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黔之驴》中考复习ppt课件
《黔之驴》中考复习ppt课件
2.读完课文,想一想并与同学讨论一下:驴能否避免自己的 悲剧?说一说为什么。
示例一: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驴起初叫喊时,把 老虎吓跑了,如果它这时候趁机逃走,就不会被老虎吃 掉。 示例二: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它没有什么真本 领,只会踢,当老虎看清了它的真本事之后,就把它吃 掉了。
金题演练
作者认为“黔之驴”是可悲的,其可悲之处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形虽庞而无德,声虽宏而无能,徒 有其表,名不副实;二是不知自己无能,更不知对手 强大,自以为是,轻举妄动。(只要答出“徒有其表 ”和“轻举妄动”等相同意思,即可得满分)
谢谢观赏!
2020/11/5
16
胜[F]:承受,忍受 蹄:用蹄子踢 计:考虑 技[F]:技能 跳踉:跳跃
(虎)怒吼 去[F]:离开
2.句子翻译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老虎非常害怕,(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将要 咬自己。
(2)驴不胜怒,蹄之。 驴忍受不住怒气,用蹄子踢老虎。
全文理解 【全文中心】本则寓言通过写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最 终吃掉驴的故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 知事物的畏惧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未知事物;也告诫人 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 【写作特色】刻画细腻生动,情节引人入胜。运用拟人化 的语言,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的形 象和知己知彼、做事谨慎的虎的形象。
hǎn),断其喉
,尽其肉,乃去。
1.词语解释 (1)虎大骇,远遁大
(2)以为且噬己也
(3)益习其声 (4)稍近益狎 (5)荡倚冲冒
骇:非常害怕 遁:逃走 以为:认为 噬:咬 益:渐渐,更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冒:顶撞
(6)驴不胜怒,蹄之
(7)虎因喜,计之曰 (8)技止此耳 (9)因跳踉大
(10)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类:像)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 夫! 【解析】根据文中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和“虎因
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可知“黔之驴”外强中
干,由“驴不胜怒,蹄之”可知驴的轻举妄动,再结合
材料中“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可知
作者对黔之驴自以为是、轻举妄动的批判。
【解析】A、B、C三项“之”都是代词,代指驴,而D项 “之”是指示代词,“这,这件事”,故选择D项。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老虎)渐渐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不了解驴 (是什么东西)。
4.下面是原文结尾的一段话,读一读,说说作者对“黔 之驴”的看法是什么。(4分)
第二部分 写驴虎较量的过程及结果,驴和虎两相对比,
增加了寓,虎大骇(hài),远遁(dùn),以
为且噬(sh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xiá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liáng
(‘14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题。
(12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变色的词。(3分)
(1)蔽林间窥之 (2)虎大骇,远遁 (3)益习其声
偷看,观察 逃走 习惯,熟悉
2.下列变色词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D )
A.放之山下
B.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C.然往来视之 D. 虎因喜,计之曰
《黔之驴》中考复习ppt课件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写驴虎较量之前的状况,为故事设置合理的发 展背景
黔无驴,有好(hào)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 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bì)林间窥 之。稍出近之,慭(yìn)慭然,莫相知。
1.词语解释 (1)有好事者船载已入
(2)庞然大物也 (3)蔽林间窥之
【文意理解】 1.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
老虎看到黔地从未有过的驴,见其外表庞然巨大,把 它当作神,充满敬畏。但是向来称王称霸的老虎不甘居下, 躲在树林间偷看。驴忽然大叫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仓皇 逃跑。然而老虎终不放弃,通过往来观察,开始怀疑驴的 本领,于是开始挑衅,“荡倚冲冒”,驴禁不住老虎的试 探刺激,终于拿出看家本领——“蹄之”,结果老虎识破 了驴的本领,摸清了驴的底细,于是吃掉了蠢驴。
(4)稍出近之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用船 庞然:巨大的样子 蔽:隐蔽,躲藏 窥[F]:偷偷观察 稍:渐渐 近:接近
2.句子翻译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 入黔地。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老虎看见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 (它)当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