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全真检测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全真检测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全真检测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诗词名句默写。

(5分)(1)大漠孤烟直,。

(2)居高声自远,。

(3),乾坤日夜浮。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木兰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花木兰征战沙场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4题。

A所有的幸福就象是一团chán()结不清的纱线,它是由悲伤和喜悦构成的,而喜悦正是因为有了悲伤才可爱的。

生活的舞台上,不幸和幸运,前后相随,鱼ɡuàn()而出,使我们依次体味悲伤和快乐。

一个理智、达观的人会渐渐地懂得,对生活不要期望太高。

当他用有效的方法力求成功的时候,他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B他时时渴望幸福的降临,但他奈心地忍受各种苦难。

在生活中,怨天人、悲号哀鸣是毫无用处的,唯有宽容而不懈地工作,才能有真实的收获,才能感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

2.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

(4分)(1)期()望(2)悲号()(3)chán()结(4)鱼ɡuàn()3.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订正。

(2分)A.错别字:订正:B.错别字:订正:4.完成文中加点的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2分)怨天人:5.下面是摘录自某同学题为《请不要为难孩子》作文中的片段,其中有两处语病,请将病句用横线画出,并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说来真巧,去年暑假,正当我萌生当家庭教师的念头,阳阳的妈妈来找我,非要我给在读小学二年级的阳阳补语文、数学。

阳阳病了两个多月,落下了不少功课。

他妈妈说懒得去求学校的老师,只要我答应了,她一定少不了报酬。

我呢,正想尝尝勤工俭学的味道,就一口答应了,还夸下海口:如果有一科上不了90分,报酬我分文不收!6.阅读下面节选自《西游记》中的文段,并完成题目。

(4分)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

” (1)根据以上文字,回忆阅读经验,写出与此情节相关的故事名称。

(2分)(2)从以上文段中,可以看出猪八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阅读下面资料,按照要求完成7、8两道题。

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在举世瞩目中,嫦娥携带玉兔升入空中。

它将在空中飞行14天后着落月球,并放下“玉兔”月球车,开始对月面、月表进行勘察,会向地面指挥中心传回一系列珍贵的图像和图片等资料。

嫦娥三号的发射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

它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发送探测器登陆月球进行科学考察技术的国家。

7.假如你是《未来航天员》报社的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现场,对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先生进行采访,你将如何向他提问?(40个字以内)(2分)8.假如总编室决定在报纸上为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开辟一个专版,并要你为专版拟一个通栏标题,请将你所拟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以“黄鹤楼”为题的古诗文,完成9-12题。

(9分)【甲】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黄鹤楼〔唐〕阎伯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9.下面诗句中与黄鹤楼有关的一项是()(2分)A.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甲】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1.从【乙】文中摘录表明作者登楼感触的句子,并简要分析他之所以获得这种感触的原因。

(2分)12.【甲】【乙】两篇诗文,虽属不同的体裁,但它们在写法有明显的共同之处,试指出并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

(1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船载以入(2)益习其声(3)向不出其技(4)卒不敢取1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4分)(1)驴不胜怒,蹄之。

(2)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5.你是否同意作者“(驴)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的观点?为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6~19题。

(10分)海德拉大楼李忠东用氢气发电燃烧干净,只排出水蒸气和热量,没有有害废气,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清洁能源。

然而,由于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生产氢燃料,因此使得这种清洁能源难以推广。

现在,极富创意的美国海德拉摩天大楼以一种了不起的方法破解了这道难题。

它能从不需要成本的雷电中获取能源,把水分解成氢和氧,让人深感震惊。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通常产生于雷雨云形成的过程中。

闪电的种类很多,有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球状闪电、联珠闪电、超级电和黑色闪电等。

全球雷电平均每天达800多万起,每年要发生30多亿起。

全世界70%的闪电出现在热带地区,如新加坡、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委内瑞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基富卡等。

那么一次闪电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呢?它可以让一只100瓦的灯泡亮3 个月。

一道闪电撕裂云层,破天而出,短的可能只有数百米,长的却可达到数千米,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闪电时放电通道中空气的温度突然加热到17 000℃~28 0000℃之间,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雷电电荷在传导放电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电流。

它能将空气击穿成枝形放电,出现的光亮就是闪电。

闪电的高热致使空气急剧膨胀,形成爆炸的冲击波,爆炸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海德拉摩天大楼其上层是闪电之顶,下层为未来派的超级塔式建筑。

