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推荐下载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推荐下载

简介TCT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TCT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为100%,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所以TCT技术是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的筛查的最先进的技术。

 在TCT检查中,临床医师按通常方法用TCT检查专门的采样器用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然后不是将其直接涂在显微片上,而是将采集器置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这样就获得了几乎全部的细胞样本。

患者的细胞样本瓶就这样被送往实验室,在那里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将样本分散并过滤,以减少血液、粘液及炎症组织的残迹,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薄薄的保存完好的细胞层,以备做进一步的显微检测和诊断。

TCT检查只是宫颈病变检查的第一步,一般说来,宫颈病变的诊断分为三步:TCT、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

她说,尽管细胞组织是否属于病变只有病理学诊断才真正具有权威性,但TCT检查的第一道关卡仍然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如果TCT显示有问题,那么女性就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或病理诊断才能准确判断病情;但如果TCT的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这些检查则可以不用再做了,女性也可以为身体健康松一口气,不过仍要注意定期复查。

TCT检查的具体操作步骤 1.使用TCT专门的采样器来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

2.与常规细胞涂片不同的是,TCT检查是将采集器置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

3.做TCT检查时使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将样本分散并过滤,以减少血液、粘液及炎症组织的残迹。

4.做TCT检查时显微检测和诊断。

TCT检查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想做TCT检查的女性,要提醒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做TCT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2.在做TCT检查前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阴道栓剂,也不要做阴道内诊;3.如有炎症先治疗,然后再做TCT检查,以免影响诊断结果;4.TCT检查最好安排在非月经期进行。

阴道镜检查简介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是利用阴道镜在强光源照射下将宫颈阴道部位上皮放大10-40倍直接观察,以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病变,在可疑部位进行定位活检,以提高宫颈疾病的确诊率。

阴道镜分为光学阴道镜和电子阴道镜两种。

适应症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级或者以上。

或者tbs提示ags阳性以上和(或)高位HPV DNA阳性者。

2.有接触性出血,肉眼观察宫颈无明显病变者。

3.肉眼观察可疑癌变,可疑病灶行定位活检。

4.可疑下生殖道尖锐湿疣。

5.可疑阴道腺病、阴道恶性肿瘤。

6.宫颈、阴道及外阴病变治疗后复查和评估。

阴道镜结构1.光学阴道镜光学阴道镜主要有镜体、支架、光源和附件四大部分组成。

(1)镜体:位于支架的顶部,设有倾斜度调节和左右调节手柄,保证镜体可自由地转动。

前方有两个物镜,光源出口及滤色镜片。

后端有双目目镜,双目镜间距调节以检查者瞳孔间距为准,使双侧目镜的图像重叠,成一最佳的立体图像。

(2)支架:分陆地式和悬挂式两种。

支架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阴道镜诊室的条件。

(3)光源:有镜内光源和镜外冷光源两种。

(4)附件:包括照相系统(普通照相、立体照相和一次成像系统)、摄录像系统、打印系统和计算机图文信息管理系统等。

2.电子阴道镜电子阴道镜主要包括电子阴道镜头主体、支架和附件等。

阴道镜检查的步骤是什么?阴道镜检查的检查步骤: 1、检查前应有阴道细胞涂片检查结果,除外阴道毛滴虫、念珠菌、淋菌等炎症。

检查前24小时避免阴道冲洗、双合诊和性生活。

2、患者取膀胱截合位,用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阴道部,用棉球轻轻擦净宫颈分泌物。

为避免出血,不可用力涂擦。

3、打开照明开头,将物镜调至与被检部位同一水平,调整好焦距(一般物镜距被检物约为20㎝),调至物像清晰为止。

先在白光下用10倍低倍镜粗略观察被检部位。

以宫颈为例,可粗略观察宫颈外形、颜色及血管等。

4、用3%醋酸棉球涂擦宫颈阴道部,使上皮净化并肿胀,对病变的境界及其表面形态观察更清楚,需长时间观察时,每3—5分钟应重复涂擦3%醋酸一次。

精密观察血管时应加绿色滤光镜片,并放大20倍。

最后涂以复方碘液(碘30g,碘化钾0.6g,加蒸镏水100ml),在碘试验阴性区或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阴道镜检查结果判断 1、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上皮光滑呈粉红色。

涂3%醋酸后上皮不变色。

碘试验阳性。

2、宫颈阴道部柱状上皮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下移,取代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临床称宫颈糜烂。

肉眼见表面绒毛状,色红。

涂3%醋酸后迅速肿胀呈葡萄状。

碘试验阴性。

3、转化区即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错的区域,含新生的鳞状上皮及尚未被鳞状上皮取代的柱状上皮。

