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复习方法及注意事项1、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线索;2、现代文学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3、具体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阶段和特点(一)内容思想上编:第一个十年(五四文学• 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中编:第二个十年(左翼文学• 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下编:第三个十年(抗战和解放文学• 1937 —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戴望舒艾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考核题型分析试题按能力层次分为三种,即识记性试题、领会和简单应用性试题、综合运用性试题.命题一般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 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题(2题,每题4 分)、简答题(3题,每题8分)、论述题(2 题,每题14分)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论》,发表在(A )A.《新青年》B.《新潮》C.《小说月报》D.《现代评论》2. 《故事新编》是一部( A ) A.历史小说集 B.散文集 C.现代小说集D.杂文集 3. 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B) A. 郭沫若 B.冯至 C.徐志摩 D.刘半农4. 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作品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作家是( D ) A. 叶绍钧 B. 王统照 C. 王鲁彦 D. 许地山5. 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 C ) A . 1917年1月 年2月 年5月年3月6. 认为诗仅仅是“个人灵感的记录”的诗人是( D )A. 冯至B. 汪静之C. 冰心D. 李金发7. 下列哪一组作品是田汉 1920 年代所作( B ) A. 《获虎之夜》《咖啡店之一夜》 《名优之死》 B. 《咖啡店之一夜》 《名优之死》新儿女英雄传》 C. 《火之跳舞》《咖啡店之一夜》 《名优之死》 D. 《新儿女英雄传》 《火之跳舞》《风云儿女》 8. 中国新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是( A ) A. 《家》中的觉新 B. 《灭亡》中的杜大心 C . 《寒夜》中的汪文宣D . 《家》中的觉慧9. 老舍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时创作作品有( A )A. 《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B.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C. 《月牙儿》、《微神》、《断魂枪》D. 《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10.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观念与创作倾向是 A. 表现社会主义的理想C. 表现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D. 表现理想的“人性”11. 郁达夫 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 C ) A. 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 性苦闷的情绪 C. 命的思想 12. 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 B )1 3.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 A ) A. 柔石的《二月》 B. 蒋光慈的《短裤党》A.《踪迹 》B. 《毁灭》C.火把》 D.( D ) B. 表现农民的命运与前途 隐逸的思想 D. 追求革C. 丁玲的《梦珂》D. 艾芜的《故乡》 14. 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 D ) A. 《李家庄的变迁》 B.《李有才板话》 C. 《邪不压正》D. 《小二黑结婚》 15. 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 CA.《光荣》 B. 《麦收》 16. 何其芳获 1932 年《大公报》文艺奖的《画梦录》 A. 长篇小说B . C. 荷花淀》 D. 芦花荡》B. 短篇小说集17. 抗战初期的街头剧不包括( A C.,属于(诗集D.散文集A.《终身大事》江好》 B.最后一计》 C.放下你的鞭子》D.18.方鸿渐这个人物形象出自( A.《倾城之恋》 B.里的女人》 19.《吕梁英雄传》的作者是( A. 马峰、西戎 B.孔厥、 青 ) 围城》 袁静 C.C.长河》欧阳山D.D .20. 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A.《翡冷翠的一夜》 B.《志摩的诗》 C.猛虎集》 D .游集》 21. 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是( A.《雷雨》B. 北京人》C.原野》 D .农村三部曲》 22. 张爱玲笔下带着黄金枷锁、人性被严重扭曲的人物是( A.白流苏 B.曹七巧 B.C . 长白D . 葛薇龙23.《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B A.丁玲 B. 周立波 B.24.被称为“泥土诗人”的作家是( A.田间 B.臧克家 C. B .25.以写作爱情诗为特色的“湖畔诗社” A. 冯雪峰 潘漠华 胡适C.孙犁 D .赵树理艾青 D.李季成员是( 应修人 B.) 汪静之冯雪峰 潘漠华应修人 C. 应修人 刘大白 冯雪峰 潘漠华 D.应修人 刘大白 汪静之潘漠华 26. 林语堂主张幽默文学的命脉是( A.“语言” B.“闲适” B.灵” 27. 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 CB.C.笑料”D .A. 《丈夫》 28. 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 长河》C. 边城》 D. 湘西》A.创作社 B .新潮社 C.新月社 D.鸳鸯蝴蝶派29. 洪深的话剧代表作是( D) B. A. 《五奎桥》 B. 《香稻米》 C. 30. 