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案例
例题7.1[MTS环境下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案例]:某公司生产自行车,年预测量为4 200辆,月预测量350辆,当前库存为1 750辆,拖欠定货数为1 050辆,目标库存为350辆,请编制其生产大纲初稿。
解:按照MTS环境下生产大纲的编制方法,得到该公司的生产计划大纲,如表7.3所示。
以下按7.2节介绍的方法简要分析该表是如何得到的。
(1)预测分布在计划展望期上(见表中第2行);
(2)计算期初库存(=当前库存水平-拖欠定货数=1 750-1 050)为700;
(3)计算库存水平的变化(=目标库存-期初库存=350-700)为-350;
表7.3 某公司的生产计划大纲(MTS环境)
(4)计算总生产量(=预测数量+库存改变量=4 200-350)为3 850;
(5)把总生产量和库存改变按时间段分布在整个展望期上,分配时通常要求按均衡生产率原则:
把3 850辆产量(按均衡生产率)分布到12个月,其中1~10均为315辆,11~12月为350辆(参见表中第3行);
根据生产计划大纲和销售预测值按时间段计算库存改变量,即按公式: 本月库存量=上月库存量+本月产量-本月销售量,并将其值填入表中(见表最后1行)。
事实上,根据例题7.1的求解过程,可以给出较为严密的按库存生产环境下编制生产计划大纲的算法。
若将表7.3视为一个3⨯13的矩阵A :
111212122
23132
3n n n a a a a a a a a a ⎡⎤
⎢⎥=⎢⎥⎢⎥⎣⎦
A (7-1) 其中,n =13;1(1,2,,12)j a j =表示第1~j 月份的销售预测,l n a 表示全年销售预测;
2(1,2,,12)j a j =表示第1~j 月份的生产计划量,2n a 表示全年销售生产计划量;3(1,2,
,12)j a j =表示第1~j 月份的预计库存量,3n a 表示目标库存量。
则按库存生产环境下
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步骤可以描述为以下6步。
第1步,将月预测量和年预测量赋值给变量1(1,2,
,13)j a j =;
第2步,计算期初库存量0S (=当前库存水平-拖欠定货数);
第3步,计算库存变化数s K (=目标库存-期初库存); 第4步,计算总产量s G (=预测数量+库存改变量);
第5步,为了满足均衡生产原则,将总产量s G 按下述公式分配给2(1,2,
,12)j a j =:
221221
(,1,2,
,12)
i j k s k a a m i j a G =⎧-=⎪⎨
=⎪⎩∑… (7-2)
式中,m 为常量,其值越接近零,就越符合均衡生产原则。
当然,满足(7-2)式的分配策略并不是惟一的。
换言之,生产计划大纲也并不是惟一的。
第6步,按以下公式计算每月库存量:
21011
3j 23,11(1)(2,3,
,13)
j j j a S a j a a a a j -+-=⎧=⎨
+-=⎩ (7-3)
例题7.2 [MTO 环境下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案例]:某公司生产的医疗机械,其年预测量为4 200台,月预测量350台,期初未完成的拖欠预计为1 470台,其数量为1月315台,2月315台,3月245台,4月210台,5月175台,6月105台,7月105台,期末拖欠量为1 050台,请编制其生产大纲初稿。
解:按照MTO 环境下生产大纲的编制方法,得到该公司的生产计划大纲,如表7.4所
示。
以下按7.2节介绍的方法简要分析该表是如何得到的。
(1)把预测分布在计划展望期上(见表中第2行);
(2)把未完成的订单分布在计划展望期上(见表中第3行);
(3)计算拖欠量变化(=期末拖欠量-期初拖欠量=1 050-1 470)为-420台; (4)计算总产量(=预测量-拖欠量变化=4 200 -(-420))为4 620台;
表7.4 某公司的生产计划大纲(MT0环境)
