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周练试题(8)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2kg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
最后停在C 点,每隔2s 物体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 ) t/s 0 2 4 6 v/(m •s ﹣1) 0
8 12 8
A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B .103
t 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 C .t=10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
2.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3m .倒数第2m .最后1m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
B .经历的时间之比()(
)32:21:1-- C .平均速度之比是()(
)1:21:32-- D .平均速度之比是()()
32:21:1++ 3.把一煤块由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白色传送带上,煤块在传送带上划出一段黑色的痕迹,若以传送带为参考系,则煤块在传送带上划痕的过程可描述为( )
A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 .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C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D .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的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B .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相同
C .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 .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变化相同
5.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路旁两棵相距50m 的树共用时间5s ,它经过第二棵树时的速度是15m/s ,则它经过第一棵树时的速度是( )
A .2m/s
B .10m/s
C .2.5m/s
D .5m/s
6.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两图象在t =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1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4组t ′和d 的组合中可能的是 ( )
A .t ′=t 1, d =S
B .t ′=21t 1,d =2
1S C .t ′=21t 1,d =43S D .t ′=41t 1,d =4
3S 7.某同学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60s ,发现火车前进了300m ;隔60s 后又观测20s ,发现火车前进了500m ,如果火车在这140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 .0.25m/s 2
B .0.17m/s 2
C .0.15m/s 2
D .0.20m/s 2
8.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当t ∆非常非常小时,x 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9.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 、B 、C 三点,位移S AB =S BC ,已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m/s ,那么物体在B 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 .9 m/s
B .8m/s
C .10 m/s
D .9.49 m/s 。
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 1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B .0~t 3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C .在t 1时刻,实际加速度一定小于
D .在t 3~t 4时间内,自行车的速度恒定
11.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 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A .a V 220 B .a V 20 C .a V 2320 D .a V 2
2
1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第2秒末的加速度为零
B .前2秒内和后2秒内速度方向相反
C .前2秒内和后2秒内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前4s 内,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3.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s 速度达到3m/s ,则
A .在这1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m/s
B.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汽车再向前开行1s,通过的位移是3m
D.汽车的加速度是3m/s2
1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t,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历时2t,恰好停在乙地。
那么在匀加速和匀减速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15.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3和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16.两物体甲和乙沿着同一条直线运动,t=0时,乙在甲的前方1m处.它们在0~0.3s 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恒定的相互作用力,则[
A.在t=0.3s后,乙将保持静止状态
B.在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近
C.由图象可求t1=0.2s
D.m甲∶m乙=2∶1
17.如图表示的是一火箭竖直上升的v—t图象,下列几条叙述中,符合图形所示的是
A.在40秒末火箭上升的位移最大
B.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120秒末
C.在燃料燃完之前,火箭上升的加速度为20米/秒2
D.燃料燃完后,火箭的加速度为零
18.关于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不改变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9.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
B.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C.在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D.在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不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2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s,由此可求出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C、时间t的末速度
D、物体运动到t/2时的瞬时速度
二、计算题
21.摩托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7 s时间通过一座长BC=14 m的平桥,过
桥后的速度是
3 m/s。
(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v B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22.如图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十字路口中心O的距离均为20 m.一人骑电动助20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图中A点)时,发现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正以8 m/s的速度驶来,力车以
3
车头已抵达停车线(图中B),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做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 m,宽度可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时,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
(2)若助力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轿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轿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要多大?
参考答案
1.BCD
2.BD
3.D
4.C
5.D
6.C
7.D
8.C
9.C
10.A
11.D
12.BD
13.BD
14.BC
15.B
16.CD
17.BC
18.AD
19.AC
20.BD
21.(1);(2)
(1)在过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故:。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代入数据得,
故桥头与出发点间的距离为。
22.(1)会发生交通事故(2)0.89m/s2
1)轿车车头到达O 点的时间为:t 1=1x v =208 s =2.5 s 轿车通过O 点的时间为:Δt =1 4.88x v ∆=s =0.6 s 助力车到达O 点的时间为2220 3.0203x t s v === 因为t 1<t 2<t 1+Δt , 所以会发生交通事故
(2)当轿车到达O 点的时间小于t 2=3.0s 时,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设轿车的最小加速度为a m ,则x =v 2t 2+2112m a t 解得a m =-0.89 m/s 2
轿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0.89m/s 2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