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麦克白》中人物的悲剧性【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剧中的麦克白是一个谋权篡位的人,他的堕落是人性弱点促成他的悲剧;他的毁灭死亡给人们以深思。
而对麦克白夫人的描写更加深了麦克白的悲剧性结局。
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一悲剧性人物是对刻画人物、探索人类灵魂黑暗面而获得的一大成功。
【关键词】:莎士比亚、麦克白、人物悲剧性【《麦克白》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
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
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
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
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
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
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590-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
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
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
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
《麦克白》中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
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
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
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
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一、人物自身的悲剧性(一)麦克白主人公麦克白是一位英勇的苏格兰军中大将,他性格中最令人生畏的是他强烈的权利欲、野心和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残害他人之后难以控制的罪恶感。
这两方面构成了麦克白采取行动的心理基础,也决定了他最终悲剧的结局。
麦克白像浮士德博士那样恶魔般的追求自己渴望的事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但麦克白又不能像爱德蒙和伊阿古那样的恶人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犯下的种种罪行。
第一幕第二场通过军曹和洛斯爵士对麦克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面的描述,首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位平定叛乱、抵御外侵、杀死叛徒的勇敢的将军形象。
然而麦克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的野心。
从第一幕第三场开始,伴随着三位女巫的预言,“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麦克白的野心开始萌芽,并随着女巫前两个预言的实现而迅速膨胀。
当邓肯王宣布立长子马尔康为储君,册封为肯勃兰亲王时,麦克白的内心反映是:“肯勃兰亲王!这是一块横在我前途的阶石,我必须跳过这块阶石,否则就要颠仆在他的上面。
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黑暗幽深的欲望。
眼睛啊,别望着双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不管干下的事是否会吓得眼睛不敢看。
”这里表现了麦克白内心的矛盾和对将要犯下的罪行的恐惧:权利欲驱使他萌生弑君篡位的想法,内心的良知又使他无法面对谋杀的罪恶和恐惧感。
当麦克白杀害了邓肯王之后,他先前的预想的恐惧感就变成了现实,野心驱使下的行为所带来的并不是欲望的满足感。
从此之后不再有安宁的睡眠,一点声响就能使他心惊肉跳,觉得大洋里所有的水也不能洗净他手上的血迹。
为了巩固他刚刚得到的王位,他又把残害的目标指向了班柯将军和弗里恩斯,惟恐女巫的预言应验而使班柯的后代继承王位。
“我为了他们暗杀了仁慈的邓肯;为了他们良心上负着重大的罪疚和不安;我把我永生的灵魂送给了人类的公敌,只是为了使他们可以登上王座,使班柯的种子登上王座!不,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事,宁愿接受命运的挑战!”权利欲望又一次驱使他酿成罪恶-命令刺客刺杀班柯父子。
“以不义开始的事,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
”然而当班柯的鬼魂出现在宴会上时,难以克服的恐惧和罪恶感又一次攫住了他,于是他表现疯狂、胡言乱语,失去控制,使他的罪行昭然若揭。
在三女巫的警告下,他再次诉诸于杀戮这个残忍的武器,派刺客前去谋害麦克德夫,发现麦克德夫已逃往英格兰,于是杀害了麦克德夫夫人和其儿子。
血腥统治下的苏格兰变成了一个坟墓,时刻会有杀戮、死亡、哀号:“剧烈的悲哀变成一般的风气;丧钟敲响的时候,谁也不再关心它是为谁而鸣;”麦克白毁灭了别人,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冷酷的暴政使他众叛亲离,当麦克白夫人死后,他的精神终于崩溃。
在马尔康王子的带领下,极度哀痛和愤怒的麦克德夫领兵一万,讨伐麦克白。
恶魔般的麦克白最终痛苦地惨死在了麦克德夫的利剑之下。
在麦克白进行一桩接一桩惨不忍睹的谋杀时,他内心也被恐惧和罪恶感折磨得不得安宁、痛不欲生。
(二)麦克白夫人麦克白夫人是此剧中性格十分鲜明的一个角色,像麦克白一样她是一个权利欲极强的女人,甚至比麦克白还要强烈。
在刺杀邓肯王之前,麦克白犹豫不决,害怕现世的报应,惟恐失去已得尊荣。
麦克白夫人却抓住时机,以爱情为筹码,用“懦夫”这样的字眼来激励他,说服他的丈夫,坚定他行动的意志和决心。
她对麦克白说:“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它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它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
