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六章 基础与地下室


LOGO
• 1.沥青卷材粘结剂 • 主要有冷底子油和沥青胶等。冷底子油是10号或 30号石油沥青熔于轻柴油、汽油或煤油中而制成 的熔液。 • 沥青胶又称玛蹄脂,是在沥青熬制过程中,掺入 适量滑石粉、石棉粉等加工制成。 • 2.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高分子卷材粘结剂 民用建筑防水层应铺设三层沥青油毡、四遍沥青胶, 称为三毡四油。
LOGO
(一)带形基础
带形基础成沿墙体长方向是连续的,故 也称为条形基础。 它可用于墙下,也可用于柱下。当用于 墙下时,可在基础内设置地圈粱,增强基础 抗震能力并防止基础不均匀沉降。 柱下条形基础可做成钢筋混凝土基础, 它对于克服不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增强基 础整体性效果良好。
LOGO
带形基础
LOGO
LOGO
钢筋混凝土基础
LOGO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 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 300mm~500mm。 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 级或C10级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00mm左右。 有垫层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为35mm,无垫层 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 锈蚀。
LOGO
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
LOGO
3.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是用未经人为加工处 理的天然石块和砂浆组砌而成 的,它具有强度较高、抗冻、 耐水、经济等特点。
LOGO
4.灰土基础
灰土基础亦即灰土垫层,是由石灰或粉煤灰 与粘土加适量的水拌合经夯实而成的。灰与 土的体积比为3:7。(三七土)便宜。 经夯实后厚度(与房屋层数有关)约为150mm, 称为一步。三层以下建筑灰土可做二步,三 层以上建筑可做三步。 适用范围:灰土基础只能用于地下水位较低 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 垫层。一般用于5层的、地下水位较低的混 和结构和墙体承重的工业厂房。
(二)独立基础
LOGO
柱下条形和井格基础
LOGO
(三)筏板基础
当地质条件差、上部荷载大时可除部分成塑 个建筑范围的基础连成一片,其形式好像是倒置 的楼盖,称为筏板基础。筏板基础按构造可分为 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筏板式基础,特别是梁板式基础整体刚度较 大,能很好地调整不均匀沉降。 由于筏板基础整体性好,适用于有地下室的 房屋(高层建筑)或本身需要可靠防渗底板的贮 液结构(如水池、油库)
房屋荷载一定的情况下,基础底面积大 小,取决于地基承载力。 计算依据: fk N/A (参数的意义)
LOGO
二、基础断面形式(刚性基础)
基础断面形式取决于基础所用材料本身 的性能。刚性角可用基础放宽部分高度与 基础挑出墙外宽度之比表示。在确定刚性 材料基础断面尺寸时,必须考虑刚性角问 题。
LOGO
LOGO
卷材防水(柔性防水)处理
LOGO
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刚性防水)
LOGO
防水混凝土的特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P)或渗透系数来表示。 我国标准采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 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 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 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 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混凝土抗渗 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 压力。
LOGO
桩基础示意图
LOGO
(三)管道穿越基础
为防止建筑物下沉压断管道,管顶与预 留洞上部留有不小于建筑物最大沉降量的距 离,一般不小于150mm。
LOGO
不同埋深的处理
管道穿越基础
LOGO
第四节、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建造于建筑物地下的空间称为地下室。它在不增 加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情况下增加房屋建筑面 积,又节约土地,特别是设有箱形基础的建筑物, 箱形基础内部空间可作地下室。地下室可建造成 一般房间,也可做机房、管道间等技术层,还可 建成人防设施。
LOGO
第一节 基础与地基
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为基础;支 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为地基。 基础是房屋的组成部分,它是房屋建筑的 地下部分,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 地基不是房屋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 筑物(又称上部)荷载的土壤。
LOGO
一、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基础底面积
满足要求: fk >N/A (参数的意义) F > fk
LOGO
LOGO
本章小结
1. 基础与地基的区别 2. 基础按材料和传力情况可分为刚性基础 和柔性基础;按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独 立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 3. 箱形基础可以作为地下室。
LOGO
思考题
1. 基础与地基是什么关系 2.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3. 什么是刚性角?刚性基础的大放脚的宽高比 是如何规定的 4. 砖基础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 的构造方式 5. 筏板基础与箱形基础的构造特点与适用范围 6. 地下室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构造要求 7. 地下室防潮与防水做法是怎么样的?
