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_《玩磁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玩磁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玩磁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教学目标】1、喜欢玩磁铁,对身边的磁现象感兴趣。

2、感知探究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的现象,喜欢运用多种方式探究磁铁的特性。

3、知道磁铁也可以隔着物体也能吸引铁。

4、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体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学生准备:1、准备多种供游戏活动使用的材料。

学生活动材料:①橡皮、硬币(铝镁合金)、积木、粉笔等各种不含铁的物品;②回形针、小铁夹等各种含铁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表演魔术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一个鸡蛋,如果我松手鸡蛋就会掉下来,下面啊我找来一支魔法棒,鸡蛋会乖乖呆在魔法棒上,你们信吗?如果我表演成功,请大家用掌声鼓励我啊!师: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2、揭示课题师:没错,是磁铁,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玩的东西,就让我们一同在玩中去体验磁铁的有趣和神奇吧。

板书课题:玩磁铁二、探究发现活动一:多种多样的磁铁。

师:同学们玩过磁铁吗?生:玩过师:谁来说说玩过什么样的磁铁?生:........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磁铁,教师变磁铁学生仔细观察形状并取名字师:你们取的名字真不错,很形象,为了方便统一,我们把长条形的磁铁叫做条形磁铁。

把弯的像动物蹄子形状的磁铁叫做蹄形磁铁。

把中间有孔的环状磁铁叫做环形磁铁。

师:磁铁可是一个大家族,它的种类多不多呀?那让我们一起通过课件认识一下其他的磁铁宝宝吧。

(出示课件)活动二:玩一玩,有什么发现?--------“钓鱼”(体验磁铁的磁性)。

师:孩子们,那你想知道磁铁的秘密吗?生:想。

师:看,这是什么?(拿出准备好的磁铁)师: 让我们用这个磁铁来玩一个“钓鱼”的游戏好不好?首先我请坐的最端正的2位同学到前面来,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谁钓的鱼最多,谁就获胜。

开始计时。

(教师拍手计时)(一些鱼能钓上来,一些鱼钓不上来。

)师:好,时间到。

找个小裁判来数一数,谁获胜了呢?(小裁判来数)师:恭喜你在“钓鱼”比赛中获得了胜利。

(给获胜的同学奖励)师:那我来采访一下输掉一方的孩子,能说说你为什么输了吗?是动作太慢吗?生:我盒子里的小球钓不上来。

师:谁想替他试试?师:问题出在哪里呢?看看这两个盒子里的小球,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个盒子里的小球上面有螺丝钉。

这个盒子里的没有。

师:原来是这样啊,螺丝钉是什么做成的呢?生:铁。

(板书:铁)师:这说明磁铁能够吸引铁,所以磁铁被人们称为“吸铁石”。

师:刚才的“钓鱼”游戏说明磁铁可以吸引铁这个结论,正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体验一下呢?师:看,这回啊,有更多的物品到了盒子里面。

(多媒体展示:向学生出示不同材质的材料)师:孩子们,你们先来猜一猜,屏幕上的这些物品中哪些会被磁铁钓上来呢?钓不上来的有哪些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猜测(用手势做判断,钓上的打“√”,钓不上的打“×”师按照学生意见在屏幕上分类。

)师:看来,同学们对其中的一些物品的意见不统一,那老师先把这些不确定的物品画个圆圈。

到底你们的猜测是不是准确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场“钓鱼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钓的鱼最多、最快。

(哪组做完以端正的坐姿告诉我)游戏规则:把钓上来的“鱼”放在盒子外面摆放整齐,钓不上来的“鱼”就留在盒子里面。

游戏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把东西掉落到地上,以免损坏。

(出示课件)师:好,比赛开始。

学生游戏(师巡视)师:这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就请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钓到的“鱼”都有哪些呢?哪些钓不上来呢?生交流: 钓上的有铁夹、回形针钓不上来的有塑料尺、橡皮、积木、硬币(铝镁合金)、。

师:游戏的结果和我们之前猜想的一样吗?指出有游戏结果出入的东西。

师:看来,猜想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还得动手试试看才行。

师:孩子们,请你再认真观察一下,磁铁宝宝钓到这些“鱼”有什么相同点呢?生:它们都是铁做成的。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进一步证实了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成的。

