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阅读下列材料,然后作文。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人在关心着我们,哪怕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我们的爱,但我们能否体会得到呢?我们是否理解呢?爱像无形的空气,永远环绕在我们的身边,需要细细地去感受。
只要用心,我们就能感受到日日夜夜流淌的爱之涓流;只有用心,我们才能读懂那只言片语中蕴涵的脉脉深情。
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我读懂了母爱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唱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最常背的诗是《游子吟》。
那时,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母爱一定是那样温柔细腻、无微不至的。
于是,跌倒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声大哭,等着妈妈的搀扶;遇到困难时,我会用无助的眼光看着妈妈,等待妈妈的帮助;学溜冰时,我总是希望妈妈拉着我……但每一次,我都是事与愿违。
跌倒时,妈妈只会淡淡地说一句:“这有什么,自己爬起来。
”遇到困难时,妈妈甚至都不会安慰我一下;溜冰,我更是独立迈开第一步的……每当这时,我总会生气地想:哼,对我这么冷酷,她一定不爱我。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想法在我的脑子里变得根深蒂固。
于是,我开始和妈妈唱反
腔:她说东,我偏说西……尽管明知道妈妈是对的。
看到妈妈失望的神情,我总是装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反正,你不爱我。
就这样,一直到了那年春节——
正月初三那天,爸爸妈妈有事必须出去。
由于前一天晚上吃多了,我有点积食,只好一个人留在家里。
躺在床上,我昏昏沉沉的,胃里一阵阵痉挛,真难受啊!我挣扎着起了床,倒了杯水,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
“叮铃铃……”电话铃急促地响了,我无力地拿起话筒,里面传来妈妈的声音:“莹莹,怎么样了?”“还好。
”“要多喝点水,不能吃东西。
好了,你休息吧。
”我懒懒地挂上电话,打开电视看了起来。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电话又响了起来,还是妈妈的。
拿起电话,又传来妈妈关切的话语。
这样的电话每隔一小时就会响起一次,电话被我拿起,放下,放下,又拿起……听着内容几乎一样的电话,我却没有厌烦,渐渐地,一股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身体的不适感也慢慢消失了。
床头柜上,摆放着我和妈妈的合影,妈妈抱着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看着看着,从小到大,妈妈对我的关爱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每晚睡觉前给我读童话故事,每天上学前的叮咛;送我学钢琴,陪我打篮球,带我去旅游……我的成绩优秀,十多篇文章发表在了省市级的报刊杂志上,这其中都有妈妈点点滴滴的汗水啊!我跌倒了,妈妈让我自己起
来,这是要我学会坚强;遇到困难,妈妈不帮我,这是要我学会独立……这也是爱啊!
我终于读懂了母爱。
母爱就是你跌倒时激励的话语,母爱就是你遇到困难时鼓励的眼神,母爱就是你生病时焦急的表情……
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就是沐浴在母爱里。
【考点】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爱的外延很广,有父爱、母爱、师爱、友爱……亲情如海一般广阔,友爱如玉一般纯洁……我们既可以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某一个人,如爷爷、母亲、同学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每个人。
在确定描写对象后,我们可以从其中几个角度选材,用横向并列展开的方式,写一篇内容饱满的散文;也可以巧设悬念,一波三折,或者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写一篇动人心弦的小说;还可以用访谈、日记体、书信体等形式来写,只有在文体上大胆创新,夺人眼球。
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瞬间,学会提炼其中有价值的成分,然后用思想和感情来组合它们,我们将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就深藏着许多感人故事。
【点评】话题作文作为近年来一种崭新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和作文考试
形式,它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同学的自主创作,让同学们在同一话题下,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陈述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感受。
跟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它尊重了创作的
主体,显得更具科学性和人文性,写好话题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们同学只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全面认真的写作实践,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