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力学2007—2008年期末考试试题
一.基本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圆涂满)(40%)
1.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4分)(1)应变分为线应变ε和角应变γ。
(2)应变为无量纲量。
(3)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4)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A) (1),(2),(3)。
(B) (1),(2)。
(C) (3),(4)。
(D) 全对。
正确答案: (A) (B)
(C)
(D)
2.变截面杆AD 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
设N AB 、N BC 、N CD 分别表示该杆AB 段,BC 段和CD 段的轴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4分)
(A) N AB >N BC >N CD 。
(B) N AB =N BC <N CD 。
(C) N AB =N BC >N CD 。
(D) N AB =N BC =N CD 。
正确答案: (A) (B)
(C)
(D)3.图示简单桁架,杆1和杆2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 ,许用应力均为[σ],设N 1、N 2分别表示杆1和杆2的轴力,则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4分)
(A) P =N 1cos α+N 2cos β;
(B) N 1sin α=N 2sin β;
(C)许可载荷[P]≤[σ] A(cos α+cos β); (D)许可载荷[P]=[σ] A(cos α+cos β)。
正确答案: (A) (B)
(C)
(D)
4.在图中,若板和铆钉为同一材料,且已知[σbs ]=π[τ]/2,为了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则铆钉的直径d
应该为:(4分
)
(A) d=2t ; (B) d=4t ;
(C) d =4t /π; (D) d =8t /π。
正确答案: (A) (B)
(C)
(D)
5.外径为D ,内径为d =0.5D 的空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 作用,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τ。
若轴的外径不变,内径改为d 1=0.7D ,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4分)(A) 1.82τ。
(B) 1.59τ。
(C) 1.23τ。
(D) 1.14τ。
正确答案: (A) (B)
(C) (D)
6.T 形截面铸铁梁,设各个截面的弯矩均为负值。
则将其截面按哪个所示的方式布置,梁的强度最高?
(4分
)
正确答案: (A) (B)
(C) (D)7.图示变截面梁,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4分)
(A) 应分3段,通常有3个积分常数; (B) 应分3段,通常有6个积分常数; (C) 应分2段,通常有2个积分常数; (D) 应分2段,通常有4个积分常数。
正确答案: (A) (B)
(C)
(D)
8.绘出图示应力状态所对应的应力圆并求出图示斜面上的应力值σα和τα。
(应力单位:MPa)。
(4分
)
正确答案: (A) (B)
(C)
(D)
9.一正方形截面短粗立柱(图a),截面上的压应力为σ,若将其底面加宽—倍(图b),原厚度不变,则该立柱固定端截面上的最大压应力为:(4分
)(A) 0.5σ; (B) 1.25σ; (C) 1.5σ; (D) σ。
正确答案: (A) (B)
(C)
(D)
10.图示两端铰支压杆的截面为矩形。
当其失稳时:(4分
)(A) 临界压力P lj =π2EI y /l 2,挠曲线位于xy 面内;(B) 临界压力P lj =π2EI z /l 2,挠曲线位于xy 面内;(C) 临界压力P lj =π2EI y /l 2,挠曲线位于xz 面内;(D) 临界压力P lj =π2EI z /l 2,挠曲线位于xz 面内。
正确答案: (A) (B)
(C)
(D)
二.计算题(60%)
11.圆轴的扭转-拉伸示意图如图所示。
若P=20kN,M0=600N·m,d=50mm。
试求:(1)圆轴表面A点主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并用单元体表示;(2)如果圆轴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
μ=0.3,AB=5mm,求A点沿AB方向的线应变和线段AB的长度变化。
(20分)
12.直角曲拐ABC位于水平面内,在端点C上作用垂直集中力P和集中力偶M=2Pa。
设曲拐两段材料相同且均为同一直径d的圆截面杆,拉压和剪切弹性模量分别为E和G。
试用能量法求C点在垂直方向的位移。
(20分)
13.图示水平圆轴,A端固定,B端与水平杆BC连接,且AB垂直BC,C端受铅垂力水平力的作用,P=50kN,轴材料的许用应力[σ]=90MPa。
不考虑AB轴的拉压变形,作出AB轴的内力图,并用第三强度理论选择轴的直径d。
(20分)
三、
d
f o
r s 参考答案
一.基本选择题(40%)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D
A
C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i n s i
e
i i 评分标准:4分×10二.计算题(60%)
11.(分值:20分)参考答案:
(1)A 点的应力状态
属二向应力状态,应力分量是
MPa Pa d T MPa Pa A P xy y x 4.24104.2405.0600
1616
2.10102.1005.01020463
3
62
3
=⨯=⨯⨯==
==⨯=⨯⨯⨯==ππτσπσ(2
)主方向o
o o y
x xy
tg 9.5090 1.39784.42
.104
.24222000=+-=-=⨯-
=--
=αασστα(3)主应力
8.19 0 0.308.190.30)4.24()22.10(22.10)2(2321222
2min
max MPa MPa MPa
MPa xy y x y x -===∴⎩⎨⎧-=+±=
+-±+=⎩⎨
⎧σσστσσσσσσ(4)主单元体
x
(5)线段AB 的长度变化
mm
AB l E MPa MPa o o o o
o
o
AB o
xy o y x y x o
xy o y
x y
x 4304
6
9
1203030
120
301015.51003.110)7.233.05.13(102001)(17.23240sin 4.24240cos 22.1022.10240sin 240cos 225.1360sin 4.2460cos 2
2.1022.1060sin 60cos 22--⨯=⨯=∆∴⨯-=⨯⨯--⨯=-==︒-︒+=--++=-=︒-︒+=--+
+=
εμσσετσσσσστσσσσσ评分标准: A 点的应力状态和应力分量:4分
主应力、主方向和主单元体:12分
A 点的线应变和A
B 线段长度变化:4分
12.(分值: 20分)参考答案:
(1)求BC 杆的弯矩方程:
M
Px x M +=11)(AB 杆的弯矩方程和扭矩方程
M
Pa x T Px x M +==)( )(222(2)在C 端单独作用一单位集中力,并求出相应的扭矩方程和弯矩方程
a
x T x x M x x M ===)( ))2221
1
(3)用莫尔定理求C 端的垂直位移
4
34333233232
0202
210
112
22222111963320335323)()()
()()()()()(2
21d G Pa d E Pa GI Pa EI Pa GI Ma GI Pa EI Pa EI Ma EI Pa dx GI a M Pa dx EI x Px dx EI x M Px dx GI x T x T dx EI x M x M dx EI x M x M p p p a p
a a
l p
l l V ππδ+=+=++++=⋅++⋅+⋅+=++=⎰⎰⎰
⎰⎰⎰
自由端的垂直位移与单位集中力方向一致。
评分标准: 外力和单位力作用时AB 和BC 杆的弯矩方程和扭矩方程:10分求C 截面的垂直位移:10分
13.(分值:20分)参考答案:
(1)圆轴AB 的受力简图
(2)画AB 轴的扭矩图和弯矩图
(3)AB 轴的强度计算
第 11 页 共 11 页危险截面是A 截面扭矩:kNm P T 95018.018.0=⨯==合成弯矩:kNm P P P M M M Az Ay A 4.15308.0)18.0()25.0(2222==+=+=第三强度理论:
m
T M d T M d T M W A A A r 126.0][32][321322223223=+≥∴≤+=+=σπσπσ评分标准:外力和外力偶矩的计算:4分画扭矩力和弯矩图:8分按强度理论计算: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