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的教学设计
(机械加工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1、知识储备:掌握运动副、构件、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等知识;具备初步分析机构运动特点能力。
2、预习新课,并在课前试做铰链四杆机构。
教师准备:
1、准备制作铰链四杆机构的材料、课件、动画、教案、教学载体。
2、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设计法、案例教学法(以教学载体为主线)、小组协作法。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动画、机构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含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一、课前组织
1、学生按上一节课的按排分小组座好。
(学生共22
人,分成4组,每组5至6人)
2、各小组测量课前做的铰链四杆机构各杆的杆长并
标注,在把其摆放在正中。
3、预习新课,结合自己对新知的理解,试判一下所
做铰链四杆机构属于什么类型?
4、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模型,并试判断
类型。
组织学生
分组;
评学生做
的模型;
指出问
题,待运
用新知解
答
做模型
-展示
模型-
找问
题;
思考并
回答问
题
5分
钟
二、学习情境导入1、动画展示三种机构的运动特点及应用场合。
2、由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之联系的上节知识点。
上节内容提问:
(1)运动副
1)运动副的含义与分类?
2)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低副、高副机构?
知识引入:铰链四杆机构为什么运动副?(低副-转动副)
(2)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1)铰链四杆机构由那些构件组成?
2)什么是曲柄?
3)什么是摇杆?
3、由动画思考:三种机构中杆件的长度、位置对运动
有什么影响?
放动画,
创设教学
情境
提问
观看动
画
思考并
回答问
题
5分
钟
三、学习任务引入(学习成果:)
任务:判定该铰链四杆机构取不同杆件为机架时的类
型。
(解析教学载体)
学习成果:能够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分析运动
特点;课后按所学知识改进模型,每组各做两种模型。
以教学载
体为主线,
提出教学任
务
明确任
务,本
节课学
习目标
2分
钟
四、讲授新课(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条件
第一步:分析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即l mix+l max ≤l’+l”
第二步: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
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有三种类型:
(1)取最短杆为连架杆,得曲柄摇杆机构如图(a)、
图(b)所示。
动画、模型展示,并演示运动特性。
(2)取最短杆为机架,得双曲柄机构,如图(c)所示。
动画、模型展示,并演示运动特性。
(3)取最短杆为连杆,得双摇杆机构,如图(d)所示。
动画、模型展示,并演示运动特性。
(c)(d)
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
和大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则无论取哪一个构
件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讲授新
课;
课件、动
画、模型
教学;
图片展示
各种类型
机构简
图;
观看动
画;
观看老
师模型
演示;
思考、
分析问
题
12分
钟
五、教学载体处理1、判定曲柄是否存在?
∵l mix+l max =50+120< l’+l”=90+105
∴曲柄存在
2、判断以不同构件为机架时的铰链四杆机构类型:
1)以AB杆为连架杆,分别以BC杆、AD杆作为
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如图(a)、图(b)所示。
2)以AB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如图(c)所示。
3)以AB杆为连杆,DC为机架时为双摇杆机构。
老师示范
铰链四杆
机构类型
的判断;
强调方法
的运用,
从而剖析
教学载
体;
跟随老
师思维
互动;
理解类
型判断
方法
7分
钟
六、结论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方法见下表:
是否满足曲柄
存在条件
最短杆位置基本类型
满足
连架杆曲柄摇杆机构
机架双曲柄机构
连杆双摇杆机构
不满足双摇杆机构
总结规
律、得出
结论
归纳、
总结知
识点
2分
钟
七、作
业
(一)课堂作业练习
作业1:各小组依据所学新知判断本组所做铰链四杆
机构的类型,并选派代表上台阐述,说明判断的思路。
作业2:分析以下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并说明判定
方法。
方式:1)小组讨论
2)小组代选派代表到黑板完成作业。
3)老师评讲、答疑;学生纠错、归纳。
(二)课外作业练习
作业3:完成习题册上6-1至多6-14 习题。
作业4:课后按所学知识改进模型,每组各做两种
模型,并展示在学习园地。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
运用所学
新知解决
问题;
布置作业
;
评讲作
业,找问
题;
解答学生
疑惑
判断所
做模型
类型;
完成作
业2(3
名学生
黑板上
做);
学生纠
错、归
纳,巩
固知识
点
10分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