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秦汉文学绪论一、谈谈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情况二、谈谈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情况如何?汉代文学主要分几个时期?分别有何特点?出现了哪些代表作家?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熟读《谏逐客书》、《过秦论》二、了解李斯、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桓宽、刘向、王符的散文代表作二、名词解释:《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四、简答1.《吕氏春秋》的作者、成书及体例及艺术特点?2.《淮南子》成书、内容及艺术特点?3、西汉散文的演变情况如何?五、论述1.结合作品,分析李斯《谏逐客书》的文学成就。
2.结合作品,分析贾谊和《过秦论》(上)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二章汉代辞赋一、熟读并背诵《归田赋》,泛读《鵩鸟赋》、《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刺世疾邪赋》二、了解贾谊赋、枚乘、汉武帝、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刘向、刘歆、班彪、班固、张衡、蔡邕的代表作品三、名词解释:汉赋、骚体赋、“七体”、汉大赋、抒情小赋四、简答题一、《七发》的艺术成就?二、《子虚赋》与《上林赋》在的艺术成就?三、扬雄赋的特点?四、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第三章汉代史传文学一、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苏武传》二、名词解释:《史记》、《汉书》、《吴越春秋》、本纪、世家、列传、李陵之祸三、简答题1、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带来了重要影响?2、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实践其写作目的的?3、《史记》的叙事艺术主要有哪些?4、《史记》的地位何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5、《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6、《史记》的风格特征?7、《汉书》的体例、地位如何?四、论述题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史记》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技巧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背诵《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东门行》、《焦仲卿妻》,熟读《孤儿行》、《上山采靡芜》、《羽林郎》。
二、名词解释:乐府、《乐府诗集》三、简答题1、太乐与乐府两个音乐机构的区别?2、简谈乐府机构在西汉的兴衰情况。
3、《诗集》把乐府诗分为哪几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哪几类中?4、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对两汉乐府诗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乐曲有哪些?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谈谈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第五章东汉文人诗一、背诵《四愁诗》、*《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迢迢牵牛星》,熟读《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来》、《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二、了解班固、张衡、秦嘉、郦炎、赵壹、蔡邕的诗歌代表作品。
二、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1、简谈班固的诗歌贡献。
2、张衡的诗歌贡献。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谈谈《古诗十九首》内容与艺术特点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名词解释:玄学二、简答题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主题有哪些?与时代背景有何关系?2、文学自觉的标志什么?3、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哪些代表性的文学批评著作?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哪几方面?5、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如何?各阶段有什么主要特征?6、简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燕歌行》、《白马篇》、《赠白马王彪》、《七哀诗·明月照高楼》、《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赠从第》、《咏怀诗·夜中不能寐》,熟读《名都篇》、《美女篇》、《悲愤诗》、《咏怀·驾言发魏都》二、名词解释建安风骨、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三、简答1、简谈曹丕的文学成就。
2、曹植前后期代表作是什么?分别体现出什么特点?3、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写了什么典型情节,这样写有何作用?4、简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正始诗歌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哪些?为什么?6、阮籍《咏怀》82首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谈谈曹操的诗歌成就。
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钟嵘《诗品》评曹植作品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理解。
第二章两晋诗坛一、背诵:《赴洛道中作》、《咏史》(“郁郁涧底松”)、《扶风歌》二、名词解释太康诗风、游仙诗、玄言诗三、简答题1、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体现在哪几方面?2、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3、左思《咏史》诗文学史意义4、兰亭诗的文学史意义第三章陶渊明一、背诵:《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归去来兮辞》二、了解陶渊明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情况三、简答题1、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有几类,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品?2、简谈《归去来兮辞》的文学史意义。
3、简谈《桃花源记》的社会理想。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与艺术特征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背诵《西洲曲》、《敕勒歌》、《木兰诗》,熟读《子夜歌》(始欲识郎时)、《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华山畿》(君既为侬死)、《那呵滩》(闻欢下扬州)、《瑯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陇头歌辞》(陇头流水)。
