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油画棒教案

儿童油画棒教案

儿童油画棒教案
单元课题:油画棒的渐变技法
课时:课时
设计策略:
突出三个结合:
1.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

2.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3.教师示范与当堂训练的结合。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简笔画创编,油画棒的基本涂色方法,本节所学内容是油画棒的渐变技法,为上节课的一个补充和延伸,与之前的技法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从而处理画面的效果更加活泼生动。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学生属中专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以培养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部分同学对油画棒有一定了解的,可起学习骨干作用,从而带动课堂学习气氛。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及能力。

加之学生自己的一些发挥,预想画面效果应该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设计:
课前部分先以复习导入,范例引入,简单明了,让学
生回想之前所学的知识,并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兴趣,本课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讨论,分组发言的方式解决问题,实践训练为主要部分,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不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教学的新课堂,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油画棒渐变涂色的方法。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将油画棒渐变的涂色方法运用到幼儿园实际教学工作和美化现实生活当中。

3、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热爱自然的崇高情感,使学生在德、智、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油画棒涂色的各类渐变方法。

教学难点:油画棒涂色的各类渐变方法进行有趣味的创作。

教学工具:
1、教师:油画棒各类渐变的涂色方法范画若干、油画棒、笔、小刀等。

2、学生:收集素材若干、油画棒、笔、小刀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学校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缺
乏兴趣进行反思,提出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按照分析解读问题——讨论分析——提出解读问题的方案——课堂练习——自评互评——教师总结等多个环节进行的基础教学。

教师采用提问、辅导、总结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在讨论、分析、实践中共同学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复习导入,出示范例。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概念:
教师启发大家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什么是渐变,最后总结。

教师总结:
渐变,逐渐发生改变。

这里是指柔和晕染开来的色彩,从明到暗,或由深转浅,或是从一个色彩过渡到另一个色彩,充满变幻无穷的神秘浪漫气息。

学习油画棒涂色的渐变方法意义所在。

1、有利于培养大家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

2、学习油画棒的渐变技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与生活之中,为制作玩具、教具及幼儿园环境布置提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逐渐改变,由深转浅,一个色彩过渡到另一个色彩实用
油画棒渐变的分类。

1、单色渐变、双色渐变、多色渐变
油画棒渐变的巩固练习。

学生练习:
拿出学生课前准备的未上色的画稿,运用本堂课所学技法,表现画面色。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中,完成本堂课的活动。

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文化的学习以及持久兴趣,积极主动的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学生分别练习,并且得到巩固。

师生共同评论:
教师活动:
完成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放到讲台上,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评、互评。

然后教师从作品的总体设计、比例、色彩、技法、最后效果上进行总评。

学生评论:
进行自评:
进行互评:
设计意图:
教师示范:
教师活动:当堂示范一种学生没有想到的类别。

例如:头发的处理。

1、材料:油画棒、图画纸、铅笔等。

2、制作方法及步骤:
设计:
在图纸上设计出带有头发的脸和形态,要有个性表情,有趣可爱。

最好是表情搭配协调、有故事。

我们共同设计一张《我的妈妈》。

头发的制作:
1、先把头发涂成多色渐变。

2、再盖上一层黑色。

3、最后刮,可刮直线、波浪线、电话线等等
4、调整装扮完成
三、归纳小结
儿童油画棒校本课程纲要
课时 1
《色彩课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技能目标: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进行审美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及三原色相互调和出来的三间色。

2、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纸杯一个、调色盘一个、色环。

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老师:同学们,首先欣赏一下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图片,来说一说,你能看到哪些颜色呢?
老师:这些颜色都有它们各自的相貌,我们就称它们为“色相”。

2、新课讲授
⑴认识三原色
老师:任何其它颜色,都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⑵认识三间色
老师:猜猜看,用两种不同的原色调和会形成什么颜色呢?
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老师:橙、绿、紫这三种颜色叫做三间色
老师:调和两种原色时,其中一种原色添加的量不同,调出来的间色色相也会不同,同学们试验一下,老师辅导。

3、欣赏作品
老师:我们一起欣赏,用三原色、三间色装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4、小结:
总结一下色彩的原理,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色彩调配
课时2
《色彩的冷与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二、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
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油画棒
课件、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2、新授:
导入教师提问: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有冷与暖。

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

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三、讲授新课: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

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
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

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

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3﹑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红绿、黄紫、蓝橙。

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课时3
《春天来啦》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油画棒
课件、各种春天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2.感受与想象。

听:乐曲《春天在哪里》。

提问:听懂了吗?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
看:MTV《春天在哪里》。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想: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都是春天景象的代表,是春天的象征。

看: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思考与表现。

精品文档
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11/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