(5)把总产量和预计未完成的定单按时间段分布在计划展望期上,分配时通常要求按均衡生产率原则,且月生产量应保证满足月末完成订单的数据。
把4 620辆产量(按均衡生产率)分布到12个月,1~12月均为385辆(见表中第5行);
根据生产计划大纲和销售预测值按时间段计算预计未完成的定单量,公式为:
本月未完成定单量=上月未完成定单+本月计划销售量-本月计划产量,并将其值填入表中(见表第4行)。
同样地,根据例题7.2的求解过程,也可以给出较为严密的MTO 环境下编制生产计划大纲的算法。
若将表7.4视为一个4⨯13的矩阵B :
1112
121
2123132341
42
4n n n n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
B (7-4) 其中,n =13;1(1,2,,12)j b j =表示第1~j 月份的销售预测,1n b 表示全年销售预测;
2(1,2,,12)j b j =表示第1~j 月份未完成的订单,若该月无未完成订单,则其值为0;3(1,2,,12)j b j =表示第1~j 月份的预计未完成的订单量,3n b 表示期末未完成订单量;4(1,2,
,12)j b j =表示第1~j 月份的生产计划量,4n b 表示全年销售生产计划量。
则MTO 下
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步骤可以描述为以下6步。
第1步,将月预测量和年预测量赋值给变量1(1,2,,13)j b j =;
第2步,将未完成的订单量赋给变量2(1,2,
,12)j b j =,若该月无拖欠订单,则其值为
0;
第3步,计算拖欠量变化0K (=期末拖欠量-期初拖欠量0M ); 第4步,计算总产量0G (=预测量-0K ); 第5步,为了满足均衡生产原则和保证月生产量满足该月拖欠订单的要求,将总产量0G 按下述公式分配给4(1,2,
,12)j b j =:
4412401
42(,1,2,
,12)
(1,2,,12)i j k k i i b b m i j b G b b i =⎧-=⎪⎪
=⎨⎪⎪=⎩
∑…… (7-5)
式中,m 为常量,其值越接近零,就越符合均衡生产原则。
满足(7-2)式的分配策略也不是惟一的,即生产计划大纲也并不是惟一的。
第6步,按以下公式计算每月的拖欠量:
11041
3j 13,14(1)(2,3,
,13)
j j j
b M b j b b a a j -+-=⎧=⎨
+-=⎩ (7-6)
例题7.3 [根据资源清单和生产计划大纲确定资源需求]:某摩托车厂的资源清单表如表7.5所示,生产计划大纲如表7.6所示,请确定其资源需求计划。
表7.5 某摩托车厂的资源清单
表7.6 某摩托车厂的生产计划大纲
解:根据已知条件,用简单的“乘法”(即每类产品的计划生产量和资源清单中的资源需求率相乘)便得到资源需求计划,如表7.7所示。
表7.7 某摩托车厂的资源需求计划
表7.7 某摩托车厂的利润计划
例题7.4[根据资源清单和生产计划大纲确定资源需求]:假设一个工厂的生产过程可分为4个部分—基本工序、辅助工序、精加工和装配。
在过去6个月中,在这4部分共用47 000个直接工时(小时),其中基本工序为12 000工时、辅助工序为21 000工时、精加工为5 000工时、装配为9 000工时。
在一条生产线上,有9个不同的产品型号使用上述生产制造设备。
此时,工厂的生产计划大纲是以综合单位量给出,综合单位量泛指某个产品系列的单位产品。
在过去6个月完成了这种系列产品5 800个综合单位。
生产计划大纲下达的下两个季度的计划为7 000个综合单位。
请确定资源需求计划。
解:根据题意,在过去6个月生产5 800个综合单位产品,共用47 000个工时,由此可得到该工厂的资源清单,如表7.8所示。
在根据题意,生产计划大纲下达的计划是下两个季度的生产7 000个综合单位,由此并结合表7.8按照上述的“乘法”方法,即得到该工厂的资源需求计划,如表7.9所示。
表7.8 例题7.4的资源清单表
表7.9 例题7.4的资源需求计划表(单位: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