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及脊髓影像学

脊柱及脊髓影像学

• 2、椎间隙:呈宽度均匀的横行半透 明影,它含有椎间盘(纤维环和髓 核)和透明软骨。
• 3、椎旁软组织:与椎间隙一样呈半 透明影。含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等。
颈 椎
胸 椎
腰 椎
脊椎的正常CT表现
• 椎体由薄层皮质骨包绕的松质骨构成 • 呈后缘向前凹的圆形。 • 椎体、椎弓根和椎板构成椎管的骨环,环
的两侧为横突,后方为棘突 • 黄韧带厚约2-4mm • 椎管中央为硬膜囊 • 椎体间可见椎间盘(纤维环+髓核)
16
17
脊髓和脊椎的正常MRI表现
(一)椎体骨髓(骨松质)
(骨髓中因含大量的水和脂肪组织) T1加权像 高信号; T2加权像 信号减弱(较脑脊液信号低); 梯度回波椎体为低信号。
18
脊髓和脊椎的正常MRI表现
22
23
24
25
26
常见解剖变异
• (一)脊椎裂:系两椎弓未融合,常见 于腰4、5,骶1、2。
• (二)骶椎腰化或腰椎骶化:骶椎腰化 一般指第一骶椎从骶骨分离而出,形似 腰椎。腰椎骶化一般指第五腰椎与骶骨 完全或部分融合,似骶椎。
• (三)椎体融合:指两个以上椎体肿也可引起脊髓增大,脊髓血管畸形亦可造成脊 髓增粗并迂曲、粗大血管影。
2.脊髓变小:脊髓空洞症时见髓内之囊腔扩大,脊髓实质
萎缩变小(薄)。可累及全部或局部脊髓。
3.脊髓大小正常:脊髓炎症、脱髓鞘、缺血或脊髓空洞
有时可见 脊髓形态、大小正常,而信号异常或囊腔。
4.脊髓位置异常:椎管内占位灶时脊髓受挤压、偏移、
7
一.脊柱、脊髓的正常解剖
1、脊柱位于人体躯干的后部中央。 脊椎(C-7、T-12、L-5、S-5、Co- 1—5)、 椎间盘、椎间关节、椎旁韧带构成。
2、脊髓位于蛛网膜下腔内, 两个膨大: 颈、腰。其脊髓圆锥在胸11——12平面膨大
明显,脊髓圆锥末端平腰1——2(L1平面)椎平面。
颈髓上连脑干,脊髓圆锥向下移行为纤维性 终丝。沿髓圆锥下行的马尾神经根紧凑的聚集成腹侧及背侧神经束。
• (四)、第2颈椎 • 幼儿期齿状突可分裂、在齿状突与椎体
间可为软骨结合,X线表现为横行透亮线, 勿认为骨折。
28
S1隐性脊柱裂
胸 腰 椎 隐 裂

( 腰
椎 正
5
脊 柱 裂
常 变 异
阻滞椎
脊椎骨基本病变
• 一、骨密度改变 • 1、骨质稀疏 • 2、骨质软化 • 3、骨质破坏 • 4、骨质硬化
• 优势:多方位成像 • 脊髓水成像具有明显优势 • 常规扫描序列: • 矢状位:T1WI、T2WI、STIR • 横断位T2WI • 根据需要选用增强扫描
5
脊髓影像检查方法比较
(MR>CT>脊髓造影>X线平片) MRI能清楚显示脊髓及其周围结构,对椎间盘 的形态结构也清晰显示。
6
脊柱与脊髓正常影像学表现
4.脂肪:T1高、T2较高信号。
5.流空效应:T1与T2像均应低信号或无信号。 6.水肿:为长T1、长T2信号。 8.病变强化:肿瘤强化可为均一、不均;明显、不明显;
非肿瘤性占位病变无强化,但炎性病变可发生不规则强化
35
(二)脊髓病变的基本征象
MRI可直接显示脊髓
1.脊髓增大:脊髓空洞症多于肿瘤。脊柱外伤致脊髓血肿、
右斜位。
3
• 二、CT检查
• 根据病变范围及可能性质,常规选用横 断位扫描,再加以矢状位、冠状位及斜 位重建。
• 图像常规选用骨窗及软组织窗。 • 平扫发现软组织或骨病变,需进一步增
强扫描定性
4
三、MRI检查 MRI是检查骨与软组织疾病的重要方法, 对软组织、韧带、肌腱、软骨、骨髓优 势明显;对钙化及细小骨化显示欠佳
脊柱及脊髓影像学诊断
四川省卫生康复技术学院影像教研室
1
教学重点
掌握内容:
• 一、脊柱及脊髓的基本表现及病理表现 • 二、脊柱及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 三、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表现
• 熟悉:
• 一、脊柱及脊髓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二、脊椎脓肿的影像学表现
脊椎影像学检查技术
• 一、X线检查 • 常规摄片要有正侧位,再根据需要加左、
33
• 二、骨大小和形态的改变 • 三、周围软组织改变 • 1、软组织肿胀 • 2、软组织积气 • 3、软组织肿块 • 4、软组织内钙化和骨化
34
基本病理MRI表现
(一)椎管内病变的基本征象
1.囊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 2.出血:根据出血时间不同信号各异,亚急性期均为高信 号 3.钙化:各序列为低信号
变形;脊髓栓系时圆锥部变细小、位置下移等。
36
• 脊柱与脊髓损伤
• 脊柱骨折分为:
• 1、脊椎骨折
• (1)压缩性骨折:表现为椎体前侧上部终板
塌陷,皮质断裂,椎体呈楔形。
• (2)爆裂性骨折:上部及下部终板粉碎骨折
,骨片突入椎管。
• (3)安全带骨折:
• (4)骨折-脱位:75%致神经损伤;平片示椎
20
(四)脊髓的正常MRI表现:
1. 脊髓与神经根呈中等信号;
2. 矢状位脊髓中央有时可见纵行线状T2高信号影为中 央管,T1加权像不易显示,扩大时可以显示。
3. 脊髓灰质在横断面上呈“H”形或蝴蝶状,周围是 白质束。“H”形中间的灰质联合在中央管的前方或后方 横过。
21
(五)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呈: T1WI 低信号 T2WI 高信号
(二)椎间盘
T1加权像 低信号; T2加权像 纤维环低信号,其余为高信 号。 随年龄增长,T2WI上椎间盘信号有所减低。
19
脊髓和脊椎的正常MRI表现
(三)韧带 包括: 椎体前面:前纵韧带 椎体后面:后纵韧带 椎管内背面两侧:黄韧带 棘突间:棘间韧带 棘突后方:棘上韧带 T1加权像及T2加权均呈低信号。
体脱位、关节突交锁,常伴骨折。
• 2、寰枢椎损伤 • (1)寰枢关节脱位: • 侧位X片:寰椎后结节与寰椎棘突的距离大
于3mm以上 • 张口位:寰枢椎骨突关节间距两侧不对称 • (2)寰椎骨折:较少见
8
正常脊椎X线表现
脊柱
(一)解剖脊柱含脊椎、椎间盘和周 围的韧带、肌肉、关节囊。
(二)X线表现
1、脊椎:(1)椎体:似长方形,外 为骨密质,内为骨松质、密度均匀,边 界光滑。椎体上下缘致密呈条状,称终 板。
• (2)椎弓由椎弓根和椎板组成,并 有一个棘突,成对的上下关节突 (含脊椎间小关节)和横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