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建筑兄弟平台项目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4)第二章工程概况 (5)2.1总体概况 (5)2.2层数及高度 (5)2.3结构尺寸 (5)第三章施工准备 (5)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5)3.2施工流水段划分 (6)3.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6)3.3.1管理层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 (6)3.3.2劳务分包队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 (6)3.4技术准备 (7)3.5材料选择 (8)3.6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8)3.7主要机械需用计划 (8)3.8主要劳动力需用计划 (8)3.9测量准备 (9)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9)4.1施工流程 (9)4.1.1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流程图 (9)4.1.2梁板结构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10)4.2构造要求 (10)4.2.1模板的配置 (10)4.2.2模板组拼 (10)4.2.3满堂架搭设要求 (11)4.3模板定位 (12)4.3.1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 (12)4.3.2标高测量 (12)4.3.3找平工作 (12)4.3.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13)4.3.5模板的支设 (13)第五章主楼模板设计 (13)5.1 ±0.00以下模板设计 (13)5.1.1底板模板设计 (13)5.1.2集水坑模板 (14)5.2剪力墙模板 (15)5.2.1模板选择 (15)5.2.2设计方案 (15)5.3梁、板模板支撑 (17)5.3.1梁模板支撑要求 (17)5.3.2楼板模板支撑要求 (17)5.4楼梯模板 (18)5.4.1施工流程 (18)5.4.2支撑体系 (18)5.5电梯井模板 (19)第六章地下车库部分模板设计 (20)6.1柱模板 (20)6.1.1施工流程 (20)6.1.2柱模板设计 (20)6.2框架梁、板模板 (21)第七章商铺及清真寺模板设计 (21)7.1柱模板 (21)7.2框架梁、板模板 (22)第八章模板的现场制作与安装 (22)8.1制作与加工 (22)8.2管理和验收 (22)8.3模板的存放 (23)8.3.1存放的位置及场地地面的要求 (23)8.3.2一般技术与管理的注意事项 (24)8.4模板的安装 (24)8.4.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4)8.4.2施工流程 (24)8.4.3主要施工要点 (25)8.4.4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27)8.4.5墙模板安装 (28)8.4.5梁、板模板安装 (29)8.4.6柱模板的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31)8.4.7楼梯模板的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32)第九章模板的拆除 (33)9.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求 (33)9.2墙模板拆除 (35)9.3梁、板模板拆除 (35)9.4柱模板的拆除 (36)第十章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 (37)10.1进场材料的质量标准 (37)10.1.1钢管 (37)10.1.2扣件 (37)10.1.3模板 (37)10.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 (38)10.2.1一般规定 (38)10.2.2模板安装 (39)10.2.3模板拆除 (41)10.2.4模板垂直度控制 (42)10.2.5模板的变形控制 (43)10.2.6清扫口的设置 (43)10.2.7模板起拱 (43)10.2.8与安装的配合 (43)10.2.9模板按编号定位使用 (43)10.2.10脱模剂的使用及模板的堆放、维修 (44)10.2.11其它注意事项 (44)第十一章材料节约措施 (45)第十二章成品保护 (45)第十三章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证措施 (47)13.1安全施工要求 (47)13.1.1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47)13.1.2安全施工主要注意事项 (47)13.1.3脚手架施工的危险源 (48)13.1.4针对高空坠落的管理要求 (48)13.1.5针对物体打击的管理要求 (49)13.1.6针对坍(垮)塌的管理要求 (49)13.2 环境、职业健康 (50)第十四章应急预案及措施 (52)14.1 坍塌事故 (52)14.2 高空坠落和坠物伤人 (53)14.3 现场应急物资准备 (53)14.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54)14.5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54)14.6监测监控 (54)第一章编制说明1.1XXX提供的施工图纸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 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1.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1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系列1.12抗震构造详图02YG0021.14本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文件,企业标准及管理制度1.15建筑施工手册及参考文件资料1.16国家及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及规定1.17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2层数及高度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3结构尺寸第三章施工准备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严格根据总施工进度的安排进行施工。

模板工程施工主要在±0.000以下基础施工;±0.000以上的主体结构施工;地下车库施工。

(详见总施工进度图)3.2施工流水段划分施工流水段界限尽量与结构自然界限(变形缝)相吻合,流水施工可以使工程有节奏、均衡、连接施工根据现场楼号布置情况以及班组劳动力情况,模板施工流水段划分如下:1)商业、清真寺及周边车库为一个流水2)1#、3#、4#、5#、7#、13#及周边车库为一个流水3)2#、8#、9#、10#、11#、12#及周边车库为一个流水3.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3.3.1管理层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3.3.2劳务分包队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3.4技术准备3.4.1管理人员尽快熟悉图纸,了解结构特点,熟悉构件尺寸,提出图纸问题及在施工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等;3.4.2组织技术、质量等相关管理人员学习的规范、规程、标准;依据图纸设计内容和本企业的施工能力,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施工方案;3.4.3向材料部门提供详细的材料计划,并作好劳动力、材料及机械台班需用量分析,并且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批组织劳动力、材料及机械进场;3.4.4模板工程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工长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反复论证,统一思想后,认真编写技术交底;对各班组长进行全面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和每个操作工人身上;3.4.5资料准备:施工中严格按国家和行业现行质量验收规范,准备好各种资料详表以便施工中及时填写整理,分册保管,待工程竣工后装订成册。

资料的编制与整理必须严格执行中州杯的相关标准规定。

3.5材料选择3.6主要材料需用计划3.7主要机械需用计划3.8主要劳动力需用计划3.9测量准备根据平面控制网,在基础、地下车库垫层上,每层楼板层放出墙模板控制线。

板(包括底板)砼浇筑完成支设竖向模板前,在板(包括底板、楼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线。

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钢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4.1施工流程4.1.1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流程图4.1.2梁板结构模板安装工艺流程4.2构造要求4.2.1模板的配置本工程梁、板、剪力墙使用15mm厚的木胶合板模板,现场加工及组拼;为保证电梯井洞口尺寸的准确,采用预制筒模,施工时套进去,再与墙模、顶模连接。

每个楼号配置四套水平及竖向结构模板,周转使用。

4.2.2模板组拼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进行组拼,并进行编号;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为防止漏浆,拼缝采用双面胶粘接。

拼装要求详见下表。

4.2.3满堂架搭设要求立杆构造要求: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3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底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天杆。

扫天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当立杆顶部模板支撑点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低处的扫天杆向高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

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部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当在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水平杆: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

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4.3模板定位4.3.1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当底板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轴线投测。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根据轴线位置弹出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4.3.2标高测量根据每层引测到钢筋上的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搭设好的架体上,然后根据此线进行梁、板模板搭设。

4.3.3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4.3.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墙体模板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焊成定位梯子支撑筋,焊在墙体两根竖筋上,起到支撑作用,间距1200mm;4.3.5模板的支设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脱模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