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部损伤的处理原则

手部损伤的处理原则

手部损伤的处理原则
手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手外伤,一旦发生手部损伤就需要积极的治疗。

手部损伤,早期处理得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功能,处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组织坏死,疤痕形成、关节僵硬,血运不良等,并且增加了晚期手部治疗的困难,最后导致手部功能的部分或大部分丧失。

手部损伤后,现场处理是重要的环节,不论发生在何处,都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及时有效地止血和迅速安全地转运:估计伤者在转送中需时较长,而附近又具备清刨的基本条件,则可应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洁净的水冲洗伤口,迅速将污染的组织初步清创、止血、包扎、制动,然后再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处理。

(2)防止人为加重损伤:一旦手部被机器卷入后,应立即停止机器的运转,尽快将机器拆开,使伤肢解脱出来,切不可用倒转机器的办法,以免使受伤的手重复损仿。

若肢体部分组织被嵌轧在机器中,也不应急躁地将相连的组织割下或强行撕下,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损伤后的手,给予良好的制动,也是十分需要的,这不仅可以防止加重组织的损伤,也可减轻伤者的痛苦。

如果不予制动,伤者在转送途中,骨折断端的尖角,因重力的牵拉、运输工具的震动、肢体的扭转,均有可能加重损伤重要的血管或神经。

在现场,应该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木板、竹条、硬纸板、铁片或塑料板等,将伤肢作适当固定,以防在转运中发生新的损伤。

(3)减少伤口的污染:这是处理开放性手部损份的突出任务,应用清洁的(最好是消毒过的)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将伤口尽早包扎起来,以达到伤口隔离、减少污染的机会。

这里需提醒急救者注意,不要将伤口置于不清洁的水(包括河沟水)中去洗刷,以免污染伤口和增加病人痛苦。

以上就是手部损伤的处理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