器作为主要生活用具。

而陶器上的纹饰基本上都反映了与人们现实生活相关的现象。

太阳纹、变形回纹是以太阳为主的自然崇拜的代表纹饰;犬形纹则反映了圣灵崇拜。

可以看出,宗教祭祀功能是这一时期彩陶纹饰所反映出的内容。

同时,使用功能也是这一时期彩陶的另一个特点,这一认识可以从陶器施彩部位的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彩陶大部分施彩于器物的中上部位,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席地而坐,而陶器则多直接置于平地上,在观看、移动和使用陶器过程中,人们的目光大多数情况落于陶器的中上部。

宗教是古希腊的国家活动形式之一。

当时,每个公社都有它自己表示公社团结的保护神。

因此,当时的希腊人在生活中,人们多以古代神话为主题,用朴素的幻想和艺术来表现陶器的纹古希腊这一时期的彩陶创作风格反映了以神话为主导的意识形态。

在纹饰创作方面主要通过对人本身的描绘、神本身的描绘及人对自认现象的认识来表现的。

饰。

这一时期,艺术和神话的直接联系要比与科学的联系多得多。

彩陶纹饰在表现艺术方面尤为突出。

首先,当时的艺术是和人们的美学概念及伦理概念相联系的,而古代希腊人的伦理与美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每一个希腊人所熟悉的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化身与情节而体现出来的。

希腊人自己发展了神话与神话形象。

每一个希腊人从童年起,就熟悉并亲切地意识到神与英雄的形象。

古代希腊人对社会的最典型、最完整的品质的概念都来源于神话。

例如智慧、法律、秩序等都在阿波罗、雅典娜、赫里克斯、泰西的形象中体现了出来。

关于赫里克斯与泰西的神话,歌颂了为人类幸福而建立功绩的人。

因此,可以说希腊人的艺术与神话通过希腊彩陶这一载体体现了出来。

卢佛尔博物馆所藏的的著名的奥委托陶缸上的绘画,一面描绘了杀死尼俄柏一家的场面,另一面描绘了赫里克斯与雅典娜,以及寻求金羊的勇士们。

古希腊有一种独特器物——圜底油壶,在形制方面极其类似于马家窑的尖底瓶。

以甘肃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的漩涡纹双耳瓶为例,器表光滑,小口,细颈,丰肩,收腹,尖底,腹部有索绳用的双耳,通体施黑彩,颈部绘有漩涡纹,瓶身绘有四方连续纹,间饰如河水四溅的涡点,图案具有强烈的动感。

漩涡纹反映了当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人们对于黄河的认识,即人们把对自然力的认识直接以彩陶纹饰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具有写实主义风格。

而古希腊的这种圜底油壶则不同,在形制上与马家窑尖底瓶大同小异。

油壶通体施黑彩,人物图案通过白色空白区域显现了出来。

其基本形状为盘形口,束颈,圜底,大体形状酷似一个“飞毛腿导弹”。

波士顿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陶壶上描绘了酒神狄奥尼苏斯与其侍从在一起的场面(图6),另一件酒尊则描绘了太阳神阿波罗与提提斯在一起的神话故事。

这进一步说明了生活风俗与神话故事是希腊这一时期的彩陶纹饰的主要题材。

3 古希腊彩陶与中国原始彩陶装饰的主要内容分析3.1 古希腊彩陶与中国原始彩陶装饰内容中的自然纹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自然景物)3.1.1 动物纹样在克里特文化中期的米诺斯文明时,出现了“海的样式”装饰内容。

其装饰内容是用黑、褐等色绘制成海洋生命等写实纹样,装饰题材常为鱿鱼、海豚等,形式活泼、形象自然舒展。

图1 为海豚纹注水壶,海豚的形象跳跃鲜活,让人感受到海洋与生命的气息。

鱼纹、鸟纹、蛙纹是中国原始彩陶中最常见的形象其次还有鹿纹、鲵鱼纹、狗纹、虫纹等。

鱼纹以仰韶文化中半坡类型的彩陶最多,主要是象生形鱼纹,并有不同程度的变体抽象形象。

最著名的当数“人面鱼纹”(见图2),人纹与鱼面巧妙地构成一幅神秘的、极具装饰风格的图案。

半坡彩陶中还有许多生动的鱼变形纹饰(图3),此外,鲵鱼纹细部具体细致、形象完整逼真,是马家窑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动物纹样(图4。

鸟纹在庙底沟类型中最为典型,如图5 的鹳鸟石斧图具有一定的绘画形式;蛙纹在马家窑较为集中,着重于写意或图案的组合,如图 6 所示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蛙纹的形象就极为随意、洒脱,富有装饰意味。

3.1.2 植物纹样古希腊克里特文化中期的米诺斯文明出现的“宫殿样式”则是以装饰华丽的动植物纹样而得名,题材有花卉、叶形纹等,如图7 的植物纹注水壶,纹样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律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