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试题(2)

统计学原理试题(2)

《统计学原理》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分×25=25分)
1、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情况,总体是()。

(1)每一个企业(2)所有60家企业
(3)每一双皮鞋(4)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
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
(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
4、最先叫出统计学之名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凯特勒(3)国势学派(4)恩格尔
5、以下哪种调查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1)工业普查(2)工业设备普查(3)职工调查(4)未安装设备调查
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1)组中值(2)组距
(3)组数(4)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1)各组的次数均相等(2)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3)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4)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 (3)530 (4)540
9、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普查
10、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
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1)66.97%(2)105.03%
(3)93.14%(4)92.78%
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
(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
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
(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
13、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1)人口出生率(2)产值利润率
(3)恩格尔系数(4)工农业产值比
14、某造纸厂1999年产量比1998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1999年产品单位成本()。

(1)减少062%(2)减少5.15%
(3)增加12.9%(4)增加1.75%
15、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3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
120.5%,这说明()。

(1)产量增长了20.5%(2)价格增长了20.5%(3)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20.5%(4)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120.5%
16、综合指数是一种()。

(1)简单指数(2)加权指数
(3)个体指数(4)平均指数
17、依据报告期销售额和个体价格指数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

(1)综合指数(2)算术平均数指数
(3)可变指数(4)调和平均数指数
18、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1)17.6% (2)85% (3)115% (4)117.6%
19、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

(1)季节变动(2)循环变动
(3)长期趋势(4)不规则变动
20、平均发展速度是()。

(1)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2)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3)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4)增长速度加上100%
21、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个。

(1)8 (2)9 (3)10 (4)7
22、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头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1)简单平均法(2)几何平均法
(3)加权序时平均法(4)首尾折半法
23、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1)越小(2)越接近于0
(3)越接近于-1(4)越接近于1
24、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1)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2)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3)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4)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25、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1)у=6000+24х(2)у=6+0.24х
(3)у=24+6000х(4)у=24000+6х
二、判断题(1分×10=10分,正确的在题后()记“ν”,错误的记“×”。

1、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不能用数值表示。

( x )
2、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x )3、报告单位和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这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

(v )
4、统计报表属于全面调查方式。

( x )
5、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 v )
6、最后一个时期以前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最后一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 v )
7、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特征的指标只能是结构相对数。

(x )8、数据组中各个数值大小相当接近时,它们的离差就相对小,数据组的标准差就相对小。

(x )
9、某类商品的销售量上升10%,价格下降10%,则该类商品的销售额不变。

(x )
10、一种回归直线只能作一种推算,不能反过来进行另一种推算。

( v )
三、简答题(5分×4=20分)
1、标志与指标的关系如何?
区别: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2分);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2分)
联系:许多指标数值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1分)
2、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1)注意分子、分母的可比性原则;(2分)
(2)相对数与绝对数结合运用的原则;(2分)
(3)多种相对数结合运用的原则。

(1分
3、简述卡尔·皮尔逊法则。

在适度偏斜的情况下,中位数到算术平均数的距离大约为中位数到众数的距离的一半。

4、什么是正相关和负相关?并举例说明。

正相关:两个变量间,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另一变量的数值也增加。

如,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

(3分)
负相关:两个变量间,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另一变量的数值反而减少。

如,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

(2分)
四、计算分析题(共45分)
1、某产品收购情况的资料如下:(8分)
要求:按以下三种方法计算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
(1)不加权的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3)加权调和平均数。

2、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某地区第四季度就业人口数占劳动力资源数的
平均比重。

(6分)
(2)计算1997——2001年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以1997年为固定基期,计算1998——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4、某市2004年第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200万元,第二季度35650万元,零售物价下跌0.5%,试计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零售量指数,以及由于零售价格下跌居民少支出的金额。

9分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3)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化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