师:刚才我们游戏时发现硬币能钓上来吗?生:钓不上来。

师:真的吗?来看看这个。

(师演示)师:呀,为什么这个硬币可以吸到呢?这是因为这个硬币的材质里面含有一种叫做“镍”的物质。

所以磁铁不但能吸引铁,它还能吸引“镍”(板书:镍)活动三: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师:通过玩磁铁老师发现咱班孩子真聪明,老师啊今天还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帮助我解决吗?我不小心将一枚曲别针掉进了水里,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在不将杯子倒过来,又不接触水的情况下把曲别针取出来吗?(学生讨论交流)生:用磁铁吸。

师:这个办法好,谁来试一试?(教师找学生尝试操作。

)师:哇,磁铁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能隔着玻璃把曲别针吸上来。

想不想再来体验一下磁铁的这个神奇功能?模仿活动手册的做法,一边做一边填手册。

师总结:刚才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了,磁铁不但能直接吸引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当磁铁隔得物体太厚或太远时,磁铁的磁性就减弱了,甚至吸不到回形针了。

这说明磁铁的磁性是有限度的。

三、拓展活动活动四: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磁铁找“朋友”)师:看来呀,磁铁和铁真是一对亲密的“好朋友”,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铁制成的呢?让我们在自己的周围找一找吧。

(选一组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找一找)生自由活动全班交流师:看来,我们教室里的铁制品还真不少,可惜我们教室的空间太有限了,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磁铁在家中找一找,哪些物品是用铁做成的。

把你的发现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引领提升师:磁铁在生活中除了可以检验哪些物体是不是铁质的,它还有哪些作用呢?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磁铁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播放动画)师:磁铁的用处是不是很广泛呀,合理的应用磁铁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其实,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课堂,其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

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发现。

从现在起埋下科学探究的种子,相信将来这棵科学之树必定会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玩磁铁》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稚气未脱,对大千世界的求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些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

我努力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与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

学生对“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在课前有了一定前概念认识。

而且经过对磁铁信息的收集整理,学生在玩磁铁的过程中已逐渐认识到磁铁的部分特征,但也可能会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不能吸引哪些物质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有的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引金属,有的则认为吸引铁,所以会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已有的认识做较为科学的梳理。

通过用磁铁玩游戏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中的宽松和愉悦。

通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培植适宜的土壤。

引导学生通过梳理自己的发现,从而整理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及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质物体这一概念。

以上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玩磁铁》效果分析一、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课堂教学中我努力的做到师生和谐,以期唤起学生情感的投入,使师生始终有一种愉悦的心理,处于一种积极自由的和谐状态。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调动他们学习的欲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

有道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学习的原动力。

所以,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就引出吸气呼气实验,把学生拉入课堂,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学习,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

三、重视课堂设计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才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本课中,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我设计了各种活动,有实验活动,有探究分享,有排序游戏,有微课解析,形式多样,学生兴趣盎然。

总而言之,课堂情感气氛浓厚,学生积极热情,师生配合默契,学习效果良好。

《玩磁铁》教材分析新教材这五个单元知识体系是一步步递增的,串联的,第三单元的导向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科学课的认知范畴之后,进一步体验了第二单元的《我们怎么知道》利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的实践活动,很自然的过渡到第三单元《玩中学》有具体定位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始,玩磁铁一课的设计就是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生活体验和前概念上升到科学探究的一个层面,从而潜移默化的将科学探究无痕迹的进行过渡和体验。

可以说,玩磁铁一课是小学生真正意义上进行科学探究的引路课。

旨在突出在玩中学营造出的探究方法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完成后面继续的探究过程,玩彩泥、玩小车、分类等科学探究的体验和实践,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可以说是初步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玩中发现科学探究无非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将来更深入的探究打下基础。

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认一认;活动二:玩一玩;活动三:试一试;活动四:找一找。

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导向目标和达成度,和学生学习目标是吻合的,是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前提来设计的,符合课标的目标和要求。

《玩磁铁》测评练习1、连一连:2、选一选:3、画一画:磁铁吸引曲别针数量最多,请在图下面画“”吸引曲别针数量最少,画“《玩磁铁》课后反思《玩磁铁》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当初之所以选这一课,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而且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且他们对此内容也比较感兴趣;另外,本节中的实验有一定的探究性,可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同时也会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而这些新的发现又可以运用到生活当中。

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

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观看魔术引出探究对象首先我采用了魔术的方式,引出课题二、引导观察,培养观察习惯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

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材料准备,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

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磁铁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发现磁铁发现了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