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版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243(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版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版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部分电炉安全作业指导书一、自扒补炉装料送电冶炼每一炉优质合格的钢水1、严格按照厂里以及车间制定的安全生产规定组织生产,检查并监督各岗位是否有不安全操作行为,是否有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作业行为,并对班组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职工提出批评,有权进行考核。

2、对安全应该有足够的预见性,及时提醒或更正班组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现场生产事故的处理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对生产事故的处理做到既安全又快捷。

存在的危险源:水冷块漏水、空中落物、热铁水、炉渣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挤伤、砸伤二、换放电极1、检查电极铁螺头是否牢固。

2、电极对位的时候必须停止补炉作业,炉体周围除吹灰和指车人员外禁止站人。

3、指车人员的语言必须清晰。

4、配电工必须遵循确认制的操作原则,防止误操作。

5、指车人员和配电工联系必须叫配电工名字和天车联系要报清车号。

6、注意清理电极粘渣,防止电极脱钩与粘渣脱落,砸伤人员。

7、提前关闭冲渣水,避免蒸汽大。

存在的危险源:电极脱钩可能导致的事故:摔伤、烫伤、砸伤三、电极接长1、有专人指车。

2、指挥天车落钩要平稳,防止天车落钩过多导致电极倒下砸伤人员。

存在的危险源:电极脱钩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四、烧出钢口1、烧氧时,手不能握在胶管的连接处,防止漏氧烧伤手臂。

2、开氧气阀的人员注意力集中,有异常情况立即将氧气关闭。

存在的危险源:吹氧管老化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五、补炉1、喷枪水量不能过大,喷补料入炉会引起爆炸。

2、喷枪堵料时,及时将喷枪抽出,将水关闭,摔枪时,应握紧枪杆,防止喷枪打伤人员。

3、补炉人员注意炉盖及砂封上的粘渣,防止旋炉盖时粘渣脱落,钢渣溅击伤人。

4、出钢前必须通知渣班关闭冲渣水。

存在的危险源:喷枪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打伤六、吹氧操作1、人工吹氧时,先检查氧管是否漏气,防止回火伤人;要有专人开关氧气;吹氧时先将氧气打开然后才能深入熔池供氧,供氧结束时,先将氧气管拔出,而后才能关闭氧气;防止氧气回火伤人。

2、使用C-O枪供氧时,C-O枪吹氧助熔时不能压的太低,防止C-O枪漏水引起爆炸。

存在的危险源:吹氧管漏气可能导致的事故:烧伤七、清堵出钢口1、作业过程必须注意偏心区护栏是否完好。

2、保证偏心区的卫生,防止上下偏心区时摔倒。

3、回炉3秒后,确认安全后才能上偏心区,待堵完出钢口人员撤离后,才能摇炉。

存在的危险源:护栏损坏、偏心区杂物过多可能导致的事故:摔伤、烫伤八、指挥天车1、处理对吊具的检查,并记录。

2、搞好确认制,特别是挂料栏、铁水罐,必须确认板钩是否挂牢,不确认,不能起钩,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3、板钩钩头上如有废钢必须清理掉。

存在的危险源:高空坠物、信号不明确可能导致的事故:砸伤、烫伤九、龙门吊操作1、处理钢丝绳掉槽必须将电源断开。

2、处理卡料时,必须将大激振器停下来,防止挤伤。

3、用天车处理卡料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区域,防止钢丝绳将人打伤。

4、处理卡料时必须将龙门吊开离加料口5米以上。

5、处理卡料时,必须将料仓口附近的废钢吸干净,防止处理卡料时,废钢落下砸伤人员。

存在的危险源:确认不到位可能导致的事故:挤伤十、出钢作业1、摇炉要平稳,不能过快,防止因摇炉过快而烧盖板,引起偏心区盖板漏水爆炸。

2、出钢回炉回钢包不可开的台快,防止钢水粘轨道,增加清理轨道的难度。

3、出钢轨道内保持干燥,如有水,严禁提前开包。

存在的危险源:偏心区漏水、轨道内有积水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爆炸十一、装料、兑铁水1、人员必须远离炉子,防止钢渣(铁水)溅击伤人。

