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质量检测试卷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质量检测试卷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质量检测试卷一、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B.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C.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加速度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大2.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一定做曲线运动B.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不可能受恒力作用D.若物体受恒力作用,则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3.若单摆摆球的质量不变,摆动的最大偏角不变,摆长减半,则单摆摆动的A.频率不变,能量不变 B.频率不变,能量改变C.频率不变,能量不变 D.频率改变,能量改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中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一定减小C.物体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D.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可能减小5.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气体的压强等于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所受气体分子冲量的大小D.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将变为零6.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若此时质点P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则此时A.质点Q和质点N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B.质点Q和质点N均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C.质点Q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质点N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D.质点Q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N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7.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若在运动过程中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总是在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总是在增大8.如图所示,两根直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个木棍的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A.仍匀速滑下B.匀加速滑下C.可能静止D.一定静止9.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与圆心O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滑块在A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左B.小滑块在B点时,N =Mg,摩擦力方向向右C.小滑块在C点时,N>(M+m)g,M与地面无摩擦力D.小滑块在D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左10.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有以下说法①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向心加速度②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动能等于它的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动能③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在轨道1上的动能④卫星在轨道3上的引力势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引力势能⑤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1.(10分)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①所用重锤的质量m=1.0kg,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50 Hz,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______m/s,重锤的动能的数据为从起始点0到该点的距离)。

则打在B点时,重锤的速度vB=_______J,从开始下落到打B点时,重锤的势能减小量是_________J(G取10 m/s2,取EKB两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12.(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轻质细线将小球1悬挂于O点,使小球1的质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被碰小球2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将小球1从右方的A点(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小球2发生正碰,碰撞后,小球1继续向左运动把轻质指示针推移到图中的OC位置,小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到桌面边缘水平距离为S的D点。

(1)实验中已经测得上述物理量中的α、L、S,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还应该测量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

(2)请用测得的物理量结合已知物理量来表示碰撞前后小球1、小球2的动量:P1=_____。

P′1=______。

P2=_______。

P′2=_______。

三、计算题,共9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3.(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平行于斜面的外力F 作用下加速下滑,滑块上悬挂小球的细线恰好处于水平方向,小球的质量为m。

试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此时作用在滑块上的外力F的大小。

14.(14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以恒定功率由静止开始行驶,设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其牵引力F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加速过程在图中B点结束,所用的时间t=10s,经历的路程s=60 m。

求:(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2)汽车的质量。

15.(15分)有一个圆盘能够在水平面内绕其圆心O匀速旋转,盘的边缘为粗糙平面(用斜线表示)其余为光滑平面。

现用很轻的长L=5 cm的细杆连接A、B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 =0.1 kg和mB=0.5 kg。

B放在圆盘的粗糙部分,A放在圆盘的光滑部分。

并且细杆指向圆心,A离圆心O为10cm,如图所示,当盘以n=2转/秒的转速转动时,A和B能跟着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

求(1)B受到的摩擦力。

(2)细杆所受的作用力。

16.(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度为L的轻质细绳悬挂于O点,现将它拉至A 处,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θ<5°),然后无初速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作用,它经过一段时间第一次到达最低点B。

求:(1)所经历的时间t(2)该过程中重力产生的冲量大小IG(3)该过程中小球的动量变化ΔP(4)该过程中绳的拉力产生的冲量大小IF17.(1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60 kg的人站在一辆质量为M=30 kg的平板小车甲上,正以速度V=2 m/s沿光滑平直的路面上向右运动,迎面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车乙以相等的速度向左滑来,为了使两小车不发生碰撞,问:(1)甲车的人至少应以多大的速度水平跳出落到乙车上(设人与车不产生相对滑动)?(2)人在跳离甲车的过程中至少要做多少功?18.(16分)如图所示,AB 是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直轨道,BCD 是半径为R=0.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它们相切于B 点,C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D 为其最高点,A 、C 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

m 4529今有一个质量为M=1.5 kg 的滑块1从A 点由静止下滑,与位于C 点的质量为m=0.5 kg 的滑块2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

