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生物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考点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中考频度:★★★★☆难易程度:★★★★☆一、显微镜的构造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镜头的区别和使用1.目镜:上端扁平,没有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上端有螺纹,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四、对光和亮度的调节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主要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

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亮大凹面镜暗小平面镜五、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六、关于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七、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学!科网考向一显微镜的结构1.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放大作用的是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图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物镜,④是反光镜,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在图中与观察物像的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③物镜,C正确。

2.在显微镜对光时,当环境光线较暗,应选用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答案】A【解析】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当环境光线较暗,对光时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

故选A。

3.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答案】D考向二显微镜的使用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A.向上、③②B.向上、④②C.向下、③①D.向下、③②【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从甲调整为乙,物像A向下移动了,并且细胞变大了,所以应向上移动装片,然后转动③转换器调换高倍物镜,最后转动②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故选A。

5.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中的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Ⅰ转换成图Ⅱ,所列A、B、C、D4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该是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节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装片A.甲→乙→丙→丁B.丙→丁→乙C.戊→丁→丙→乙D.丁→戊→甲→丙【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中给出的图示,图Ⅰ所示是四个番茄果肉细胞,而图Ⅱ所示四个番茄细胞中其中右上角那个放大的细胞。

可以判断,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

但由于四个总结提升1.巧记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

看完低倍找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

2.显微镜使用的四个“先后”:(1)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2)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

(4)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3.观察时,先让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要看着物镜,目的是防止物镜镜头压碎玻片,然后眼睛观察目镜,此时镜筒只能上升,不再下降。

番茄果肉细胞中,右上角的番茄果肉细胞并没有在视野中央,而图Ⅱ却在视野中央,故在换用高倍镜前需要将要观察的右上角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因此需要将装片向右上角移动,这样物像移入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由于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变窄,所以视野光线会变暗,因此需要换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光线变亮;换上高倍镜的视野内的细胞会变得模糊,所以不用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即可。

因此,如图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Ⅰ转化为图Ⅱ,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该是戊→丁→丙→乙。

故选C。

考向三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成像6.要使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应该选用下图中目镜与物镜的组合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所以要选用最小的物镜和目镜。

即目镜①和物镜④。

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区别比较细胞数量视野范围视野明暗物像大小低倍镜多大明小高倍镜少小暗大7.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c和d B.a和dC.c和f D.a和e【答案】A1.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2.小明将写有“b”字母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A.b B.pC.d D.q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要将视野中偏左下方的物像移至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C.观察时使用的物镜越长,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亮D.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绘图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C.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便于让光线透过D.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5.观察细胞常用显微镜,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5×,物镜10×D.目镜20×,物镜15×6.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B.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C.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7.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8.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9.下图为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文字):(1)请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1 】__________;【4 】__________;【7 】__________。

(2)显微镜在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然后再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_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

(3)在对光和观察玻片标本时,都要用_________注视目镜。

(4)观察玻片标本时,先让镜筒下降.而后注视显微镜视野内,双手转动____________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再微调_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5)如果镜头上有灰尘和水,要用______轻擦。

10.(2018·常德)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l0x转换成45x,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A.变亮B.变暗C.无变化D.无法判断11.(2018·齐齐哈尔)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下图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A.向左下方移动B.向左上方移动C.向右上方移动D.向右下方移动12.(2018·绵阳)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A.转动目镜B.更换目镜C.转换物镜D.重新制片13.(2018·深圳)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以下操作步骤:①安装物物镜和目镜②取镜③对光④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③②3.【答案】C【解析】对光时,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A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标本,才能到达中央,B正确;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观察时使用的物镜越长,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变暗,C错误;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其中一只眼(一般是左眼)观察目镜,另一只眼(一般是右眼)看着画图,这样可以比较真实地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画出来,D正确。

4.【答案】B【解析】根据需要使用光圈、反光镜以调节视野的亮度。

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

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

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