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典例1】图为神经—肌肉链接示意图。
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1、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填
①~⑦编号)。
2、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
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填
①~⑦号)。
3、若切断M、N两点,刺激P处(填“能”或“否”)引起肌肉收缩,该活动(填“能”或“否”)称为反射活动,原因是。
4、只保留⑥神经元和肌肉,正常时用电极刺激P点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部分受损时,再刺激P点,骨骼肌不再收缩。
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果,表明肌肉受损。
如果,表明部位b受损。
【归纳点拨】
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2、肌肉群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离体肌肉受到刺激也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3、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4、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变式训练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 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变式训练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处受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
【探究点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典例2】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②
C.③→②→①→②→③D.③→②→①→②→③
备注:电流的流动方向就是指针的偏转方向
【典例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 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归纳点拨】
1、正常情况下对细胞而言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是钾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是钠离子,即外液钠离子浓度高而内液钾离子浓度高;维持这种正常渗透压要靠主动运输方式,神经细胞也不例外。
2、静息电位形成是钾离子外流的结果,其外流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
3、动作电位形成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其内流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
4、影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大小的因素分别是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和钠离子浓度差。
【变式训练3】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变式训练4】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参考答案★——
【探究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过程
【典例1】
1.④⑤⑥
2.③②①
3.能否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4.刺激P点,在a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刺激P 点,在a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变式训练1】[解析]此题考察反射弧的结构及其功能。
有感觉,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完好。
有运动障碍,则很有可能是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的前根受损。
至于效应器,其部位不在腰椎部。
[答案]A
【变式训练2】C
【探究点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典例2】[答案]A
【典例3】[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Na+内流导致,如果减少溶液S中的Na+的浓度,则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流量减少,而使峰值降低。
[答案]D
【变式训练3】[答案]C
【变式训练4】[解析]适宜的刺激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向两侧传递。
将两电极均置于细胞外,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左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就有电位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D
当堂检测
1.D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