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B.二氧化碳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活性炭吸附色素
2.(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
A.CO2B.O2C.NaCl D.NaOH
3.(南宁中考)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
A.供给呼吸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
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C可以将CuO中的Cu还原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5.(广东中考)“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B)
A.出行多乘交通工具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
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6.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C )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物理性质:CO2可以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化学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用途:二氧化碳用来制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7.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却有益于扩张血管、增加记忆力的功能。

已知NO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易与O2反应生成NO2。

则收集NO的方法是( C )
8.符合右图所示装置图的选项是(D)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说明CO氧化后的产物是CO2
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④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全部正确
9.(2018·呼和浩特)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10.用下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1.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D)
A.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12.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B )
A.用KMnO4制O2——①②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D.收集CO2气体——⑥⑦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选用的装置(铁架台省略)是( C )
14.欲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B)
A .干燥剂、灼热的铜网、足量石灰水
B .灼热的铜网、足量石灰水、干燥剂
C .干燥剂、足量石灰水、灼热的铜网
D .灼热的铜网、干燥剂、足量石灰水
15.某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6%。

取5 g 该气体混合物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再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C )
A .5 g
B .10 g
C .15 g
D .20 g
二、填空题(共26分)
16.(4分)陕西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煤化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煤等物质转化为H 2、CO 和炭黑等一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

(1)用炭黑制成的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干燥的H 2和CO 两种气体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的原气体是H 2。

(3)CO 是一种气体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O 2=====点燃
2CO 2。

17.(8分)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中,选择合适的气体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1)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的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理想燃料是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点燃2H 2O 。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
Ca(OH)2===CaCO 3↓+H 2O 。

(3)常用作冶金工业中的还原剂的气体化合物是CO ,此气体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
Cu +CO 2。

18.(8分)A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 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中甲所示,“—”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能转化。

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图乙表示的是A 、C 的相关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 的化学式为CaCO 3。

(2)C 的用途之一为作燃料(合理即可)。

(3)①②③三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为化合反应。

(4)A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CO 2===CaCO 3↓+H 2O__。

19.(6分)(2018·益阳)2018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CO 、尼古丁、焦油等。

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填化学式)。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CO 2和H 2O ,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 、H(填元素符号)。

(3)与CO 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种气体是CO 2。

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
20.(7分)(宜宾中考)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D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填装置编号,下同)。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为D,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F装置有多种用途。

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c(填导管口编号)处进入。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②。

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稀硫酸
21.(8分)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査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
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
下降,石灰水会沿着右侧导管
进入装置E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C+CO2=====
高温2CO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不需要,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入D 装置后不会逸散到空气中。

四、计算题(共14分)
22.(6分)氧化铜与木炭粉的混合物共20 g ,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发现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4.4 g ,求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

2CuO +C=====高温
2Cu +CO 2↑
160 44
x 4.4 g
16044=x 4.4 g
x =16 g 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6 g 。

23.(8分)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15 g 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 g 稀盐酸放入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的质量为25 g ,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计算:
(1)表中的“m ”为134.5g 。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 g +100 g +25 g -134. 5 g =5.5 g 。

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100 44
x 5.5 g
100x =445.5 g
x =12.5 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2.5 g 15 g
×100%=83.3%。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