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共18题;共70分)1. (4分) (2019高三上·山东月考) 下列甲图中的阴影表示黑夜,C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0,乙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昼长变化示意图。

(1)甲图图示时刻()A . 北京时间为14时B . 武汉太阳高度为该日最大值C . CD线两侧日期不同D . 华北平原正逢日落(2)若甲图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光照图,则乙图所示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B点全年昼长变化的曲线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 (2分) (2013高一上·乌鲁木齐期中)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一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yun):无焰得微火],读后回答下题.(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A . 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 . 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 .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D .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2)“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A . “烟气”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 . “烟气”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 . “烟气”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治冻害D . “烟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3. (4分)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颗恒星。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①生物的生长②大气的运动③火山的爆发④煤、石油的形成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耀斑是出现在色球层中的能量爆发现象B . 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22年C . 黑子与耀斑是没有联系的D . 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3)下列现象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A . 全球变暖B . 昼夜长短变化C .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D .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4. (4分)下列关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 .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B . 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莫霍面C . 岩石圏指地壳和上地幔D . 横波不能通过外核,证明它为液体5. (4分) (2017高二下·新津月考)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 .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 . 地处迎风坡C .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 . 多锋面、气旋活动(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 . 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C . 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D . 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6. (4分)火山灰云团可能使当地夜晚气温升高,其原理反映在下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7. (4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下图是2013年7月13日武汉市部分地区气温分布示意图。

7月上中旬,武汉一直维持这种高温晴热天气,且几乎无风。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武汉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原因()A .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地面状况与乡村地区的差异B .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获得太阳辐射与乡村的差异C .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城市周边地区D .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城市中心地区常住人口低于周边地区(2)这段时间武汉高温晴热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M地受温差影响可能产生的风向是()A . 受准静止锋影响;M地多偏北风B . 受气旋影响;M地多偏南风C . 受反气旋影响;M地多偏南风D . 受暖锋锋后暖空气影响;M地多偏北风(3)图中N是武汉市区最大的湖泊,它对武汉城市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①会增加城市出现内涝可能②会调节局部地区气候③有利于新鲜空气进入城市④阻碍城市空间的北扩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③8. (4分) (2018高二下·江西期中) 下图为某区城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 . 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 . 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 . ⑤区土壤盐碱化普遍(2)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 . 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 . 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 . 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季节变化最小9. (4分) (2019高二上·杭州期中)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啦“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

完成下列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 . 减少地表径流B . 减少大气降水C . 减少植物蒸腾D . 减少地下径流(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 填湖建绿地公园B . 城区河道内建坝C . 禁止开采地下水D . 地面铺设透水砖10. (4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 . 实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B . 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C . 虚线表示1月风向,经过红海,补充大量水汽D . 虚线表示7月风向,来自内陆,携带水汽多(2)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 地形B . 洋流C . 海陆位置D . 大气环流(3)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是()A . 冬季水温低,冷水鱼聚集B . 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C .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D . 地表径流量大,营养物质丰富11. (4分) (2019高三上·四川期末)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 . 四川盆地B . 华北平原C . 长江三角洲D . 珠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 .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 .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 .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 .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 . 川剧B . 豫剧C . 越剧D . 粵剧12. (4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期末)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示意略图。

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够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A . 经济发展水平B . 城市环境质量C . 人口增长模式D . 城市功能分区(2)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苏州与杭州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B . 上海的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C . 南京的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小于宁波D . 台州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湖州覆盖13. (4分) (2018高二下·汕头期中)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A . 购物方便B . 就业机会较少C . 交通便捷D . 房价较低(2)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

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A . 乙丙甲B . 甲乙丙C . 甲丙乙D . 丙甲乙(3)若左图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

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A . L1→L2B . L3→L4C . L5→L6D . L7→L814. (4分)(2018·浙江模拟)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绿洲示意图。

完成下题。

(1)图中水库主要的作用是()A . 拦截上游风沙B . 开发水能资源C . 蓄水灌溉农田D . 发展水产养殖(2)下列措施适合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 . 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 . 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 . 大量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D . 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5. (4分)为了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目的主要是为了()A . 扩大市场B . 降低劳动力价格C . 降低地价D . 降低内部交易成本16. (4分)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A . 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B .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 .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D .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17. (4分)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A . 生物物种资源减少B . 水土流失加重C . 全球变暖D . 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18. (4分) (2019高二上·鸡西期中) 河南的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是以防洪、减淤为主的综合性工程。

自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已实施了14次汛前调水调沙,即赶在大量降水汇聚成径流到达水库之前放水冲沙,防止泥沙的淤积,也为防洪做好准备。

小浪底一年一度的汛前调水调沙时间一般是()A . 12月中旬—1月初B . 4月中旬—5月初C . 6月中旬—7月初D . 7月中旬—8月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共2题;共30分)19. (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科林斯运河在希腊南部科林斯地峡上,连接科林斯湾和萨罗尼克湾,接通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是极少数在坚硬石区开凿出来的运河之一(如下右图),它将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得伯罗奔尼撒半岛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岛。

科林斯运河于1881~1893年开凿,长6.3km,深7.9m,河谷底宽21m,河面宽25m,缩短了从亚得里亚海到比雷埃夫斯320km的航程。

目前,科林斯运河每天约有30条船经过,且大多数是摆渡船和旅游船。

(1)简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地形特征及河流水文特征。

(2)简述伯罗奔尼撒半岛铁路线布局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