2、铁水罐副钩待出钢毕才能挂,出钢前禁止挂副钩。

3、兑铁应缓慢起钩。

存在的危险源:钢渣飞溅、铁水罐脱钩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十二、测温、取样1、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钢渣溅击伤人。

2、步伐稳健,防止摔倒。

3、看炉子反应情况,适时操作。

存在的危险源:钢渣飞溅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十三、补炉罐的使用1、上料前必须关闭进气阀,将放气阀打开,空气排尽再打开上料阀,防止因罐内压力高,打伤眼睛。

2、补炉胶带与高压带必须用铁丝链接牢固。

3、上料时劳保穿戴整齐。

4、处理喷枪时必须防止喷枪飞起打伤人。

存在的危险源:高压气体可能导致的事故:打伤、迷眼十四、配电工1、严格按确认制进行操作。

2、严格遵循挂牌制度,挂牌的设备不允许操作。

3、语言不清的指令不允许操作。

存在的危险源: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事故:电击十五、料蓝车操作1、禁止一人开双车,开车时必须站在车走的方向并站在轨道外开车。

2、当发生接触器粘连时及时将电源断开,待电工处理后才能正常投用车辆。

3、料蓝的装料高度,废钢与料蓝上沿齐平,不允许过高。

4、雨雪天,料蓝工应带绝缘手套。

5、防撞档损坏及时通知处理。

6、料篮车坏时,推车时维护必须监护。

7、及时清理料篮车,防止料篮座歪。

8、拉渣罐时,渣罐不正,拒绝拉出。

9、手柄线必须1.5米以上。

存在的危险源:料篮车、电、料过高可能导致的事故:电击、挤伤、砸伤十六、清理钢包车轨道1、清理钢包车轨道要挂牌。

2、炉后平台有人监护,防止坠物。

3、至少有两名人员下去,一人监护。

4、送电15分钟以后,禁止清理。

5、前期清理两侧渣墙。

存在的危险源:钢包车、渣子可能导致的事故:挤伤、砸伤十七、炉前作业1、装料完毕,送电5分钟后,才能进行室外作业。

2、室外作业不能正对炉门站立。

3、出钢时,必须观察炉内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出钢。

存在的危险源:钢渣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十八、冶炼过程中电极折断1、吊运电极的钢丝绳必须牢靠。

2、上炉盖时,如果小炉盖已到后期,禁止踩踏小炉盖。

3、处理断电极时含指车人员炉盖上最多上三人。

存在的危险源:热电极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十九、炉体清灰1、清理高于2米且无栏杆的区域时,清理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2、清理高处(低处)卫生,下面(上面)必须有人监护。

存在的危险源:灰尘可能导致的事故:砸伤、迷眼二十、清理旋转缸护板1、炉盖必须在旋入位,并且炉盖锁定缸必须支起。

2、炉盖挂勿动牌。

3、清理护板,必须系安全带。

存在的危险源: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的事故:摔伤、挤伤第二部分精炼炉安全作业指导书一、通则1、进入精炼区域,必须按规定穿戴安全帽、防护手套、披肩、劳保鞋、口罩等各种劳保防护用品;2、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认真检查所用生产工具和生产材料的准备情况,并积极参加班前会;3、按规定及时对操作现场进行清理,各类物料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做到现场物流有序,整齐摆放;4、禁止班前、班中饮酒,发现劝其回家,事后从严考核,禁止一切与精炼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