LOGO
LOGO
二、地基的分类
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处理法、打桩法。 1.压实法(地基的成分) 2.换土法:当地基的上表层部分为承载力低的软弱士(如淤泥、 杂土)时,可将软弱土层全部挖走,换成坚土(或垫上砂、 碎石,或是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砂石混合体),这种方法称为 换土法。 3.化学处理法 对局部地基强度不足的在建建筑物或已建建筑,可以采用注入 化学物质(如硅酸钠),促使土壤板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打桩法是把木、钢、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打入土中,由桩端好 土层或由桩身与周围土层的摩擦力 来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因此,也叫桩基础。
LOGO
LOGO
第三节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基础的类型: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 大小、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土的地质 水文情况、基础选用的材料性能等因素 有关 按照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来划分,基础分 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方式基 础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 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LOGO
LOGO
(一)地下室的防潮
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都在地下室 地面标高以下时,地下水不可能直接侵入室内, 墙和底板仅受土层中潮气的影响,这时地下室只 需做防潮处理。
LOGO
地下室防潮处理(墙身,地下室)
LOGO
(二)地下室防水处理
当丰水期的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的地 坪时,地下室的外墙与底板都被浸在水中, 地下室的外墙受到水的侧压力,底板受到 浮力。因此,必须考虑地下室外墙作垂直 防水处理,底板作水平防水处理。
LOGO
一、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地下室是由墙、底板、顶板、门窗、楼梯等部分组成。 (250,200)
LOGO
地下室的构造要点
地下室外墙不仅承受上部结构荷载,还承担土壤的侧 压力,井受到地下水的浸袭,应满足强度、防水、防潮等 要求。若采用砖墙,其厚度不小于490mm,外侧应作防水 防潮处理。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板,其厚度应经计算确 定,并注意施工缝处理,以防渗水。 地下室顶板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底板一般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普通地下室可在室外地坪上留孔设采光井,以利用其 采光通风。人防地下室不允许开窗。
LOGO
三、基础与地基的要求
1.强度要求 2.稳定性要求 3.耐久性要求 4.经济型要求
LOGO
第二节基础设计原理
基础设计考虑的内容:承 载力、地下水位、冻土深 度,…… 如何选择合理的基础底面 积、断面尺寸、埋置深度, (设计内容)使之满足建筑 物地基承载力与变形的要求。
LOGO
一、基础底面积
LOGO
二、地下室的采光井
全地下室采光:人工采光 半地下室可以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井。 地下室的窗外应设置采光井。当窗的距离很 近的时候,可以将采光井连在一起。采光井有 侧壁和底板构成。侧壁:砖,底板:砼。
LOGO
LOGO
三、地下室的防水与防潮(掌握内容)
如果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解决得不好,就会影 响地下室的使用,轻则引起室内墙皮脱落、墙面 发霉,严重时会造成地下室不能使用,设备、管 道受侵蚀,使房屋耐久性降低。
LOGO
LOGO
(四)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由顶板、底板。纵横隔墙构成的, 形状像箱子的基础。 适用范围:箱式基础适用于地基较软弱的高层、 重型建筑物及某些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要求、建 筑面积不太大的重要建筑物基础。高层建筑多采 用箱形基础。
LOGO箱形基础LGO(五)桩基础如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地基土是较厚的软弱层 或杂填土,表层厚度大于5m,如果基础深埋在下 面,工程造价高,可考虑选用桩基础。 按桩的受力性能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 端承桩适用于表层软弱土不太厚。这时候上部荷 载主要是桩端阻力承受。 摩擦桩主要适用软弱土层较厚,而坚硬的土层距 地表很深的情况。其受力特点是荷载由桩侧摩擦 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
LOGO
LOGO
3.冻土层厚度
基础底面必须埋置 在冰冻线以下,因 为冰冻线以上的土 层经常由于结冰而 挤压隆起,破坏基 础。各个地区气候 不同,基础埋深也 随之变化。
LOGO
4.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 如果新建房屋的基础深于邻近原有房 屋的基础,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新旧 建筑物基础底面标高差与新旧建筑物基 础边缘的最小距离的比值应该小于或等 于0.5,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 用。(L>2d)
LOGO
5.三合土基础
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骨料(碎 石或碎砖)按体积比1:3:6或1:2:4加 水拌合夯实而成,每层夯实后的厚 度为150mm左右,三合土基础宽不应 小于600mm,高不小于300mm。三合 土基础应埋于地下水位以上。
LOGO
柔性基础
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 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 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 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