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小数的大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较小数的大小》,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级下册第90页的例2。
《比较小数的大小》是一节新授课。
它的方法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方法,本节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数大小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小数的认识和比较整数,分数的大小”为基础,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详尽情境,让学生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学习过程,体会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详尽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运动会等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胜利的怡悦。
2、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学习目标和本节课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进行排列。
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没趣,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详尽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和体验。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自主的投入学习。
(2)尊崇学生的个体差异,尊崇例外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新知识时,应给学生消化吸收的空间,不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接受新知识。
说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1、课件出示运动会的场景,重点播放跳高、跳远、跑步等课堂上用到的内容,教师通过配音烘托出运动场上的热烈气氛,激发兴趣。
2、然后课件出示四名学生跳高训练的镜头和成绩,呈现数学问题。
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排出名次的。
2、汇报交流排名次的方法。
A、学生也有可能是把米化成厘米, 0.9米是90厘米,1.2米是120厘米,1.15米是115厘米,0.88米是88厘米所以1.2>1.15>0.9>0.88
B、学生有可能是把米化成分米, 0.9米是9分米,1.2米是12分米,1.15米是
11.5分米,
0.88米是8.8分米所以1.2>1.15>0.9>8.8 C、把这四个数放在米尺上进行直观比较
D、也有的先看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从而比较出小数的大小,排出名次。
这里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加以合适引导:哪一位同学是第一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时候先要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比较大。
继续找第二名、第三名的同学,说说比较方法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当整数部分一样大的时候,就要比小数部分。
3、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小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比较小数的大小)(三)学生质疑
学生学完小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后,可能会提出质疑:整数与小数的大小怎样比较。
(四)课堂检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五)课堂总结:
让同学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最后老师鼓励总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小数的大小比较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1米2分米>1米15厘米>9分米>88厘米
1.2米>1.15米>0.9米>0.88米
《小数的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小数的大小》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后进行教学的,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关注学生知识形成过程,激励学生探究欲望。
这节课我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为了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本节课我改变了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首先设计了复习整数的比较大小教学,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便于知识迁移,接着利用同学们熟悉的运动会动比赛项目的成绩进行名次排列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与适时生成资源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欢乐。
二、关注知识结构的难点,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化
小数大小的比较并不难,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在方法上相同,但学生在初学小数比较大小时,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大小,误认为小数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这是学生思维受阻,简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针对此难点课堂中学生出现了这种错误,对此在课堂中我做了相应的说明,同时强调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例外之处。
三、关注习题设计的实践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的练习充分体现层次性,实效性,在设计练习时,我考虑不能把练习的目的仅仅放在会不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上,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详尽的情境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联系数学与生活,体现学数学的价值,同时渗透了比较要讲究标准、顺序、比较的结果是相对的,比较具有传递性等辩证思想。
四、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以评价促发展
恰如其分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标》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如在探究小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中,教师有时在关键处语言点拨得不到位,如让学生讨论小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时没能强调探索多种方式学生们只是通过自己的预习得出了小数的比较大小方法,使得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掘利用教学资源,认真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关注每一个学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