存在的危险源:物品摆放不齐、劳保穿戴不全、粉尘过多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酗酒、尘肺二、精炼区吊运工作安全作业指导书1、吊运物料前首先确认钢丝绳完好,禁止用破损、断股钢丝绳吊运物品;2、吊合金斗必须用等长双绳起吊,合金尽量向斗子里放,斗口及高出斗边处不能有散装合金;成桶的必须放在底部立起,不得倒放在其它合金上,防止吊运中滚落伤人;3、禁止用手抓绳套或将手插入绳套和吊具之间,扶吊物时,要躬身,脚不能放到吊物下面,且必须站在安全易躲闪的地方(不能站在死角处);4、起吊作业时,斗子挂好后,应确认天车是否停正,且人员撤离斗子区域500mm以外天车工看到的区域,方允许指挥缓慢起吊;落斗子时,应确认斗子停稳后,方允上前摘钩;5、用斗子向包内加合金时,应先将斗子口方向向钢包方向转稳,待斗子在钢包沿与加合金平台上方停稳后,要用吹氧管或自制工具摘斗子前面两个耳朵上的钢丝绳,将其套在斗子后面的两个耳朵上,禁止用手摘前端钢丝绳,然后快速撤离加合金平台,等精炼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后,方可缓慢起吊加合金;6、任何时候吊物经过头顶上方时,人员必须躲避;7、吊运挖掘机时,禁止从驾驶室侧穿绳,必须使用专用吊具,吊具上钢丝绳每使用4次后,无论破损与否必须更换;在使用前发现破损、断股,严禁使用;8、吊包装物料时,一次只能吊一包,且吊带完好、无破掉,两个吊带必须都挂在天车钩上。

存在的危险源:物料坠物、吊具失效、违规操作可能导致的事故:砸伤、挤伤三、精炼区指吊工作安全作业指导书1、座包时,首先要将座包架上的异物清理干净,指挥座包要站在两侧,不能正对钢包中心线方向,防止钢水溅出烧伤;吊包时,必须确认天车板钩将包耳挂牢后方能指挥天车工起吊;2、扒渣前必须检查确认地面有无人员和设备,天车板钩、副钩与钢包相应位置挂好,且天车在目标渣罐上方停稳后,站在让天车工能看清自己的地方,手势、语言信号要明确无误,指挥天车工点动落大钩扒渣,以免下落过快,扒出钢水;3、正包时要防止钢渣溅出伤人,损坏设备,不得在渣罐沿、斗子边、VD罐沿上正包,只允许在小渣场内专用正包位正包,防止正包时碰坏钢包下部机构;4、监督天车吊钢包、渣罐、斗子的行走路线,防止落物砸伤人员和设备;5、空渣罐必须先向其扒一炉渣子,防止罐内积水,再次扒渣时放炮;6、上包前,包沿残渣、残钢必须清掉,防止掉落伤人;7、严禁在扒渣区域正包平台上对钢包进行倒车。

8、精炼、VD座包、吊包均要对包体、包沿进行观察,有渣块、异物时能处理掉的必须处理掉,一旦发现包体发红,及时通知调度室进行处理。

存在的危险源:物品坠落、渣罐有水、钢包座歪、指车信号不明确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爆炸四、更换、接长电极安全作业指导书1、换、放电极前必须及时通知维护电工确认一次隔离开关断开,室外弧压信号灯熄灭;2、换、放电极工作结束,由电工确认隔离开关合上;3、更换电极时,必须开出钢包车,三相电极应在下限位,炉顶挂好钢丝绳后,指挥天车工垂直缓慢起钩,待钢丝绳即将拉紧时指挥天车停止,挂吊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共同确认所挂电极后,由设备操作人员打开相应开关,炉顶挂吊人员确认夹头打开后,以“先落后升”的原则,缓慢吊下电极;4、上电极时,要先将电极在夹持区域以外适当下落一定高度,然后再向目标夹持器步进,整个过程要“稳、准、精”;5、换、放电极结束时,要确认电极长度,能否开进钢包和能否够上送电;6、用平台放电极时,首先要遵循换电极的设备检查确认程序,同时要确认,放电极专用小平台内无大块杂物,填料松软,并确认所放电极能触及到小平台;7、接、放电极操作需专人指挥,相关现场操作工龄1年以上,且每次换、放电极关闭夹持器前必须对电极与夹持器之间进行吹灰;8、堆垛备用电极使用时要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取用电极,防止电极从垛顶滑落伤人或摔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