把他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毒手的话。
”麦克白夫人的比喻使我们感到震惊和恐惧。
深藏于她女性形体之中的刚强的男性气魄使我们惊愕,为了实现意图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钢铁般的意志令我们目瞪口呆。
我们的恐惧来自于她比麦克白有过而无不及的残忍冷酷,来自于她那如同魔鬼一样的铁石心肠。
当麦克白说:“决心已定,我要用全身的力量,去干这件惊人的举动。
去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们的耳目欺骗;奸诈的心必须罩上虚伪的笑脸。
”时,我们知道她的唆使和怂恿奏效了。
正是因为她,麦克白在野心的驱使冒着毁灭的危险采取了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谋杀行动。
麦克白将邓肯王杀害之后,吓的面色惨白,惊恐万分,不敢再回去把刀子拿回去,并在那两个熟睡的侍卫身上涂些血迹以迷惑众人。
麦克白夫人协助丈夫作了这件事,她说:“意志动摇的人!把刀子给我。
睡着的人和死了的人不过和画像一样;只有小儿的眼睛才会害怕画中的魔鬼。
要是他还流着血,我就把它涂在那两个侍卫的脸上;以为我们必须让人家瞧着是他们的罪恶。
”麦克白夫人表现得出奇地镇静沉着,她安慰麦克白不要胡思乱想,用水洗掉手上的血迹,披上睡衣,以防别人怀疑他们还没睡觉。
至此,她成了麦克白的同犯,尽管表面上不露痕迹,并且在麦克白表现狂乱时极力为他辩护,但她的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沉重的罪恶感和挥之不去的恐惧。
这种罪恶感和恐惧在她身上表现的更为强烈,逐步走向了梦游和精神失常的极端。
第五幕第一场中,麦克白夫人在梦游时不停的洗手,希望阿拉伯的香料可以掩盖她手上的血腥气。
梦里说的话也是有关麦克白刺杀邓肯王、班柯、和麦克德夫夫人的内容。
这些洗手的动作和梦呓反映了她积压在心头、堆藏在胸中的痛苦和郁闷,根深蒂固的记忆将罪恶隐藏于她的思想中,光天化日之下虽极力包藏着,却在梦中以这种骇人听闻的方式浮现出来。
麦克白夫人表现出来的极端的残忍和罪恶感压迫下的疯狂比麦克白更令人感到恐惧。
二、超自然的因素(一)女巫麦克白中的三个女巫和女巫总管赫卡忒是该剧中的超自然因素,剧情一开始她们就出现在阴沉的荒原上,她们形容枯瘦,服装怪诞,各有一精怪听其驱使,侍侯女巫甲的是狸猫精,侍侯女巫乙的是癞蛤蟆,侍侯女巫丙的是怪鸟。
她们使用咒语、魔蛊及一切邪恶的东西来施魔法。
女巫们在山洞中置沸釜一幕将她们的邪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莎士比亚运用女巫这样的超自然因素使全剧蒙上了一种诡秘、阴郁、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
同时,女巫的预言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使麦克白一次又一次实施令人恐惧的谋杀事件。
女巫出场时就预言麦克白会成为未来的君王,班柯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
这样的预言使麦克白野心膨胀,企图登上君主的宝座。
为了得到权杖他谋害了仁慈的登肯。
为了巩固不义的王权,麦克白派人去刺杀班柯父子,结果只杀死了班柯,班柯之子弗里恩斯却逃走了。
但班柯鬼魂却意外地出现在庆宴上,使得麦克白大惊失色,胡言乱语,所犯的罪恶令在场的百官心知肚明。
麦克白明白他已成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暴君,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这样的处境使他心里不安,想要回头却已没有机会,只好找女巫探问自己的命运,寻求精神上的支柱。
在阿契隆的地坑里,她们施法术使三个幽灵出现,第一幽灵警告麦克白要留心麦克德夫;第二幽灵告诉他要“残忍、勇敢、坚决”,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第三幽灵告诉他要像“狮子一样骄傲而无畏”,因为“麦克白永远不会被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冲着他向邓西嫩高山移动。
(436-437)这样的预言坚定了麦克白继续干下去的决心,不等斟酌他就下令突袭了麦克德夫的城堡,杀死了麦克德夫的夫人与儿子。
像赫卡忒说得那样,她们确实使麦克白”藐视命运,唾弃死生,超越一切的情理,排弃一切的疑虑,执著他的不可能的希望(432)。
女巫的形象以及她们对麦克白的蛊惑都使人们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惊和恐惧之感。
(二)鬼魂班柯鬼魂的出现也是超自然的因素,莎士比亚运用这一超自然因素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制造出令人毛发悚然的一幕。
刺客明明告诉麦克白班柯已死,他却在宴会上看到班柯鬼魂坐在他的位置,向他摇着带血的头发。
这样的场景不仅使麦克白吓的差点把他的罪恶和盘托出,也使读者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三、恐怖气氛的因素(一)黑夜《麦克白》中的许多重要场景几乎都出现在黑暗中。
麦克白刺杀邓肯是在黑夜中,而且在那可怕的夜晚之后,白昼迟迟不肯到来,在本“应该有阳光遍吻大地的时候,地面上却被无边的黑暗所笼罩”。
麦克白的罪恶行径是在黑暗中犯下的,也只有黑暗才能隐藏,就像他曾命令星星收起它们的火焰,害怕光亮照见他黑暗的欲望一样。
同样的,麦克白夫人的夜游也是在夜里。
当一片沉寂时,被黑暗的罪恶感折磨的濒于疯狂的麦克白夫人,在睡梦中从处上爬起来,披上睡衣,像醒着一样做事,还说出一些深藏于心灵深处的秘密。
不同于麦克白的是,麦克白夫人惧怕黑暗,于是命令侍女在她床边通宵点着灯火。
此外,麦克白向女巫们探询他的命运时是在的阿契隆地坑里,也在一片黑暗中,麦克白得知了自己的未来,并自负地下定决心进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这样,黑暗的氛围几乎笼罩着整个剧本的场景,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和压抑。
(二)血腥的场景该剧中自始至终都有血腥的场景:开始出场时一位军曹一边流血一边向邓肯报告战况, 一支说到伤口撑不住需要马上救治;从杀害邓肯王到班柯到麦克德夫妻儿,麦克白进行了一连串的血腥暴虐行径;收场时麦克德夫提麦克白血淋淋的首级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