阴道镜下见树枝状毛细血管;由化生上皮环绕柱状上皮形成的葡萄岛;开口于化生上皮之中的腺体开口及被化生上皮遮盖的潴留囊肿(宫颈腺囊肿)。

涂3%醋酸后化生上皮与圈内的柱状上皮明显对比。

涂碘后,碘着色深浅不一。

病理学检查为鳞状上皮化生。

4、不正常的阴道镜图像碘试验均为阴性,包括: (1)白色上皮:涂醋酸后色白,边界清楚,无血管。

病理学检查可能为化生上皮、不典型增生。

(2)白斑:白色斑片,表面粗糙隆起且无血管。

不涂3%醋酸也可见。

病理学检查为角化亢进或角化不全,有时为HPV感染。

在白斑深层或周围可能有恶性病变,应常规取活检。

(3)点状结构:旧称白斑基底。

涂3%醋酸后发白,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且有极细的红点(点状毛细血管)。

病理学检查可能有不典型增生。

(4)镶嵌(mosaic):不规则的血管将涂3%醋酸后增生的白色上皮分割成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小块状,犹如红色细线镶嵌的花纹。

若表面呈不规则突出,将血管推向四周,提示细胞增生过速,应注意癌变。

病理学检查常为不典型增生。

(5)异型血管:指血管口径、大小、形态、分支、走向及排列极不规则,如螺旋形、逗点形、发夹形、树叶形、线球形、杨梅形等。

病理学检查多为程度不等的癌变。

5、早期宫颈癌强光照射下表面结构不清,呈云雾、脑回、猪油状,表面销高或稍凹陷。

局部血管异常增生,管腔扩大,失去正常血管分枝状,相互距离变宽,走向紊乱形态特殊,可呈蝌蚪形、棍棒形、发夹形、螺旋形或绒球等改变。

涂3%醋酸后表面呈玻璃样水肿或熟肉状,常并有异形上皮。

碘试验阴性或着色极浅。

宫颈癌概述:什么是宫颈癌?子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各省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

根据29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各国各地报道也有差异,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

病因:宫颈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关于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

近年来还发现子宫颈癌与性交而传染的某些病毒有一定关系如:①人类疤疹病毒Ⅱ型(HSV—2),因HSV—2抗体检查在浸润性宫颈癌的病人中80%~100%阳性;②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对各类宫颈癌组织进行HPV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提示子宫颈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③人类巨细胞病毒(CMV) 国内外均有报道,子宫颈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CMV抗体滴度均高;动物实验证明CMV-DNA具有恶性转化能力,因此病毒感染成为近年来研究宫颈癌发病原因的重要课题之一。

症状:宫颈癌有哪些临床表现?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有接触性出血者,首先应想到有宫颈癌的可能,应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并采用以下辅助检查:(一)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但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l0%的假阴性率,因此均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以此方法作筛选。

(二)碘试验正常宫颈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色,临床上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涂抹宫颈及穹窿,如发现不正常碘阴性区即可在此区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三)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Ⅲ~Ⅳ级以上涂片,但宫颈活检为阴性时,应在宫颈鳞-柱交界部的6、9、12和3点处取四点活检或在碘试验不着色区及可疑癌变部位,取多处组织,并进行切片检查,或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四)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诊断癌瘤,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据统计,如能在阴道镜检查的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8%左右,但阴道镜检查不能代替刮片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也不能发现宫颈管内病变(五)宫颈锥形切除术在活体组织检查不能肯定有无浸润癌时,可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但目前诊断性宫颈锥形切除术已很少采用,当宫颈癌确立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肺摄片,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宫颈癌临床分期。

检查:宫颈癌应该做哪些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癌部位较硬,易出血,并应注意有无阴道转移,应特别强调作,合诊(腹部触诊,阴道和肛门内诊),了解子宫后方及宫旁有无癌转移,藉以确定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

Ⅰb期及Ⅱ期以后的宫颈癌症状明显,通过妇科检查及宫颈活检即作出诊断0期和Ⅰa期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易漏诊。

0期和Ⅰa期的预后远较Ⅰb期以后者为佳,应重视其早期诊断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细胞学检查凡遇可疑病例如宫颈接触性出血或糜烂较重,久治不愈者,应作宫颈刮片查瘤细胞,如发现癌细胞或核异质细胞应进一步行宫颈活检,宫颈癌普查时,多采用此法进行筛选宫颈活检。

碘试验在未染色区取材可提高准确性,取材时应包括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外,并最好在3、6、9、12点作四点活检,以防漏诊。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16~40倍可更仔细地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并可看到鳞柱上皮交界处,在阴道镜指导下作活检,可提高准确性,看不到鳞柱上皮交界处时,应作宫颈管搔刮,将刮出物送病检。

宫颈锥形活检 将宫颈作锥形切除,术前应先作阴道镜确定病变部位,亦可作碘试验,切除的标本应作连续病理切片以除外浸润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