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兴隆镇社区教育的特色创新

兴隆镇社区教育的特色创新

兴隆镇社区教育的特色创新
把新时期探索兴隆镇政治思想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展“建设新兴隆,富裕兴隆人”主题教育活动是兴隆镇社区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和创新。

社区教育学校承担了大部分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从2006年11月份开始,已连续五年利用冬闲五个月的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从层次上分:全民参与;党员、干部学习;种、养户培训和文体活动。

在活动内容上围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教育活动,进行了“十星文明户”的表彰和为先进送春联活动。

围绕“三新”拓宽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思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组织党的基础知识大赛,围绕提高全民素质举办培训。

在每场文艺演出前,镇的领导都根据自己的职责讲课,围绕农民致富举办科技培训,用现代化手段提供致富信息,围绕政策、法规宣传进行“我做文明兴隆人”有奖知识大赛,围绕文体活动,使社区成员在“乐中学知识,学中求进取”。

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了使社区成员,活跃的头脑有事可思,充裕的精力有处可释,美好的求知梦有处可圆,致富的脚步有途可踏。

提高了全镇公民的整体素质,激发了他们热爱兴隆的热情,促进了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

在宣传形式上,利用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宣传主题教育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案,吸引群众参与。

首先利用镇有线广播制作专题节目宣传,主题教育活
动全过程共制作播出专题节目68期,其次通过张贴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广告。

在全镇11个镇的辖区内张贴宣传广告800张,利用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群众碰面招呼是主题教育,茶余饭后议论的还是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和“六个促进”。

两个转变:①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根本转变;②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根本转变。

六个促进:①促进了党风、镇风、民风的根本好转;②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③促进了干群关系的根本好转;④促进了社会稳定;⑤促进了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⑥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基本达到了“活跃的头脑有事可思,充裕的精力有处可释,美好的求知梦有处可圆,致富的脚步有处可踏。

”和“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的目的。

围绕玫瑰产业化,开展以绿色证书培训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成功举办5届玫瑰文化交易活动,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是兴隆镇社区教育工作又一个特色与创新。

兴隆镇玫瑰种植面积8000多亩,。

五年来围绕玫瑰产业,培训种植农民1050人,其中取得绿色证书的农民1040人,截止到去年底,所有的玫瑰种植户的农民都取得了绿色证书。

在此基
础上,经过培训、考核,又有41个农民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

兴隆镇“以文化树形象,以情集聚人气,以展培育商机”、“展田园风貌,扬玫瑰文化,促经济发展,富兴隆镇人民”为宗旨。

成功举办了5届玫瑰文化交易活动,在玫瑰文化交易活动期间开展了“树兴隆镇形象,为田园风貌添光彩”培训活动,对种植玫瑰户进行了礼仪接待、文明用语培训,开展了玫瑰擂台赛,比谁种的玫瑰花大、花艳、品质好。

为了让群众能亲身参与并受到教育,玫瑰文化交易活动均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教育群众的特点。

每届为期5天的文化交易活动期间,我们镇的文体队都要进行四场演出,举办农民歌手演唱赛、《玫瑰之乡》书画赛和《知兴隆镇,爱兴隆镇,建设兴隆镇》知识趣味赛,并在每天晚上放映电影,使广大群众和参与者既体验了文化交易活动的喜庆,又从文化交易活动中学到了知识,了解了兴隆镇,也激发了兴隆镇人的参与意识。

在11个社区教育工作站设置农民需求工作室,把教育活动咨询、意见反馈工作固定化、长期化是兴隆镇社区教育工作的另一项特色与创新
从农民需求出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新”字上做文章,创新形式,创新思维,利用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定点专访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村、入户、走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分类、分项、有重点、有侧重地抓好对群众的教育,解决群众存在的思想问题,满足群众精神文
明建设和科技致富上的需求。

农民需求工作室建立农民需求热线,24小时有人值班。

各村安装农民需求信息箱。

把收集到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存档。

有重点地及时的进行反馈,满足农民需求。

2010年,我们共收到群众各类需求信息2600余条,发布职介信息81条,刊发各类信息200余条。

斑竹村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请我们帮助找一位教跳交谊舞的老师,我们及时的帮助联系,现在这支农民交谊舞队每天晚上都活跃在镇的广场上。

1存在问题和体会
在乡镇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我们的教育活动离广大居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有组织的老年活动比较欠缺。

社区教育中心管理机制还要进一步理顺。

社区教育中心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图书需要更新、充实,要创造条件发展电子阅览室。

2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站的创建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①社区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社区教育工作站建设要有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是开展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必须围绕“三农”,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才有生命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工作方针,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和个人终身
发展的需要;③大力开展农镇社区教育对促进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通过整合资源,建设“四位一体”社区教育中心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

但是我们有信心,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新理念、新思想。

”,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工作上的“教育培训功能、咨询服务功能、交流与沟通功能、中介服务和导向功能”五大功能。

以社区为重要依托,以社区教育为突破口,把社区教育和其他教育融为一体,渗透入社区发展的各个层面。

积极统筹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推动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学校职工的管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农民的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学文化、学理想、学科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物质、生活质量,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机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实现创建学习型兴隆镇的奋斗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