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第一部分核酸一、填空1.核酸最初是从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含磷较多的酸性物质。

2.核酸按组成不同分为和。

RNA主要存在于中,功能是;DNA主要存在于,功能是。

3.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有、、。

4.核酸中戊糖有和两种,在RNA中含,在DNA中含。

核酸中的嘌呤碱有、两种,嘧啶碱有、和三种。

5.RNA中含有、、和四种含氮碱,DNA中含、、和四种含氮碱。

6.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它由、和各一分子缩合而成。

7.1953年、提出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假说。

8.DNA的二级结构为结构。

RNA据其功能不同分为、、。

9.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维系力主要是和。

10.、、、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二.名词1、Tm2、增色效应3、DNA的复性三、选择1.已知一段DNA一条链为5'AGCTGACCTAGA3',其另一条互补链为()。

A 5'TCTAGGTCAGCT3'B 5'CUCAGGUCAGCU3'C 5'CACATTGAUTAT3'D 5'UCACUCGGGAUC3'2.DNA变性后的特征变化是()。

A 磷酸二酯键断裂B A260增高C A280增高D 分子量变小3.已知某双链DNA的一条链中A=30%、G=24%,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正确的是A T和C 46%B A和T 46%C A和G 54 %D T和C 54%4.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 )A cAMPB cCMPC AMPD cUMP5.DNA的T m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溶液浓度无关 B与分子大小无关C 无种属特异性D G—C碱基对含量高,T m值也高。

6.核酸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 戊糖磷酸的骨架B 碱基序列C 戊糖构象D 磷酸二酯键7.参与构成DNA分子的单糖是( )A 核糖B 脱氧核糖C 葡萄糖D 果糖8.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的碱基是( )A 尿嘧啶B 腺嘌呤C 鸟嘌呤D 胞嘧啶9.DNA是( )A 核糖核苷酸B 核糖核酸C 脱氧核糖核酸D 核蛋白体10.DNA的二级结构是()A 超螺旋B 双螺旋C 局部双螺旋D 发夹式结构11.关于DNA和RNA彻底水解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碱基相同,戊糖相同B 碱基相同,戊糖不同C 碱基不同,戊糖相同D 部分碱基相同,戊糖不同12.核酸最初是从()分离出的呈酸性的物质。

A 线粒体B 细胞核C 叶绿体D 细胞质13.DNA分子中碱基配对规律是();RNA分子中碱基配对规律是()。

A A-T,G-CB G-C,A-UC A-U,A-CD A-C,G-A 14.核酸一级结构的维系力是()A 氢键B 磷酸二酯键C 范德华力D 碱基堆积力15. 核酸分子中,碱基配对主要依赖于()化学键A 氢键B 糖苷键C 磷酸二酯键D 碱基堆积力16.DNA的T m叙述正确的是()A 20%的DNA解链时的温度B 40%的DNA解链时的温度C 50%的DNA解链时的温度D 60%的DNA解链时的温度17.关于t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通常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B 含有较多稀有碱基C 二级结构呈倒L型D 有反密码子环和氨基酸臂18.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是()A G+C=A+TB A+C=G+TC A=CD G=C19.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三个焦磷酸键B 分子中含有二个焦磷酸键C 不是高能化合物D 焦磷酸键不是高能20.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A DNAB tRNAC mRNAD rRNA四.简答题1、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异同点。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第二部分酶与维生素一、填空1.全酶是由和组成的。

2.酶的特殊性质主要是、、、和。

3.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不同,把酶分为、、、、、六大类。

4.酶所催化的反应称,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

5.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和六个因素。

6.在酶促反应中,凡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称酶的,凡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称酶的。

7.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是,抑制剂是。

8.抑制作用分为和两大类。

9.据维生素的溶解性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

10.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和。

11.脂溶性维生素有、、和四种。

二.选择题1.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A 脂B 蛋白质C 糖D 氨基酸2.全酶是()结合而成的。

A 酶蛋白B 辅助因子C 核心酶D 单纯蛋白质3.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是()。

A Cu2+B SO42-C Cl_D Na+4.在酶促反应中,凡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叫酶的();凡是降低酶活性的物质叫酶的()。

A 抑制剂B 催化剂C 激活剂D 辅助因子5.在TPP+中含有(),在FMN和 FAD中含有(),在辅酶A中含有(),在NAD+和NDP+中含有()。

A 硫胺素B 泛酸C 核黄素D 维生素PP6.FMN和FAD的功能是(),HSCOA的功能是(),NAD+和VADP+的功能是()。

A 传递氢原子B 传递酰基C 羧基作用D 脱去羧基7.酶活性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合基团在活性中心内B 催化基团是必需基团C 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D 空间构象与酶的活性无关8.不是竞争性抑制的作用特点是()。

A 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B 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抑制C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D 属于可逆抑制9.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

A 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B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 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抑制D 属于可逆抑制三.简答题1、简述酶促反应的特点。

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的哪些?3、简述磺胺药杀菌的原理。

第三部分生物氧化糖代谢一.填空1.有机物在生物体活细胞进行的反应过程,称生物氧化。

2.生物体ATP的生成方式有和。

3.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和等方式进行的。

4.在有氧氧化中,代谢物脱下的氢原子,是沿着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传递体,最终传递到分子氧,该传递体系称为或。

