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免疫学总复习重点,强力推荐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总复习重点,强力推荐ppt课件
▪ 激活补体作用最强 ▪ 天然抗体为IgM
3. IgA: ▪ 血清型IgA(单体)和分泌型IgA(二聚体)
▪ 参与呼吸道、消化道等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黏膜免疫 4. IgD:血清型功能不清;膜型为BCR的重要组成成分,是B细胞分化发育
成熟的标志 5. IgE:
▪ 血清含量最少 ▪ 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参与I型超敏反应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 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完整版课件
2
免疫学的三要素: 抗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
抗原:是免疫应答的原因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的执行者,其组成为: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及淋巴结. 免疫细胞- T细胞、B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等。 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的具体过程, 为免疫的中心内容。
完整版课件
3
第二章 抗原
1.抗原的概念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 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 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完整版课件
4
2. 抗原的两个基本性质
▪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和效应T淋巴细胞;
▪ 抗原性 antigenicity, 也称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
▪ 与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完整版课件
12
第五章 补 体 系 统
完整版课件
13
补体的生物
学作用
1.CDC 2.调理 3.引起炎症反 应: 趋化 激肽样作用 过敏毒素
完整版课件
14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4. C3b参与 免疫复合
物的清除。
5. 参与免疫 调节
(C3b+CR1) (C3d+CR2)
完整版课件
15
复杂性:多样性 ;重叠性;双向性 ;网络性;抑制性调节。
完整版课件
16
第八章 MHC 分子
经典的HLA-I/II类抗原
1.分子结构 (1)肽结合区 (2)Ig样区 (3)跨膜区 (4)胞浆区 2.组织分布
完整版课件
17
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1.抗原递呈
MHC分子的抗原结合凹槽选择性结合抗原肽 →形成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
免疫细胞产生 、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2.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
▪ 成熟T/B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
▪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 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参与 局部免疫应答、口服耐受和分泌SIgA.
3.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
→以MHC限制性的方式供T细胞识别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2.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
双识别及限制抗原递呈的细胞类型
3.由抗原提呈衍生的其他功能
* 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
* 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 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完整版课件
18
第九章 免疫细胞
1.概念:阴性选择、阳性选择 2.T淋巴细胞: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过程及其意义 ▪T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 ▪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3.B淋巴细胞 ▪B细胞分化发育 ▪B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 ▪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4.自然杀伤细胞: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 ▪KAR(NKR-P1)和KIR ▪杀伤机制:穿孔素/颗粒酶、Fas/FasL、ADCC、细胞因子
-能与所产生的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
3.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 具备上述两种基本性质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 只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
抗原hapten.半抗原与适当的载体结合即可成为完全
抗原.
完整版课件
5
第一节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化学性质
分子大小、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特殊的化学基团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
3) 介导I型超敏反应
• 穿过胎盘和粘膜:
IgG通过胎盘;sIgA穿过粘完整膜版课件
11
五种免疫球蛋白特性
1. IgG: ▪ 血清含量最高
▪ 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 调理、ADCC、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 通过胎盘
2. IgM: ▪ 分子量最大
▪ 初次免疫应答早期出现的抗体
(二)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异物性 、适当的进入途径
(三)其它因素
1. 分子易近性;2. 抗原物质的物理性状
3. 佐剂;
4. 机体遗传因素
完整版课件
6
第二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抗原
一、抗原特异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抗原决定基(表位)
二、交叉抗原及其意义 1. 抗原异质性与共同决定基 2.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的意义
静脉处穿越HEV 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完整版课件
9
Fab段
铰链区
补体结合位点
Fc段
(ADCC、调理)
高变区,CDR 可变区
稳定区
完整版课件
10
C 区的功能
• 激活补体: IgM、IgG1-3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聚合的IgA和IgG4 激活补体旁路
• 与细胞表面FcR结合: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促吞噬;
完整版课件
19
完整版课件
20
T细胞亚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阐明发病机理、诊断(排除干扰、方便诊断)、 诱导针对难制备抗原的免疫应答
完整版课件
7
TD抗原与TI抗原特性比较
T细胞辅助 抗体类型 细胞免疫 免疫记忆 表位性质
TD抗原 需要 IgG 常引起 有 T、B细胞表位
完整版课件
TI抗原 不需要 IgM 不引起
无 B细胞表位
8
第三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1.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功能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理化特性:细胞因子是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分子量蛋白或多肽,约880kD。
高效性:pmol水平(10-9~12g/ml)即可显示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局部性:以自分泌(autocrine)和旁分泌(paracrine)形式发 挥效应。主要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和邻近的细胞。
短暂性:半衰期短,合成过程受到严密调控。
免疫学总复习
完整版课件
1
第一章 1.免疫的概念: 免疫学的基本内容
“ 免疫---是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反应 ”
2. 免疫的三个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免疫防御 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稳定: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该功能异常时, 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