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的故事背景地是 青龙潭》 D.农村三部曲》A.吕梁山地区 B .陕北地区 C.淀地区 31. 现代“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 AA.鲁迅的《故乡》 B. 许杰的《惨雾》 文的《边城》32. 胡适的《终身大事》是( CB.胶东地区D.白洋)C. 废名的《竹林的故事》D. 沈从A. 短篇小说B. 杂感 33. 关于陈白露这个人物的准确概括是 C . 独幕剧D.诗歌A.被压迫被损害的下层贫民 有同情心 B .骄横自尊、堕落放荡, 但善良富C.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时代的女性 孀 D .自作多情、俗不可耐的富34.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 B A.抒情散文集 B.)回忆性叙事散文集 C.传记D.杂文集 35. 属于鲁迅《呐喊》小说集的作品是( C.A.《伤逝》 B. 《在酒楼上》 36. 叶圣陶的小说中被茅盾赞誉为“扛鼎之作”的是正传》D.祝福》A. 《潘先生在难中》B. 《多收了三五斗》C. 《倪焕之》中》37. 标志老舍创作幽默风格成熟的作品是( C )A. 《二马》B. 《骆驼祥子》C. 《离婚》D. 《月牙儿》38. 茅盾在“五四”时期提倡(B )A. 革命文学B. 为人生文学C. 为艺术D. 表现自我文学39. 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的三部作品是( D )A. 《幻灭》《彷徨》《追求》 C. 《呐喊》《动摇》《追求》C. 《幻灭》《动摇》《新生》D. 《幻灭》《动摇》《追求》40. 巴金的小说《火》三部曲又称(B )A. 激流三部曲B. 抗战三部曲C. 爱情三部曲D. 都市三部曲二.多项选择题1.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有(A B D )A. 取材广泛,不拘一格B. 恬淡从容,真率亲切C. 情景交融,感情真挚C. 简素质朴,庄谐并出D. 构思精巧,虚实并举2.属于20 世纪30 年代“社会剖析派”的小说家有(B C )A. 张天翼、老舍B. 茅盾、吴组缃C. 沙汀、艾芜D. 叶紫、柔石E. 丁玲、罗淑3.最早在《新青年》刊物上发表白话文学作品的作家有(A B )A. 鲁迅、周作人、胡适B. 刘半农、沈尹默、陈衡哲C. 叶圣陶、杨振声汪敬熙4. 下列关于老舍创作特色的正确表述有(B D )A. 现实主义、口语化B. 文化反思色彩、“京味儿”C.讽刺、浪漫主义D. 象征主义、抒情性5. 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A B C E )A. 形象性B. 抒情性C. 讽刺性D. 闲适性E. 文字简练隽永、机智幽默6. 下列各组中作者都曾写作“问题小说”的又( B D )A. 叶绍钧、胡适、鲁迅B. 冰心、叶绍钧、王统照C. 冰心、庐隐、张资平D.南行记》作人10.沈从文小说《八骏图》描述正确的有: (ABCD )EC 达士先生的书信构成一个多功能的独立的叙事声音E 是组织一个梦境。
至于用来表现’人’在各种限制下所见出的性心理错综情感三.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 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
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 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十二 人。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在创作方法 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沈雁冰接编、革新的《小说月报》基本上成了文学 研究会的会刊。
2.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18 年 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 卷第5 号,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3. 新月诗派 :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和谐” 、“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 表 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提出诗歌“三美主张”代表是徐志摩、闻一多。
4. 《白毛女》 以流传于民间的“白毛仙姑”传说为素材,表现了 “旧社会把人逼成 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的全新主题。
5. 《离婚》 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通过对北平财政所和几个科员及其家庭风波的 描写。
《离婚》标志着老舍创作思想艺术的新高度。
四.简答题7. 下列沈从文创作的小说有( B C D A.《竹林的 故事》 B. 《柏子》)C. 《丈夫》D. 《长河》E.8. 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 B E )A. 《昨日之歌》B. 《死水》C. 翠的一夜》繁星》 D.尝试集》E.翡冷9. “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D.)蔡元培E.A 是一篇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的都市题材小说法B 运用了复杂的叙事手 D 教授丙是哲学教授1.简述《阿Q正传》艺术成就。
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
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体现国民性的典型形象,刻画出了国民的灵魂,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
2.简析曹禺话剧《日出》的艺术结构。
在艺术形式上是一次新的创造。
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方法从多个侧面来表现社会生活,用诸多生活的片断连缀,矛盾冲突和生活画面虽然较分散,但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反复出现的打夯工人的歌声起到了对全剧节奏的协调作用,增强了戏剧的整体感。
3.简述《子夜》的主要艺术特色。
①结构宏伟、严谨,具有深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②使用“心灵辩证法” 刻画人物的心理。
③通过不同的事件和场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