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车间卫生要求

生产车间卫生要求

生产车间卫生要求
一、个人卫生要求
1、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或可能接触化妆品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每年必须体检一次。

凡患有手癣、指甲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者,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在治疗后经原体检单位检查证明痊愈,方可恢复原工作;
2、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不得长于2mm)、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
3、生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等;
4、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应洗手:?进入车间生产前;?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一些容易污染的产品时;?接触与产品生产无关的物品后;?上卫生间后;?手脏时。

5、进入洁净区前的清洗消毒:?用流动清水清洗双手,双手反复搓洗,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的部位,并仔细检查手臂、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进行清洗;?将手彻底风干;?用75%酒精喷洒手部消毒。

清洁消毒完毕后方可进入洁净区。

进入洁净区后需保持手部的洁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工作,不得裸手随意直接接触化妆品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有不卫生的动作或习惯; 6、工作期间生产人员手部有伤时,须戴乳胶手套才可接触化妆品和原料。

不得随意进出各自的工作现场,进出各车间应随手关门,尽可能减少出入次数。

因需要离开生产车间上洗手
间,必须脱掉工作服、鞋、帽,事后再重新进入工作现场工作前,应作必要的清洁消毒;
7、工作期间,严禁不同洁净区域的人员窜岗。

二、环境卫生要求
1、地面应保持整洁,无积水,工、器具定位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能存放
车间内,杂物应随时清除;
2、每个工作日下班之前须对车间进行一次清扫,整理工作台面,清除生产废弃物。

并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拖拭地面;
3、每周须对车间门窗、玻璃、墙面、墙裙等设施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洁净区每周须用10-15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

如停产两天(含)以上应在生产前用2-4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
4、每月须对车间天花板、照明及其它附属装置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
5、洁净区温湿度控制:温度18-28?,相对湿度45-75%。

洁净度按下表要求执行;沉降菌(cfu/皿,30min)?15
6、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应存放于相应的清洗间内,使用完毕用1:300的84消毒液浸泡后,放置于固定位置;
7、各车间内放置的物料不可遮挡住回风口。

初、中效过滤器网应及时更换或清洗。

三、预处理间卫生要求
1、所有包装材料拆外包装前须对外包装进行清洁,拆外包装只能在拆包间进行;
2、容器拆包后放在清洁的塑料周转箱内。

中转塑料筐用前必须清洗洁净,并用纱布擦拭干净,无孔塑料筐还需用75%酒精擦拭内外壁消毒;
3、掉落到地上的容器需用75%酒精擦拭后方可使用;
4、容器熏蒸消毒时,容器不得超过有孔塑料筐容积的5/6;
5、消毒完毕的容器不得用手接触内壁,尽快运往净瓶储存室;
6、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认真打扫工作间的卫生,清洗中转塑料筐等器具,拖净地面,不能有积水,将各类包装物料摆放整齐,保持室内整洁。

四、配料、制造车间卫生要求
详见《生产设备、容器及工具等清洗消毒管理规定》
五、半成品贮存间卫生要求
1、半成品贮存间用于存放半成品,不得存放其它任何物品,不得在其中进行与存放、取用半成品无关的工作;
2、半成品贮存间的室温必须保持在18-28?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
3、半成品在存放期内不得无故打开桶盖和塑料薄膜;检验人员取样时,应速取速封;取样和观察膏体质量时,须戴口罩;
4、半成品存放周期不得超过15天(自生产日期起),超过存放周期的半成品需重新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灌装;超过60天存放期的半成品,原则上不允许灌装,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六、灌装间卫生要求
1、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a、灌装间工作人员必须着洁净连体服,穿防静电洁净鞋(白色),戴口罩;
b、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每隔一小时要用75%的酒精喷洒手部消毒一次;
c、洁净连体服每天须清洗、消毒一次,防静电洁净鞋每周须清洗、消毒一
次。

2、机台设备、工作台面表面卫生要求
a、使用前须用75%酒精喷洒表面,用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b、使用后须用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c、传输带在工作时应每小时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一次; 3、生产设备、工
器具的卫生要求
生产设备、工器具的卫生要求具体见《生产设备、容器、器具等消毒管理规定》。

4、灌装间环境卫生要求
a、如用桶装的半成品进入灌装间前必须75%酒精浸湿的洁净纱布擦拭半成品桶
外壁、桶盖。

桶底应干燥、洁净;
b、加料斗加满料后,必须加盖,半成品桶也应及时盖上;
c、灌装间地面散落的东西要随时拣起,并用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后使用;
d、灌装间所用纱布当天为一次性使用,班后集中清洗干净后,烘干,消毒后
备用;
e、灌装车间的门应随时保持关闭;
f、各种容器应随用随领,减少积压。

5、温度控制范围为18-28?,相对湿度控制范围为45-75%之间。

相对温湿度
的监测由生产部指定人员每隔4小时记录一次,当洁净室出现异常温湿度时,由负
责人通知空调室,进行修复。

灌装车间与其他不同洁净度的车间或通道之间,静压
差应大于5Pa,灌装车间区域内与室外静压差应大于10Pa。

用压差表(0-60Pa)对洁
净室内正压、负压要进行监测。

七、包装间卫生要求
4.7.1 车间内的物品应分类放置,码放整齐;
4.7.2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台面不混乱,防止包材落地;
4.7.3 工作中不可打开产品外盖;
4.7.4 车间的杂物随时清理。

八、更衣室卫生要求
1、室内不同洁净度的衣、鞋、帽放置在相应指定的位置;
2、更衣柜应编号做到专人专用,不得混用。

个人服装与工作服,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不得混用;
3、更衣室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和私人杂物;
4、更衣间每周须进行一次30分钟的紫外灯空气杀菌消毒。

九、非生产区员工及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的卫生要求
1、非生产区员工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2、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洁净区,不经同意不得进入灌装间,需进灌装间者必须着防静电洁净连体服,严格按《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3、参观人员进入一般生产区前,带队人员有责任向参观人员介绍《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并要求参观人员穿戴整洁的参观服、帽、鞋套,参观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未经同意不得进入灌装间、制造间。

需进行灌装间者须着防静电洁净连体服,严格按《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4、对进入生产区的非生产区员工或参观人员,若未按《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执行的,生产区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生产区。

技术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