顶部的尖塔蜿蜒曲折,酷似一只水螅。

外壳用石墨烯和一种超级碳材料制成,这种超级碳材料的硬度比钢强200倍,具有极好的导热导电性能。

雷电灾害被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然而科技人员却通过海德拉摩天大楼驾驭雷电,变害为宝。

在闪电攻击时,塔尖的石墨烯外壳能直接从闪电中把难以置信的大量能量引到大楼底部的电池里贮存起来,接着用这种电能通过电解作用从水中电解出氢气,提供源源不断的氢能源。

有趣的是,科技人员之所以把海德拉摩天大楼上层的闪电之顶建造成扭曲形状的塔形,灵感来自于多细胞无脊椎的淡水动物水螅。

(节选自《科学大众》中学生2013年第11 期)16.海德拉摩天大楼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17.画横线处使用了何种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18.画波浪线句子中加点的“可能”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19.科技人员是如何“通过海德拉摩天大楼驾驭雷电,变害为宝”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4分)(四)阅读下面文记叙文,完成20~23题。

(14分)念蒙万夫老师贾平凹1972年我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读书,蒙老师教授现代文学,他穿黑灰的衫子或中山服,蓬着头发,讲授最易进入境界;得意忘我,一笑,嘴挺大,言辞和模样都很幽默。

我总把他和刘建军老师比较,说刘像朱自清,他则是闻一多。

他那时写许多理论文章,论点有棱角,更常常鼓动我们写些稿件,但凡有新奇之处,便多表扬。

他说文章不怕幼稚最怕平庸,我们许多同学的文章就是经他修改后拿去推荐给报刊发表的。

我那时很自卑,写了篇小文章不敢署真名,化名吴胡然,他读了,问谁是吴胡然,我说是我。

他说笑了,说:“你没胡然!”拿到校刊上发表了。

大学三年级,他指导我们写了一本书,很长时间里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那时他在校是两个老师住一个房间,师母带孩子从外县来也没地方住,甚至为此而怄过气,他也为此伤心落泪过。

但一到指导我们写书,就重换了一个人。

在订稿期,他胡子不刮,两眼充血,常常是两个蒸馍一点咸菜算一顿饭。

记得一次完成了得意的一章,他说:“走,老师请客!”我们深夜里上街吃了一次扯面。

他最不喜欢刻板的生活,常要做些很憨的动作和说许多趣话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如果不了解他的学问,谁也看不出他是教授。

他对自己从来不讲究,但却极认真地办理别人托他的事。

我几次在学校碰见一些请教学问的和办什么私事的人,在一旁的人就说:“你去找蒙老师!”蒙老师在中文系是最忙的人。

毕业之后,我练习创作,他已经是知名的文艺批评家。

作协陕西分会在太白开会,会上大家对我的创作说了许多鼓励的话。

那一个晚上,他却叫我一块儿去散步,严肃地指出我创作中的许多不足,要我冷静头脑,扎实创作。

我们在一条窄窄的街道上走过去又走过来,一直到深夜。

那一夜他的胃不好,不停地打嗝儿。

他喜欢喝酒,甚至有些贪,为了他的身体,师母曾严厉限制过他,我们在一起,也劝他少喝。

一次他到我家,我拿了酒敬他,炒几盘小菜,因为他喜欢吃辣,我的小女儿也喜欢吃辣,两个人很快吃完了那盘辣豆腐,他说:“这孩子有个性,和我这个客人抢吃哩!”因为高兴,他喝得多了点,我和他到学校,偏巧遇到师母,问他是不是喝酒了?他当时很尴尬。

师母说:“你老师有胃病,以后不要让他喝酒。

”从此和他在一起很少再敬他酒,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几个朋友在酒桌上还提到他,说今后一定要多劝他少喝。

一个月前,我有事去找他,我们就蹲在校外的马路边上说话。

他气色很不好。

我说:“你近来身体不好吗?”他说:“是不好。

”我说:“你要多保重才是。

”他说:“我有个预感,可能随时就不行了。

”我听了吃了一惊,劝他别这么思想,不要太劳累。

他又谈了许多他主管的作家班的一些事,还谈了他的小女儿,甚至谈到家里的那只猫。

现在蒙老师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做学生的一见面就提到他,眼里充满泪水,尘世真是好人难留。

20.第1段主要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21.文章所写的几个典型事例中,你觉得哪一个最精彩?为什么?(4分)22.蒙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具有哪些主要性格特征?(3分)23.“文章不怕幼稚最怕平庸”,这是蒙老师对学生写作的谆谆教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