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心得体会分享
篇一:关于风光摄影的一些体会
关于风光摄影的一些体会
往往摄影爱好者们看到美丽的风景照片都会问“拍这张照片
你等了多久?”,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照片就像绘画、音乐或者
文学一样,所表达的是创意者的一份构思,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
实物成像基础上,如果说画面里的景色和光线配合得比较理想,
像这样构思的照片一定是“等”出来的。
对于风光摄影,是“先
有意念,还是就地构思取自现成”这个问题的不同的摄影者有不
同的观念。
【风光摄影中的“等”】
静物或是广告的拍摄可以由摄影者自己摆布,建立在实物成
像基础上的摄影必须要有客观人物或环境的存在。
唯有在现场的
观察和启发下,摄影者才能拍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这是摄影和其
它艺术媒体之间最大的差异。
在其它任何艺术媒体里,不论是绘画、音乐、雕刻、甚至文学创作、创意者都可以发挥白己的能力,把既有的构思表达在他的作品上。
但是,如果摄影者想把已经存
在于他思维里的概念表现在照片上,即使他等了很久,足以表达
他这份概念的景物,也不一定就会顺他的意念出现在眼前。
这个
情况就像一则笑话里所说的,“想请的客人一个都没来,不请自
来的人却坐上了一桌。
”一个摄影者可能同样会觉得苦闷,想等
的情况久候不至,没有意料到的却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搞得自己
手忙脚
乱。
要改变这种情况发生所带来的苦闷,就是在于摄影发现
性的发挥。
【风光摄影的瞬间性】
摄影常被称作是“瞬间的艺术”,这不仅因为拍下来的照片
所记录的只是快门开放那一瞬间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带来
启发的题材,从它的发生、发展直至消失,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
瞬间。
也正因为这一份认识,我常觉得摄影者的发挥可以用曹植
的“七步诗”来比拟。
历史上,曹植在他哥哥
逼迫下,要在七步内写出一首能够叙说他们兄弟之间矛盾的
诗,但却又不能在诗里正面提出这种矛盾。
在摄影的瞬间上,从情况一旦发生在眼前,到它为我们带来
启发,进而考虑如何把这份感觉表达在画面上,再开始操作和拍摄,直至情况的消失,整个过程有时可能比走七步所花的时间还
要来得短。
对于一个从事人文社会题材拍摄的摄影者来说,所谓“抢镜头”已经是一般人都认识到的需要。
用“七步诗”来比喻这份追
求似乎还说得过去,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风光摄影是拍摄静态
的题材,尽管天有不测风云,但是总会等来“雨过天睛”的时候,假如要使得一张照片里景色和光影结合得比较理想,那就只有去“等”了。
篇二:摄影心得体会
摄影心得体会
我是一个热爱摄影的人。
摄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艺术门类,
一张张动人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种直接了当,但又发
人深思的表达方式备受人们喜爱,我也不例外,想通过这种方式
表达我自己的内心情感和艺术情怀。
喜欢摄影,很简单的是因为
它能记录下动人的瞬间,能在以后的日子久久回味当时按下快门
的情景、心境。
但是摄影并不等于照相,摄影是倾注你的情感于
照片上,每按一下快门都应该思考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它的
意义,如何运用手中仅有的工具去表达你心中想表现的东西。
我
佩服一名摄影师会有洞察事物实质的观察能力,纯属的技巧与不
断累积的经验等。
所以我想向这个一位摄影师的能力靠近,上完
这个摄影基础选修的时候,学到的并只是快门、光圈、感光度等
名称及意义,学到不只是操作相机的技巧、经典构图方法,而是
学习培养一颗习惯观察的心,把自己比作一部相机,用静止的眼
光留意这个大千世界的美丽,宏观、微观。
从选修课中了解到相机的发展历史,过去摄影的成本不是普
通人能够承受得起,只有贵族或者富豪才能探索它的魅力,初期
摄影更多的只是担当纪实的功能,器材的笨重,甚至比作画需要
更久的曝光时间等都使它的艺术功能得以削弱。
再后来光学胶卷
相机便携性大大增强,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
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
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高,
所以光学摄影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乃至
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
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老摄影家
