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

第六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

2、按用途分为:生产设备、实验试验设备、检验 设备、特种设备等。
3、按适用性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
6.1.1设备管理概念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 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 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 全过程的科学型管理,设备的全过程是指从规划、 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 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
4、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设备投资效益是指全部的产出与其投入之比。提 高设备投资效益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行设备的综合 管理。首先要在正确的投资决策,采用优化的设 备购置方案。其次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加强 技术经济管理,既保证设备在使用阶段充分发挥 效能,创造最佳的产出,又能实现最经济的寿命 周期费用。
6.1.4设备管理意义 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2、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3、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 4、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3、设备定额管理:企业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 的一种数量标准,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 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任务所规定 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量。
6.1.4设备管理意义
1、设备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 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 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品种,降低生产成 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 济效益。
6.1.5设备管理内容 1、设备凭证管理 2、设备数据管理 3、设备定额管理 4、设备档案管理 5、设备资料管理 6、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1、设备凭证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 中,用于记录设备管理和技术活动,以及经济核 算,并明确管理各方责任的书面证明,就是设备 管理凭证。
2、设备数据管理:是指通过对数据收集、处理加 工和解释,使其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它 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排序、检索、修改、 存储、传输、计算、输出(报表或图形)等这一 整个过程。设备数据,主要指设备管理与维修领 域内所产生的数据。
2、保证设备完好
通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适时检修使设备保持 完好状态,随时可以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投入正 常运行,完成生产任务。设备完好一般包括:设 备零部件、附件齐全,运转正常等。行业、企业 应当制定关于设备完好的具体标注,使操作人员 和维修人员有章可循。
3、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设备效能是指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功能。设备效能 的含义不仅包括单位时间内生产能力的大小,也 包括适应多品种生产的能力。
6.1.4设备管理意义
2、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 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连、现场管理等等。 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企业内功的强弱。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 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 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 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6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
主讲:付凯欣
6.1.1设备概念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可靠、 安全、高效、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加强设备管 理,能使交通运输企业节约成本、降低投入、提 高生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设备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重要性分为:关键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 备、辅助设备。
6.1.4设备管理意义
3、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
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 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根据有关安 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 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 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 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 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 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6.1.4设备管理意义
4、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 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 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 突出的地位。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 个重要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 的生产效率,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 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 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加强设备 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 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
为使每项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 资效益,设备管理需满足以下条件:
1、正确地选购设备 2、保证设备完好 3、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4、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正确地选购设备
要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对设备 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合理选购设备。有关 部门要紧密配合、掌握国内外技术发展动向、收 集技术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设备的规格、性能、 用途、效率、动力、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可靠 性、维修性等,以及经济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 该设备的产品市场情况、设备价格、运费、相应 的配套工程投资、安装费用、维修人员和操作人 员的培训费等。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性能和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 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 设备的经济管理。
6.1.3设备管理任务
设备运动过程可分为两种状态,即设备的物资运 动形态和资金运动形态。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 是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 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 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对这个过 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金运动 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 收益以及更新改造措施和运用等,对这个过程的 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