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建议

2012.No10103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积累现成知识,而是充分运用认知过程来感觉现象,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将知识通过“内化”转变为能力。

这样,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向主动探索知识的地位转化。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具有重要的教学功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由于学生自身基础差、学校及教师重视不够、实验器材匮乏等原因,使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做一些探讨。

1 存在的问题1.1 学生本身因素的影响(1)农村学生接触信息的条件差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丰富的语言材料相脱节、学生阅读量少,多数孩子从没去过图书馆,多数家中没有电脑,课外阅读书籍几乎没有,即使家中有电视也是去看一些电影或电视剧一类的。

造成学生知识贫乏,语言表达与概括能力差,缺少理解力,而物理教学课改要求又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学习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更是吃力。

(2)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各往往依赖教师的引导才观察,思维简单、单向、结构不完善,抓不住事物发展的本质。

偏向于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在探索过程中很难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具体和系统化物理概念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1.2 学校及教师因素的影响(1)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有些学校和教师不重视物理知识,只重视笔试,对实践能力要求不高,对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够。

认为有的实验做不做无所谓,就是连学生分组实验也是能推就推。

故而出现黑板上讲“实验”,纸上做“实验”的现象。

更有高级一点的教师则通过FLASH动画做“做”实验,却绝不动手或亲手做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理由是“实验有风险,可能测不出理想的数据”,而FLASH动画则不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数据要多高级有多“理想”,画出的实验图像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省时、省力、省心,三省在手,何乐而不为乎?(2)学校要求不严,缺乏相应的配套的实验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让教师有机可乘,削弱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缺乏相应专业支持。

很多农村初中实验管理人员专业的少,兼职的多,随意性大。

实验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实验教员主动性欠缺相互推诿,其次易耗品不能及时补充,给开展实验增加难度。

有些学校的物理教师不是本专业的,缺乏正规的实验技能训练,他们对实验教学的任务要求不明确,对仪器性能不了解,对实验操作规程不熟悉,从而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建议代新华(重庆市合川区渭沱中学)1.3 硬件因素的影响(1)学校投入资金有限,实验设备不齐全。

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器材一大部分都是十几年前购置的,还有一部分是乡镇撤校时合并过来的,它们大都比较老旧,有些已发霉生锈。

(2)学校实验设备陈旧,更新速度与教材的改革不同步。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材近几年做了很大的调整,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已经无法与教材实验相匹配,并且有的仪器配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标准,根本不能开全所有的初中物理实验,出现了想做实验而做不了的情况。

2 对当前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2.1 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1)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自己的摸索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实验的各种表现、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异想天开的想法、标新立异的思路都要作出恰当的、积极的评价。

物理实验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明白的,老师就不该讲;凡是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老师就不该告诉;凡是学生自己能动手去做的实验,老师就不该代替学生去演示。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开放实验室。

鉴于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物理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物理实验研究的场所,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经常开放实验室。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望,有些学生则动手能力不强,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做不成功,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位置。

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施展身手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便利。

2.2 转观念,努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理念(1) 积极采取探究式实验教学传统观念重理论,轻技术。

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那种讲理论讲实验,追求考试分数的教学模式已没有真实的现实意义。

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高水平低能力,难找工作,其原因就是专业不精,创新实践能力不强,是中学阶段追求分数的必然产物。

所以我们要把探究创新实践能力放在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探索出能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提高技能、掌握真本领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

十年寒窗苦读,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却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中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师的己任。

纵观历史上许多重大成果,大2012.No1010摘 要 当前中国教育日趋大众化, 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努力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入手,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层次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文学表达等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形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

其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成就,并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现代文学部分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突出作家作品,收录了包括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老舍、沈从文、艾青、孙犁等30位作家及代表作品;当代文学部分以文学史为框架,突出作家作品,包括新中国时期的文学、文革时期的文学、新时期的文学和后新时期的文学四部分。

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

它是把现代和当代合为一个板块,把史料和作家、作品介绍揉进一本教材,这就给教学带来了难度。

笔者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就如何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判断和把握事物的认知能力,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树立科学的文学史观一部中国现代史,是一部民族的苦难史和阶级的压迫史,也是一部民族解放史和阶级斗争史。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艺术再现,中国当代文学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形象记录。

既要让学生看到作家作品所反映的特定历史浅析新形势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李德勇(万州广播电视大学)时期的社会风云,还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家作品所建构的艺术世界,进而窥见作家创作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搏,在解读文学史的同时,解读人的心灵史,解读由共性和个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构成的人性的存在史。

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文学史观。

还原历史场景,尊重历史事实。

既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当代人视角解读历史,又不能机械地用当代人的评判标准苛求前人,实事求是地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定性定位,从而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

 让学生进入历史并不等于沉溺于历史,还要让学生跳出历史回到当代,站在当代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判断。

如毛泽东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这在当时是正确的,因为工农兵占人民的绝大多数,是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把文艺服务的侧重点向他们倾斜完全是应该的,这样提有利于抗战。

然而,这种提法拿到现在显然过时,因为现在是和平建设年代,文艺的服务面应该更宽,所以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学生通过历史——当代——再历史——再当代反复的思维转换过程,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文学现象终于有了全面的、科学的把握。

类似这样的教学难点,只有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能破解,破解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过程。

2 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学习中国当代文学, 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都是科学家年轻时当学徒从事手工操作,获取了实践知识,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

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以学习考试为中心得观念,把实验课变为问题探究、研究课题、项目设计等,而不是实验的验证,力求将技术、实践、创造在每一节物理课上渗透。

教师要明确物理课堂探究的目的,重要的不是获得某一项具体的结果,而是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就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学校实验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学校应加大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力度,制定规范的实验课制度,对实验教师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促进实验教师的工作。

同时注重实验的有效性的肯定和指导,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其次实验室要有专人管理,不仅要管好器材,还有明确其责任是配合实验教师更加有效地完成实验教学,对实验管理人员的考评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教学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2.3 夯硬件,努力改善物理实验条件(1)积极寻求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设备、设施的投入和支持。

(2)开发低成本的实验。

《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

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农村初中物理实验器材严重匮乏的现状。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教学缺少实验就缺少物理的意义。

加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