常常感叹光学摄影是充满遗憾的艺术。
到现在数码相机时代,技
术发展,相机越做越小,相机随处都是,如果手机都属于相机的话,那么基本每人都会有一部,每个人都有记录有趣事物的能力,单反相机配合长焦镜头能把很远
的风光、人像都摄进储存卡内,一切都变得简单而方便。
科
技以人为本,技术使我们按下快门的成本下降,其实我们拿起手
中设备的时候更应该把握摄影的本质,用更精良的设备去捕捉感
动人、美丽的瞬间,而不只是照相。
我们有了更多练习的机会,
照下可以马上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可以围绕想拍的东西
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
同光线条件例如:逆光、顺光、测光等下的拍摄方案,记录各组
曝光组合数据,积累经验,使以后更得心应手。
在课上欣赏各大师的作品,一边了解作品里的精妙之处,一
边模仿学习。
在解决了曝光、清晰度等问题后,这个时候,构思
更多的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意境的表达。
摄影构思分
为三个阶段:前期构思、即时构思和后期构思。
前期构思是在拍
摄摄影作品前,构思观察,思考如何运用摄影语言及其表现手段
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如使用什么光线、什么色彩,如何定标题、
如何构图等;即时构思是在拍摄一幅作品的之时即运用摄影语言
及表现手法来表现摄影作品意境的整个思维过程。
摄影艺术的瞬
间性决定了即时构思成为摄影构思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而后
期构思则是在拍摄后的暗室后期进行制作完成,并通过电脑进行
修复,也是摄影构思的最后环节。
一张照片看似简单看似按下快
门几千分之一秒很快完成的事,其背后需要很长准备时间,有时
等待一个场景,一个机会,少不了耐心的等候,孤独的坚持与不
断的自我交流。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是执着,摄影也是。
一份执着的热情,不断观察练习积累,我在这条路上收获喜悦,付出更多精神。
篇三:风光摄影中滤镜使用心得分享
风光摄影中滤镜使用心得分享
标签:摄影器材
“摄影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前期拍摄,一个是后期处理,两
者相辅相成。
如果说前期是在写词,后期就是在谱曲。
好的前期
打好底子,还需要后期来润色。
对于前期、后期孰轻孰重我认为
没有可比性,能出好片子,就是好功夫。
”
摄影前期应有更大的宽容度,包容尽可能多的色阶、高光和
暗部的细节,这些可以通过使用滤镜来实现。
下面分享使用滤镜
的心得体会。
一、风光摄影中不可或缺的滤镜
风光摄影中,最不能缺少的滤镜是中灰渐变滤镜,中灰滤镜
的作用在与平衡曝光。
我的风光摄影中最离不开的除了中灰渐变,
还有ND400全中灰滤镜、ND8的全中灰滤镜及CPL。
ND400全中灰
滤镜适用于白天长时间曝光,如拍摄水流、瀑布、流云等,可产
生棉絮状的虚化的特殊效果;ND8的全中灰滤镜,是在弱光下、使用小光圈、需要慢门留下水的流动等情况下发挥其作用的;CPL的作用是消除或者提升反光。
这张我使用了一片singh-ray的3档reverse 中灰渐变滤镜,使得晚霞和地面均曝光正常。
这张片子跟上图在同一机位,使用了singh-ray 3档位的reverse中灰渐变滤镜,以及一片ND400全中灰滤镜,渐变滤镜与上图相同,ND400的作用就是在这个晚霞里可以使用30s的长曝光,产生了流云的动感和地面慢慢消失的人影。
二、摄影包常备滤镜
一般来说我包里会放着4种滤镜。
一片CPL,一片ND400的高档位全中灰镜,一片ND8的低档位全中灰镜,还有4片一组的中灰渐变滤镜。
当然,配合滤镜使用还有一些小配件,例如方型中灰
渐变滤镜的架子和接环,快门线,以及最重要的配件:三脚架。
三、使用滤镜的注意事项
1.CPL和ND全中灰滤镜的组合有些问题,会产生不可避免的
暗角;
2.高阶全中灰滤镜的使用需要亲自尝试,往往并不如厂商介
绍的那么准确;
3.中灰渐变下的测光值得研究,可以使用点测或者区域测光,
分别对高光处和需要准备曝光处进行对比,计算曝光值差别,来
选择使用哪个档位的滤镜;
4.中长焦时直接对太阳进行拍摄时,毕竟有滤镜片的遮挡,
眩光较难避免,需要选择好角度;
5.中低档位的中灰渐变滤镜是树脂镜片,需要特别的爱护和
清理,否则和我一样,半年左右,已经伤痕累累;
6.风光片大多是小光圈全景深,这块的知识需要好好研究,
我最常使用的是光圈F20,手动对焦在无穷远的L型标示处;
7.建议影友们要养成随身带三脚架的好习惯,用好三脚架有
助你将照片提升一个层次!
四、对新手购买滤镜的建议
新手我建议可以先从一片国产的天涯中灰渐变滤镜作为起步,价格便宜,在熟悉使用后,可以进阶的尝试高坚和hitech的滤镜,在熟悉和水平合适后,可以入手lee和singh-ray的中灰渐变滤镜。
当然,如果不差钱,可以直接入手天芬的中灰渐变滤镜。
档位上
来看,我建议常拍夕阳和日出的朋友,可以考虑先买一片3档的
中灰渐变,如果常拍下午4点左右顺光的朋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