5.生物体内重要的呼吸链有和两条。

6 .NAD呼吸链的P/O为;FAD呼吸链的P/O为。

7.糖的分解大致包括、和三个途径。

8.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动物体内的葡萄糖(或糖原)降解为,并生成的过程,称为糖酵解,用表示。

9.呼吸链发生在,EMP在中进行,TCA在进行,HMP在中进行。

10.糖的有氧分解包括、、和四个阶段。

11.乙酰C O A进入TCA时,第一步反应是与结合生成。

所以,TCA又称。

12.TCA是糖、脂、蛋白质代谢彻底氧化的,是相互转化的枢钮。

13.糖有氧分解是生物体的最主要形式。

糖有氧氧化净产生的ATP是糖无氧氧化的倍。

14.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

15.糖酵解的终产物是,糖有氧氧化的的终产物是和。

二.名词1、生物氧化2、呼吸链3、解偶联4、糖酵解5、糖的有氧氧化6、三羧酸循环7、糖异生作用三.选择题1.糖类最主要的功能是()。

A 氧化供能B 免役功能C 细胞膜的成分D 软骨基质成分2.成熟红细胞能量来源是()。

A 有氧氧化途径B HMPC EMPD 糖异生途径3.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是()A 是糖、脂、蛋白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B 是糖、脂、蛋白质相互转化的枢纽C TCA在胞液中进行D 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碳架和碳素4.1mol葡萄糖经EMP和有氧氧化净得ATP数之比最接近于()。

A 2:1B 9:1C 1:19D 1:255.TCA在()中进行,EMP在()中进行。

A 胞液B 线粒体C 细胞核D 叶绿体6.EMP的最终产物是()。

A 乳酸B 丙酮酸C 乙酸D PEP7.生物氧化主要是通过()反应实现的。

A 加氧B 脱氢C 失电子D 得氧8.糖原的一个葡萄糖单位,经有氧分解共产生()ATP。

.1mol葡萄糖经有氧分解共产生()ATP。

1mol葡萄糖塘酵解共产生()ATP。

A 2B 38C 19D 399.下列哪种能源不能被活细胞的代谢活动的利用?()A ATPB 脂肪C 日光D 环境中的热10.1mol乙酰C O A经三羧酸循环可产生()molATP。

A 12B 13C 14D 1011.不能作为糖异生原料的是()A 乳酸B 甘油C 乙酰C O AD а-酮戊二酸E 生糖氨基酸12.糖异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防止乳酸中毒B 补充血液葡萄糖C 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 任何物质都可进行糖异生四.简答题1、简述生物氧化的特点。

2、写出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3、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4、写出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过程。

5、简述饲料青贮的生化机理。

第四部分脂、氨基酸代谢一、填空1.脂肪在进行细胞内的中间代谢前必须经酶促降解为和。

2.脂肪酸的β-氧化在进行,分、、和四步,脂肪酸经β-氧化的主要产物是,其大部分进入中进行氧化分解。

3.含有奇数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经数轮β-氧化后除得到数个乙酰C o A外,还会得到一分子的。

4.酮体包括、和三种物质,酮体在中产生,中被利用,若在糖供应缺乏时,血液中酮体浓度过高,称为症,些时尿中也会出现酮体,称症,统称症。

5.1mol 甘油彻底氧化成CO2和水,可净产生 molATP。

6.血浆脂蛋白有、、和。

7.各种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主要是和。

8. 动物体脱氨基作用主要在进行,主要有、、三种方式。

9.哺乳动物体内氨基脱下的氨主要在通过转变成。

10.生物体氨的主要去路、、、。

11.a-氨基酸脱氨后形成的a-酮酸,可以再合成、也可以转化成或12.据氨基酸是否可转化成糖或脂肪,把氨基酸分为、、。

二、选择题1.脂酰CoA进行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A. 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B. 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2.导致脂肪动员加强、产生过多酮体的原因是( )A. 肝功能障碍 B . 酮体是病理性代谢产物C. 甘油三脂摄食过多 D 缺乏葡萄糖供能3.长期饥饿时尿中排泄增加的物质是( )A. 乳酸B. 酮体C. 丙酮酸D. 尿酸4.严重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A. 代谢性酸中毒B. 丙酮过多C. 脂肪酸不能氧化 D .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过多5.有关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肝脏可生成酮体,但不能氧化酮体B. 主要成分为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C. 仅在病理情况下产生D. 原料为乙酰CoA6、哺乳动物体氨基酸脱下的氨主要在( )中通过鸟氨酸循环转变成尿素。

A.肝脏 B、肾 C、肌肉 D、大脑7、氨基酸共同代谢的共同途径主要是( )。

A、联合脱氨基作用B、脱氨基作用C、氧化脱氨基作用D、脱羧基作用8、有关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B. 在肝脏合成和利用C.饥饿可使酮体生成增加D. 糖尿病可引起酮体增加9、由葡萄糖合成脂肪酸的中间物()A. α磷酸甘油B. ATPC.丙酮酸D. 乙酰CoA三、.简答题1.写出下列物质经糖异生作用合成G的过程:(1)甘油(2)丙酸2.何谓β-氧化作用?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如何?3.何谓酮体?它在什么组织中产生和利用?4.动物体解除氨毒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