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二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一、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基础: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基础的作用: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并将它传给地基。
地基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二、地基、基础与荷载的关系 地基允许承载力: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A≥N/f A——基础的底面积 N——建筑总荷载 f——地基承载力 三、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1、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 2、基础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3、满堂基础 ①筏形基础:梁板式、板式
②箱形基础
4、桩基础 (1)桩基础的类型
按材料不同 木桩 混凝土桩 钢筋混凝土桩 钢桩 桩的断面形式不同 圆形桩 方形桩 工字形桩
施工方法不同
预制桩 灌注桩 爆扩桩
二、基础的构造
1、刚性基础构造 (1)砖基础
(2)毛石基础
(3)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的构造
(四)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1、地下室防潮做法
2、地下室的防水做法
3、采光井做法
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
按受力性能
浅基础
刚性基础
深基础 不埋基础
柔性基础
按构造方式
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 满堂基础 桩基础
1、条形基础 (1)刚性基础:用抗压强度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 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2)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 基础
2、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 常采用独立基础。
第四节
一、基础局部处理
基础的特殊构造
二、管道穿基础处理第五节来自1、地下室的组成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一、地下室的组成与类型
2、地下室的类型
按使用功能
普通地下室 防空地下室
地下室顶板标高分类
全地下室 (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面高度超过地下室净 高1/2) 半地下室 (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地下 室净高的1/3、但不超过1/2)
例:某建筑物基础按受力计算最小埋深为-7.200m, 该基础右侧有一原有建筑,埋深为-6.000m,两者距 离为25m。该地区地下水位线为-6.000m~-9.000m, 冰冻线为-2.500m,试确定该基础的最浅埋深。
第三节
一、基础的类型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按使用材料 灰土基础 砖基础
毛石基础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不小于500mm,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一 般为建筑高度的1/10~1/12
基础顶面应低于室外设计底面100mm 基础 (按埋置深度) 浅基础 基础埋深为500~5000mm
深基础 基础埋深超过5000mm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原则 1. 建筑物的特点及使用性质的影响 2. 土层构造情况 3. 地下水位线的影响:应将基础埋在最低地下水位线 200mm以下 4. 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对于冻胀性的地基土,应将基 础埋在冰冻线200mm以下 5. 相邻建筑物的影响:L=1.0 h~2.0 h 当新建房屋的埋深小于原有房屋的埋深时,可不考虑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