二、名词解释吴歌、西曲三、简答题1、南朝民歌使用的音乐、产生地域、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2、北朝民歌使用的音乐、产生地域、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3、为什么说《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之绝唱?四、论述题结合具体诗歌,谈谈南北朝民歌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区别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背诵《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物)、《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代出自蓟北门行》二、名词解释元嘉三大家三、简答题1、谢灵运和鲍照在诗史上的地位。
2、南朝时期山水诗出现的意义。
3、为什么山水诗能在南朝宋初产生?4、鲍照诗歌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结合具体诗歌,谈谈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的转变。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背诵《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二、了解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和作品,门阀制度下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及以宫廷和诸王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三、名词解释永明体、四声八病、宫体诗四、简答题1、简谈永明体的产生过程2、沈约在齐梁诗坛中的地位。
3、大、小谢山水诗有何异同?4、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五、论述题以《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为例,分析谢朓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一、背诵《拟咏怀》(榆关断音信)、《寄王琳》二、了解北朝的代表作家、作品,南北使臣的外交活动和南朝迁入北方的文士对南北文化交融所起的作用三、简答题1、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
四、论述题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一、背诵《登楼赋》,熟读《洛神赋》、《芜城赋》、《别赋》、《哀江南赋序》、《与陈伯之书》《与宋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二、了解这一时期的辞赋、骈文与散文代表作家、作品二、名词解释:骈文、《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三、简答题1、骈文主要有何特点?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一、熟读《韩凭妻》、《紫玉》、《石崇要客宴集》、《王子猷居山阴》二、名词解释志怪小说、志人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三、简答题1、简谈小说的起源。
2、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的原因。
3、《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4、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一1、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散文著作是《》。
此书内容驳杂,所以后世把它列为“”。
2、西汉赋作中,董仲舒的《》、司马迁的《》,都是以“不遇”为主题。
3、《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下至西汉时代,长达三千年左右。
4、班固《汉书·艺文志》将汉乐府歌诗创作精神的特点归纳为:“,。
”5、东汉时期著名的京都赋,有班固的《》和张衡的《》。
6、刘勰称王粲为,其《》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最负盛名。
蔡琰的五言《》是一篇自传体叙事诗,对杜甫的《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和《北征》等有很大影响。
7、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8、与和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9、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的《》、郦道元《》、杨衒之《》。
10、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和___ _________ 两大类。
11、相去日以远,。
12、池塘生春草,。
13、丈夫志四海,。
二1、《淮南子》2、汉大赋3、建安风骨4、太康诗风5、骈文三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四1、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带来了重要影响?2、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3、《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4、曹植前后期代表作是什么?分别体现出什么特点?5、大、小谢山水诗有什么异同?6、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有几类,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品?五1、结合作品,谈谈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2、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1、吕氏春秋、杂家;2、士不遇赋、悲士不遇赋;3、传说中的黄帝、汉武帝;4、感于哀乐,缘事而发;5、两都赋、二京赋;6、七子之冠冕、七哀诗、登楼赋、悲愤诗;7、山水诗;8、谢灵运、鲍照;9、颜氏家训、《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10、志怪小说、志人小说;11、衣带日以缓;12、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淮南子》是汉初南王刘安招致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原称《淮南鸿烈》。
(1分)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
(1分)其文风新异瑰奇,行文也多形容铺张,注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1分)2、汉大赋又称散体大赋,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特征,(1分)以主客问答为基本结构(1分)的韵散相间、半诗半文的文体。
(1分)3、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蔡琰为代表的作家(1分)亲身经历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目睹了民生的苦难,因而大都既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抱负,(1分)其作品大都呈现出高扬理想、忧时伤世、充满个性、富有悲剧色彩的特征,这种特点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建安风骨”。
(1分)4、太康诗风:陆机、潘岳是两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两晋诗风。
(2分)繁缛,是太康诗风的特征。
(1分)5、骈文:文体名。
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
(1分)起源于汉魏。
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
(1分)迨南北朝,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
唐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