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总则下的过错责任

合同总则下的过错责任

合同总则下的过错责任

合同制度是债权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合同法采取严格责任原则,也即,只要外观上存在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即认定存在违约并根据合同法或合同规定,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这种制度安排的优势是通过外观控制增强合同双方的信任度,使合同履行和合同风险更容易预判。从宏观上说,保证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顺利进行(比如,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但是,合同法也不排斥在个别细微层面通过过错责任对合同双方的责任进行调整。从合同法总则层面来说,

第42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第58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92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119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上述4条是从缔约过失、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终止、防止损失过大等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体现合同法的帝王法则,诚信原则。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更加详细的合同条文对上述抽象的主观义务转化为客观可衡量的行为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