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x2=50分)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A.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受河流的影响越来越大B.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A.山水田园城市B.扇形C.多核心D.同心圆3.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世博园园区内建有展馆,但各展馆的建筑风格迥异,这主要体现了A.地域文化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C.科技水平的差异D.国家政策的差异4.在人口增长模式的改变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A.出生率的上升B.出生率的下降C.死亡率的上升D.死亡率的下降5.人类历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人口政策B.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人口增长模式向“低低低”型的转变B.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C.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D.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7.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A.工业化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B.纬度偏高,气候湿冷C.人口流动频繁,意外伤害突出D.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8.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A.工业革命以前B.农业革命以后C.“一战”以前D.“二战”以后读图(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6~7题。

9.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①模式B.②过渡C.③模式D.①向③过渡10.模式③容易造成的主要问题是()A.公共设施严重匮乏B.劳动力缺乏C.教育经费投入不足D.环境压力大读右下图回答11.某年某国第X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00万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A.36%B.46%C.26%D.16%12.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据此,我国的人口政策于近年实行了A.“一孩半”政策B.“一个太少,三个太多,两个刚刚好”的政策C.“单独”二孩政策D.“双独二孩”政策13.不属于环境人口容量特征的是:()A.相对性B.警戒性C.合理性D.临界性1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A.北美B.亚洲C.欧洲D.拉丁美洲15.目前发达国家国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是()A.从农村到农村B.从农村到城市C.从城市到农村D.从城市到城市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

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6—17题。

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移民。

下列属于迁出地“推力”的是()A.库区及沿线地区耕地减少,环境承载力下降B.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C.移民迁入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不大适应17.下列情形中,由于“中间阻力小”造成的是()A.与安徽相比,贵州的农民较少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B.湖南人更愿意去广东而不是环渤海地区寻找发展机会C.教育背景不太好的人往往不选择出国D.西北大学的同学南下深圳谋职18.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拉美的城市大都位于平原上B.中低纬低海拔沿海地区城市相对密集C.河流对于深圳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D.气候条件对城市的具体选址有特别大的意义19.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土壤20.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右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哪一处的交通最便捷A.甲B.乙C.丙D.丁22.该地最有可能发展成()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仓储区23.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24.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实力C.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D.行政级别高,城市等级高25.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①二.综合题(50分)26.2011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0~14岁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6.6%;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87%.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以上,即算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同时,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16分)(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不仅已经跨入______________社会,同时也步入了严重______________时代。

(4分)(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面对我国的“未富先老”问题,请提出应对措施。

(8分)(3)有人说,少子化可能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27.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8分)(1)兰州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其所在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左右,属________气候。

(6分)(2)从城市地域形态上看,兰州属于________,造成这种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

(6分)(3)根据图中信息,试分析兰州石化区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6分)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柴静的《穹顶之下》播出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请你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6分):(1)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10分)(2)请你说说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6分)【答案】BAADB,ADDCB,ACCDD,ABBCB,CBACD26.(1)老龄化少子化(4分)(2)问题:(任答两点得4分)a,劳动力不足,兵源短缺b,青年人社会负担加重c,社会保障制度压力过大d,老年人生活孤单措施:(任答两点得4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力的居家(社区)养老支持环境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关爱老人,发扬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开发和利用老龄人才资源,大力发展老龄产业(3)少子化与老龄化关系密切,往往合称少子老龄化,但二者侧重点不同,影响也不完全一样。

少子化是生养小孩过少,其影响的首先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的产业,如婴幼儿护理,学校教育,然后会影响科研、劳动力(兵员)供给,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巩固。

老龄化可以由少子化引起,也可以由人口寿命的延长引起,从这方面看,老龄化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而少子化则是由于人类的短视和缺乏责任心引起的,它不仅影响当前,更影响长远,它危及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少子化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问题。

(4分)27.(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温带季风(兰州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温带大陆性也可)(6分)(2)带状地形河流(6分)(3)不合理理由:位于城区河流的上游,容易污染城区水源;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加上南北高山的*,容易污染城区大气(6分)28.(1)(10分)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具体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b,交通拥挤;c,用地紧张,居住条件差;d,增加就业难度,失业率上升,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e,社会治安可能变差等。

(2)(6分)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