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笔译》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商务英语专业制定时间:2010-12
课程代码: 040251 所属系部:工商外语系
学分: 4.5 学时:64
制定人:区沛仪批准人: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商务文体的中英文特点,熟悉商务文件中常用词汇、表达、句型及书写格式;(2)、能看懂外商名片,快速识别名片中国家、地区、行业、头衔、职务等信息;
(3)、能翻译公司企业中常用的各种标识;
(4)、能翻译公司产品商标,协助广告设计商选择合适的商标译文;
(5)、熟练掌握各种组织机构的中英文名称,灵活翻译新增组织机构名称;
(6)、熟悉公司介绍的书写格式与行文特点,掌握公司介绍的英汉互译技巧;
(7)、熟悉产品介绍的书写格式与行文特点,掌握产品介绍的英汉互译技巧;
(8)、熟悉中英文广告的书写格式与行文特点,掌握广告的英汉互译技巧;
(9)、熟悉各类公关文稿的书写格式与行文特点,掌握公关文稿的英汉互译技巧;
(10)、熟悉各类商务信函的书写格式与行文特点,掌握日常商务信函往来的英汉互译技巧;(11)、熟悉商务单证的中英文格式,能看懂并熟悉各类单证;
(12)、熟悉商务报告的撰写方法与格式,熟悉中英文惯用商务报告模板与表达;
(13)、掌握商务合同的常用格式与管用表达,具备翻译普通中英文商务合同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能够自主学习,自觉关注商务笔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运用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笔译员严谨、负责的职业操守,遵守行业法律、法规,具有团队合作精神;(2)、具备笔译员的商业信息保密意识;
(3)、具备笔译员严格的时间观念,能独立承接翻译任务,及时认真负责完成各类翻译任务;
(4)、具备翻译员的商业敏感性,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及产品的形象往往通过翻译来传播,翻译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影响着企业及产品的发展。
(5)、具备安排协调企业内翻译工作,联络翻译公司,翻译分工、质量把关、审校等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商务笔译》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其直接对应企事业单位笔译员工作岗位,是企业中秘书、商务助理、商业文员、商务专员等职务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本课程的前置和关联课程为《笔译基础》、《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英文听、读、写、说能力,熟悉进出口贸易的程序和各个环节,了解企业公司工作基本情况;较为全面地掌握外贸专业词汇,能够与客户进行商务往来。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商务笔译能力,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中各种商务场合、各类商务文件的形式与功能、撰写方法、要点与技巧,内容包括:名片、标识、商标、组织机构、公司介绍、产品说明、广告、公关文稿、商务信函、单证、商务报告、商务合同等。
教学方法上注重工学结合,一方面以企业公司的原始商务文件为教学资源辅助,另一方面以各类涉外商务活动为主题,强调学生的实操技能,考取相关商务翻译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掌握商务翻译中各类文件的翻译方法和技能,具备外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专业能力,成为应用型商务翻译人才。
2、课程开发思路
翻译是大部分英语类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中最早接触的工作任务,《商务笔译》课程依据公司企业翻译员及其它涉及翻译工作的岗位而开设,是培养公司企业涉外人员、商务翻译和业务员的专业课程。
作为一名翻译员,笔译是整个岗位工作的核心,通过翻译员工作岗位,可以很清晰地将整个企业的产品发展与各外贸环节串联起来。
因此,除了具备商务文稿的翻译能力,还应该具备日常商务活动中询盘、报价、洽谈等沟通协调能力,因此翻译技巧和商务职业素养的培养成了本课程两大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选择标准立足于商务译员工作任务,以外贸业务进程中译员各种场合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开发课程内容,以工作环节为项目组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执行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融入相关商务翻译职业资格证书与国际商务操作流程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发展商务译员的外贸翻译能力和协调沟通职业素质。
本课程以中小外贸企业业务发展中涉及商务笔译的工作为载体设计,设计9个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翻译公司介绍;工作任务2:翻译产品介绍;工作任务3:商务联络信函翻译;工作任务4:商务单证翻译;工作任务5:商务合同翻译;工作任务6:商务公关文稿翻译;工作任务7:商务报告翻译;工作任务8:商务广告翻译;工作任务9: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考试(笔译)(ETTBL)模拟。
通过筛选实用、常用、经典的企业案例,采用行动导向教案,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重视行规和惯例,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等教学模式。
本课程9个工作项目设计既代表了中小外贸企业涉翻译工作岗位的典型性,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也体现了商务译员考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四、教学设计和学时分配
五、课程实施
1、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商务笔译》课程总课时为64,其中理论与实践课时各占32。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上秉承大纲安排,有机结合教师理论指导与学生技能实践。
在教学方法上,课堂上提供真实或仿真教学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各单元主题的笔译特点。
由教师举例示范翻译技巧,向学生演示各单元翻译技巧的应用与特点。
此外,结合教学材料,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完成的形式,参与翻译作业初稿,教师根据学生笔译作业点评,课堂综合讨论,引导学生修改并润湿译文定稿。
由于笔译任务过程中涉及互联网、词典等辅助工具的使用,大部分翻译作业将以课堂讨论、课后完成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每一个主题的翻译任务中来,体验各种文体的翻译特点,积累经验和心得,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
本课程对教学硬件设备与配置并无特殊要求,常规多媒体教室即可。
六、课程考核标准
1、考核体系为“课程成绩=平时50%+期末考核50%”。
2、平时成绩由考勤10%、课堂研讨20%、课外练习20%三部分组成。
课堂研讨即在学期进行中,
对每个学习单元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分组讨论,侧重考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课外练习即按照每个学习单元的要求,布置单元项目,学生形成相应报翻译任务,由任课老师评定成绩。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题以主观题为主,如祝酒词翻译、信函翻译等。
总之,考核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衡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应该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式。
七、教材、参考资料
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所选用教材或参考资料应符合本课程标准以及项目设计,将商务翻译的业务工作,按照工作过程或工作内容的逻辑顺序分解成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现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考试标准组织教材内容,同时将相关的国际惯例知识和业务理论分解到相应的操作中。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商务翻译业务领域最新操作规范和行业动态及时地纳入教材,教材内容应包括企事业公司涉翻译岗位的主要业务,教材必须贴近国际商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1、《商务英语翻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汤静芳主编。
2、《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贺雪娟编著。
3、《商务英语翻译(应用翻译系列教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冯莉主编。
4、《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第三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委会组编,谢金领编。
八、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