取g=10m/s 2。

试求:(1)碰撞后两个滑块的速度大小;(2)滑块2经过最高点D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滑块2从D 点离开圆形轨道后落到直轨道上的位置E 到B 点的距离。

(sin37°=0.6,cos37°=0.8)江苏省盐城市2005-2006年上学期高三物理质量检测试卷1.B2.BD3.D4.D5.C6.D7.C8.B9.BC 10.A11.①0.79 0.31 0.32 ②C12.(1)小球1质量m 1,小球2质量m 2,桌面高度h ,OC 与OB 夹角(2)P 1 P ′1=m )cos 1(2θ-gL 。

P 2= 0 P ′213.(1)小球在相互重直的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得:F=ma ① F=mg/sin θ ②由①②得:a=g/sin θ(2)小球与滑块相对静止,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g()sin sin 1θθ- 14.(1)加速过程在B 点结束,即此后沿平直路面作匀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图象可得 F B -f=0 ① F D =104N ②由①②得f=104N(2)由图象、动率与功的关系和功能原理可得P=Fv ① W=pt ② W-Fs=221mv ③ 由①②③得:m=(2pt-2fs)/v 2代入数据得:m=8000 kg15.在水平方向上,A 在杆提供的力F 作用下作圆周运动,B 在杆提供的力F ′与摩擦力f 作用下作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和第三定律可得(图略)A:F=m A A r 2ω ①B:f-F ′=m B B r 2ω②F=F ′③ 由①②③可得:f=(m A A r +m B B r )2ω代入数据得 f=1.36π2N由①代入数据得:F=0.16π2N16.(1)由单摆知识可得: T=2πg L ①由A 第一次到B ,小球所用时间是四分之一周期,即:t=gL T 241π= ② (2)由冲量定义可得:I Lg m mgt G π21==③(3)ΔP=P A B P - ④P 0=A ⑤P B =mv B ⑥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1B mv =mgL(1-cos θ) ⑦ 由④⑤⑥⑦得:ΔP=m )cos 1(2θ-gL ⑧(1) 小球在重力和绳的拉力的冲量作用下,动量的改变量为ΔP ,且方向水平,又因重力的冲量方向向下,所以由矢量的合成法则可得:I 2F =ΔP 2+I 2G ⑨ 由③⑧⑨式得:I F =m gL gL 4)cos 1(22πθ+-17.(1)两车不相碰有多种情况,如两车反向运动、两车同向运动但乙的速度大于甲、两车同向运动且速度相等,可以判定,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人需要的起跳速度最小,此此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v 甲=v 乙 ①(M+m)v +=-甲Mv Mv 00(M+m )v 2 ②由①②代入数据得:v 甲=1 m/s又因Mv 0)(v m M mv +=+人甲 ③代入数据得:v s m /5.2=人 ④(2)由动能关系得:W=ΔE k ⑤ΔE k =2022)(212121v M m Mv mv +-+甲人 ⑥ 由⑤⑥代入数据得W=22.5 T18.第1个小球从A 到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2121Mv代入数据,解之得:v s m /29321=(1)两球相碰前后,由动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 ''+=211mv Mv ①222121212121'+'=mv Mv Mv ②由①②解之得:v 1'1v m M mM +-=v 2′=12v m M M +代入数据得:v ′1=s m /2931v ′2=s m /29(2)第二个滑块的运动情况,机械能守恒'=+22212·21mv R mg mv D代入数据解之得:v D =3m/s(其中的负值舍去)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 R v D2代入数据得:N=4 N(3)由几何关系可得:OF=Rcos θ=0.4 m ① BF=R ·sin θ=0.3 m ②△BHE ∽△OFB →43==OF BFHB HE ③而:HB=HF-BF HE=DC-DI-FC结合平抛运动知识,有HB=v BF t D - ④ HE=2R-)(212OF R gt -- ⑤由①②③④⑤解之得:t=0.3s(舍去其中负值)将t=0.3 s 代入④得:HB=0.6 m EB=HB/cos θ=0.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