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一、请简述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核心与灵魂。

简述回答: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其中: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二、现代教育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据中国日报报道:2010年6月13日下午,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一(二)班课堂上,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

作为一名教师,你对胡老师砸手机的行为如何看,并作分析。

分析回答: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应该当即将手机收过来,然后做善后事宜。

绝不能砸烂,丢进了垃圾桶。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请结合一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理解回答: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职业区别于其它所有社会职业的地方在于,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一学生。

例如:当学生完不成作业时,应该遵循教育规律。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一个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也同样是不合格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受教育地位的学生,他们的人格尊严往往容易受到侵害。

特别是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歧视,受到教师有意或无意的精神伤害。

因此,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义务,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起尊重学生人格的法制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四、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

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使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

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

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

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认识。

认识回答:《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容,和学生联系比较紧密,是对学生意志品质方面培养的良好内容。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必须调动各种信息,让学生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

正确对待诱惑,善于利用诱惑促进自己,能使学生取得进步。

但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学生,对周围一切充满了好奇,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和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当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时,往往不知所措,很容易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酿成终生遗憾。

本课根据青少年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心理品质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相结合。

培养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2•能力目标。

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教学重点(1)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

(2 )依靠勇气和一些有效的方法是可以战胜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战胜诱惑的方法。

难点突破教师要结合本班的,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总结,找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

要教会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品的角色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以真正实现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

五、有人说:由于现行教育评价的终极标准一一高考没有变,所以素质教育就很难切实开展。

作为一线教师你对此如何认识,列举一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案例。

举例回答: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6页教学目标:1、通过旅游中的数学”的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用餐”活动中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多媒体、表格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生:我去过大连,我去过北京……师:你们是和谁一起去的?生: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师:老师也想带同学们去旅游,你们想去哪?生:想去。

二、自主探究师: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在事先为你们的旅游都做好了准备,我们也需要做个计划,对吗?生:对。

师:我们首先需要做什么?生:租车。

活动一:租车师:我们班有多少人?加上老师呢?生:我们班有41人。

加上老师有42人。

师:现在有两种车型供同学们选择:每辆120元限乘客12人每辆160元限乘客18人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租车?讨论后把结论记在表格里比一比哪组的方案多?那种租车方案更合理?生:讨论,记录,汇报。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哪种方案更合理呢?为什么?生:因为这个方案最省钱。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就懂得节俭。

我们坐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生:不要将头,手伸出车外,不要在车内大声喧哗.................活动二:计算做游戏的花销师:到了游乐场,同学们一定想玩游戏吧。

老师最了解同学们了,这里老师准备了一些同学们最爱玩的游戏的名称和价目表,请大家讨论,选择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游戏和所需要的资金。

园内游乐场所收费情况简介船票20元(团体10元)儿童乐园15元(团体10元)跳跳床15元(团体5元)碰碰车20元(团体15元)高空缆车15元(团体5元)探险宫25元(团体12元)名称合计价钱生:讨论,计算。

汇报。

师:有谁喜欢玩这个游戏?生:举手表示。

活动三:吃午餐师:中午了,同学们也该吃些东西补充能量了,那里有一间快餐店,让我们到那里去选一选午餐吧。

请同学们自己点餐。

并做好记录。

生:自己点餐,做记录。

汇报。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很会点餐,但父母挣钱很辛苦,我们要懂得节俭。

请你用10元以内的钱再点一次餐,要求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生:点餐,汇报。

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的午餐大约一共要花多少钱?生:大约400元、大约380元。

师:我们去游园还没算门票钱呢,我们去哪儿能不收同学们的门票呢?你能猜出老师想带同学们去哪儿玩吗?生:长治魅力城市博览会。

师:没错,我们的市长曾宣布: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可以免费参观长治魅力城市博览会。

看我们长治人有多热情呀,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到长治来做客。

活动四:计算总价格及每个人的费用师:我们这次游园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生:大概需要花费.....师:每个人需要准备多少钱呢?生:每个人需要准备……三、小结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有一些细节让我们下节课在一起讨论吧,好吗?生:好。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我懂得了要节俭……六、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是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

请分析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将家庭放到了儿童成长的第一位,你对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如何认识。

认识回答: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培养下一代这一极其细致的任务。

为此,他建立起了学校一家庭教育体系。

他指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一家庭教育”。

他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孩子在2—7 岁期间所处的道德、智力和审美环境十分重要”,必须让每个幼儿一一未来的小学生能够在人类关系中最大限度地得到他能够得到、发觉到、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

我们是通过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来做到这一点的”。

为此,他在帕夫雷什中学里创办了家长学校”,并授以父母教育学”。

他的学校一家庭教育体系”范围所及,不仅包括学龄期,而且也包括学龄前期。

他的理论依据是:人的年龄越大,就会变得越保守,越不易接受教育;在孩子生活之初的头几年里,在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周围的人,以及丰富的、多方面的人的关系。

为了使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校长、教师同学生家长的联系。

在这方面,他强调两点:一是在学生学习的最初几年,要特别注意加强同家长的联系;二是这种联系指的是同父母双方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身体力行,经常同家长接触交流。

他专门拟出了同家长交谈的题目,这些话题都有较强的针对性。

他还帮助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家长总结经验,并积极推广,务使每个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都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我认真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欣赏他的具体做法,赞同他的观点, 与他的家庭教育思乡保持一致。

七、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