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注释】
①陈康肃公:陈尧咨,字嘉谟,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善射,自号小由基,能百步穿杨。②自矜(jīn斤):自夸。③释担:放下担子。④睨(n匿)之:斜着眼睛看他射。⑤斫(zhu卓)轮:见《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故事
。⑥孙何、孙仅:二人均是宋太宗时进士。⑦秦帝:秦始皇。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明皇:唐玄宗。他曾在骊山上建造温泉宫。⑧朱衣:唐贞观四年规定四品、五品文官的服色为朱色。这里是说由高品级的宫廷服役人员导引。⑨卒得不闻:终于没有被真宗知道。⑩钱思公: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从其父归宋后,官至使相,卒谥思。西洛:西京洛阳。洛阳在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之西,为北宋西京。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尹洙、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小说:在中国古代指神话传说、志怪志人、传奇讲史、杂言琐记之类的作品,与今天小说概念不同。谢希深:谢绛,字希深,宋仁宗时历任知州、知制诰。欧阳修友人。宋公垂:宋绶,字公垂,宋仁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家多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史院:史馆,宋代史馆称为国史实录院,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属翰林院。琅(1ng郎)然:读书声清朗响亮。属思:构思命意,撰写文章。三司:宋朝主管财经的机构。田元均:田况,字元均,宋仁宗庆历年间任三司使。
第一则卖油翁的故事,说明人们熟知的熟能生巧的道理。作品中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善射箭,以能够百步穿杨自觉了不起的陈尧咨,一个是走街串巷,酌油熟练的卖油翁。写陈尧咨,主要突出写其思想变化,写卖油翁则侧重表现其对事物的见解。
,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杀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
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欧阳修(10071072) 字号: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个人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
家、史学家和诗人,是宋朝第一个在散文
、诗、词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的杰出作家,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1】
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⑦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①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②林霏:山林间的雾气。暝:昏暗。
③负者:以背负物的人。涂:同途。伛偻(yǔ_lǚ):弯腰曲背。指老者。

孙何、孙仅⑥俱以能文驰名一时。仅为陕西转运使,作《骊山诗》二篇,其后篇有云秦帝墓成陈胜起,明皇宫就禄山来⑦。时方建玉清昭应宫,有恶仅者欲中伤之,因录其诗以进。真宗读前篇云:朱衣⑧吏引上骊山,遽曰:仅,小器也,此何足夸!遂弃不读。而陈胜、禄山之语,卒得不得闻⑨,人以为幸也。

钱思公⑩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④。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⑤。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⑥。
④蔌(s):菜蔬。前陈:摆列于前。
⑤觥(gōng):酒器。筹:饮酒时用来计胜负的筹码。意谓饮宴时酒杯和酒筹交相错杂。
⑥颓:神情颓靡的样子,形容醉态。
⑦阴翳(y):指树林茂密遮蔽成荫。
【赏析】
本文是欧阳修散文的名篇之一。全文通过写景、写人,描绘出一幅太平盛世、官民同乐的谐和图景,从而表达了作者的生活和社会理想,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治理滁州的政绩和才干。同时也寄托了其被贬后放情山水、外似超然实则郁愤的心情。
【赏析】
《归田录》共二卷,是欧阳修的笔记集。成书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当时作者辞去参知政事,仅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以《归田》为名,表示了作者希望及早引退,远离官场祸患的愿望。
笔记这种文体,是宋代特别繁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们较全面地反映了有宋一代的时代风貌,文字也大多生动活泼,富于趣味性。《归田录》是其中较早出现的一部书。书中追记朝野遗闻轶事,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欧公从容不迫的行文风格,不但可以增广知识,有些还颇具启发教育意义。此处因篇幅限制,仅撷取四篇加以品读。
全文可分四段。首先交代醉翁亭方位和命名由来,段末点出乐字贯穿全文。次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又以乐亦无穷承上启下。再写山中游人之多及亭中饮宴盛况,摆脱凡俗,各尽其乐。末写醉归之乐,在知与不知的映照中,衬托出作者乐其乐的愉悦心境。
【2】
归田录
【原文】

陈康肃公①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②。尝射於家圃,有卖油翁释担③而立,睨之④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⑤者何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